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对3~4岁儿童胸部数字X线摄影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1-06-29许宏荣蔡金华杨秋瑞姚昌洪
许宏荣,刘 波,蔡金华,郑 欢,杨秋瑞,姚昌洪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已广泛用于临床[1]。儿童甲状腺等组织器官对射线敏感[2-3],而3~4岁儿童处于免疫系统发育阶段,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胸部DR作为基础影像学检查可基本满足临床需要,但儿童配合度低于成人,适当选择体位有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4-6]。既往研究[6-11]主要根据年龄或体质量选用不同管电压和管电流行胸部DR,通过测量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 DAP)或体表入射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 ESD)评估辐射剂量,以视觉分级分析评分(visual grading analysis score, VGAS)评估图像质量。本研究采用固定优化曝光参数与成像技术,前瞻性观察摄影体位对3~4岁儿童胸部DR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7月—10月236例3~4岁患儿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胸部DR检查,以等距抽样法将其中配合度佳者分入仰卧前后位组(A组)、站立前后位组(B组)及站立后前位组(C组),欠佳者纳入A组,至每组均满40例为止。纳入标准:经一次曝光完成胸部DR,且胸部未见明显异常。纳入的120例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6~48个月,平均(41.0±3.4)个月;身高92.00~109.00 cm,平均(99.39±4.12)cm;体质量11.50~20.00 kg,平均(15.04±1.74)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2.10~19.13 kg/m2,平均(15.21±1.36)kg/m2。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对所有检查均知情同意。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XR656 DR成像系统,40.64 cm×40.64 cm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使患儿双手上举,下颌稍上抬,背部或胸部紧贴平板探测器;采集矩阵2 022×2 022,极限空间分辨率为2.5 LP/mm;管电压80 kV,源像距(source to image-receptor distance, SID)100 cm,小焦点(标称值0.60),固有滤过3.10 mm AL(无附加滤过),中野电离室,尽量于患儿吸气程度最高时以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AEC)采集图像,并尽量缩小照射野,使其包含肺尖及锁骨、肋膈角及胸壁边缘。记录每次曝光后设备提供的DAP和ESD。
1.3 图像分析 由2名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以VGAS评估图像。根据显示气管与近端支气管、肺部血管、心脏与主动脉边缘、纵隔、心影后脊柱、膈肌及肋膈角的清晰程度进行评分:1分,不清晰;2分,较不清晰;3分,不能确定是否清晰;4分,较清晰;5分,清晰[9];6项评分之和即VGAS,最高30分。在工作站上沿肺野及纵隔边缘绘制闭合曲线,测量肺野面积;以右肺尖至右膈顶之间的距离为纵向距离(图1)。
图1 测量胸部DR图像纵向距离与肺野面积示意图 a.纵向距离; b.右侧肺野面积; c.左侧肺野面积; 肺野面积=b+c 图2 C组胸部DR图像,患儿男,43个月,身高104 cm,体质量15 kg,BMI为13.87 kg/m2, ESD为0.05 mGy,DAP为0.13 dGy·cm2,VGAS为30,右侧肺野面积为76.57 cm2,左侧肺野面积为65.20 cm2,肺野面积为141.77 cm2,纵向距离为12.36 cm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频数描述分类资料。以Kolmogorov-Smirnov检验评价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Levene检验评价数据是否满足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BMI、DAP、ESD、纵向距离、肺野面积及VGAS,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对性别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3组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2.2 辐射剂量与图像分析比较 C组(图2)和B组(图3)DAP和ESD均低于A组(图4,P均<0.05),B组VGAS低于C组和A组(P均<0.05),C组肺野面积大于B组和A组(P均<0.05)。3组间纵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辐射剂量与图像分析结果比较(±s)
表2 3组辐射剂量与图像分析结果比较(±s)
组别DAP(dGy·cm2)ESD (mGy)纵向距离(cm)肺野面积(cm2)VGASA组(n=40)0.25±0.050.08±0.0111.23±1.01103.75±15.76 29.10±0.81△B组(n=40)0.19±0.04*0.05±0.01*11.61±1.07105.12±14.6028.60±0.94C组(n=40)0.19±0.04*0.05±0.01*11.60±1.20118.39±17.00*△29.12±0.94△F值31.7786.281.8111.244.74P值0.010.010.170.010.01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图3 B组胸部DR图像,女性患儿,40个月,身高105 cm,体质量17 kg,BMI为15.42 kg/m2,ESD为0.06 mGy,DAP为0.20 dGy·cm2,VGAS为29,右侧肺野面积为68.95 cm2,左侧肺野面积为49.82 cm2,肺野面积为118.77 cm2,纵向距离为12.77 cm 图4 A组胸部DR图像,女性患儿,38个月,身高109 cm,体质量15 kg,BMI为12.63 kg/m2, ESD为0.07 mGy,DAP为0.22 dGy·cm2,VGAS为29,右侧肺野面积为64.80 cm2,左侧肺野面积为50.50 cm2,肺野面积为115.30 cm2,纵向距离为11.50 cm
3 讨论
本研究3组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B组的DAP、ESD均低于A组,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曝光参数与成像技术一致时,站立位时心脏、肺门结构、膈肌及膈下脏器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相比卧位时减少了对肺野的重叠、遮盖[4],故采用AEC采集图像时,站立位所需X线量低于仰卧位。另外,虽然本研究C组与B组的DAP、E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以站立后前位接受胸部DR时,甲状腺等表浅器官所受辐射剂量可能低于站立前后位;B组VGAS低于C组与A组,同时C组肺野面积大于A、B组,可能原因亦在于重力作用导致心脏等结构与器官自然下垂,且后前位下心脏离探测器更近、放大率变小[4-5],减少了对肺野的重叠、遮盖。以上结果提示,对3~4岁儿童采用站立后前位摄影有助于提高胸部DR图像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
文献[12]报道,患儿胸部DR的DAP随SID减小而呈递减趋势,但SID过小将致ESD明显增加;选择0.60小焦点且使SID不小于100 cm能较客观地显示心脏大小和控制半影模糊值,保证图像清晰度[13]。既往研究[8]以兔模拟新生儿行胸部X线摄影,发现选用2 mm AL固有滤过可使ESD降低53.4%而不影响其图像质量。据此本研究采用固有滤过3.10 mm AL,以进一步降低ESD。文献[7]报道,对3~7岁儿童行胸部DR时,相比AEC,采用80 kV和1 mAs组合可在满足诊断所需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DAP[(0.31±0.14)dGy·cm2vs (0.25±0.06)dGy·cm2,P<0.05]。本研究采用80 kV和AEC,C组与B组的DAP均为(0.19±0.04)dGy·cm2,A组则为(0.25±0.05)dGy·cm2。
对于1~5岁等效体模,胸部DR的最佳曝光参数为81 kV和2 mAs,其ESD为0.08 mGy[14];本研究C组与B组的ESD均较之降低,A组则与之相近[14],提示以80 kV和AEC对3~4岁儿童行胸部DR检查有助于降低辐射剂量。另外,使用中野电离室可清晰成像并减少X线照射[15];而采用AEC可降低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控制曝光剂量[16]。3岁左右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腹部高度隆起时提示吸气充分[5],故本研究对全部患儿均选择于其腹部隆起最高时曝光。另外,本研究选取观察对象时已将配合极差或剧烈哭闹者排除,对少数配合欠佳者仅予以轻微固定;且3组间纵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患儿吸气程度较一致。
综上所述,对3~4岁儿童行胸部DR检查时,体位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存在一定影响,宜依序选择站立后前位、仰卧前后位及站立前后位。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小,且未对不同管电压和SID条件下所获结果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