磨课不可多磨
2021-06-29黄瑞夷
黄瑞夷
提起教师的成长,大家都觉得赛课、技能比武是最好的提升途徑。一场比赛结束,体重减下十几斤,本领却值修练十几年。一个个选手和背后的团队都沉浸在获奖或是成长的喜悦中。一年又一年的比赛,让大家总结出教师成长的法宝——赛课前的磨课。最近又听到老师说,一线教师成长要有“被磨百遍而不厌”的精神。可我却觉得要冷静看待,磨课不可多磨。
磨课固然能让青年教师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提升,可是提升的是什么?是教学技能技巧,是课堂里的掌控应变能力。而对一个人的教学底色和教育理念的成长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磨课磨的是什么。开始是集体备课,大家都谈自己的文本理解,然后综合大家的观点,采纳认为最符合课标和编者意图的理解。然后开始制订教学方案,先由执教者主笔,然后大家建议与补充。接着是试上、听课、评议,再计划、再试上。开始是磨教材解读与把握,接着磨课堂提问与讲读技巧的应用,然后磨上课的语言姿势,包括板书、站位、手势、走动的位置,最后就是应变技能。所有这些,对一个新老师而言无疑帮助是极大的,可是,这些离教师真正的成长却有些距离,因为这些都没有设及到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思想,文化底蕴。
再来看看磨课是怎么磨的。在第一次试上前,磨课基本上是组内教师一起磨,从试上开始逐渐变化,一般是先请学校专业领导来听,然后,请本区进修学校专业教师来听,再请市学院领导听,然后请省级专家听,每听一次就改一次,每改一次又需要上几节课来调试,每一个层次的专业人员都有自己的看课方向,被磨课者就这样按上级一层层的要求,逐步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按最权威者的建议进行试教,最后改得面目全非,执教者只是一个执行工具而已,为什么这么教未必知道,他只知道这么教了评委们满意,获奖的可能性就大。
最后,我们来看看磨课的结果。磨课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因比赛失败而失去上课的自我,虽然在教学技能上有长进,但教学观念毫无进展;一种因为赛课获奖而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会在今后的展示中开阔视野,弥补教学思想的空位和文化底色的不足,而真正有所成长。也有少数教师获奖后,只是获得这么一次荣誉,然后就成为磨别人的导师,他会指导别人的只能是课堂技能,没有教学理念,而自认为良好,这样的教师也不会真正有成长。
如果一个教师经常被磨课,课磨多了,如果遇到突发的教学展示,他是更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教学思想呢,还是只会想赶紧找权威授意呢?
我们反过来思考,那些已成名、成家的教师,他们多少是通过磨课而成为名家的?先看90年代的全国四大名师:贾志敏、于永正、支玉恒、靳家彦,这四位名家,难道有谁为他们磨课,他们才走向教育界的巅峰?再看看青年名师: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又是怎样成长的。从他们的讲座中可知,他们的磨课时间极短,最主要是自己磨自己,即琢磨出来的。而近期的新锐名师:何捷、赵昭、周益民等,他们又经历了多少磨课经历呢?我所知道的何捷老师,很早就有教学思想,很少被别人磨课,基本上是磨别人的指导老师。所以一个真正能走向全国的老师,其实都很少是被别人百遍磨出来的,更多的是被自己磨出来的。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