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6-29相爱香

医药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间隔排气外科

陈 伟,相爱香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 胶州 266300)

胃肠道肿瘤疾病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别。相较而言,胃肠道良性肿瘤较为少见,如胃肠道腺瘤和腺流行息肉等;此外,还包含多见于胃部的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体积较小、生长缓慢,致命性较弱的肿瘤。针对胃肠肿瘤疾病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以及放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耐受力差,如果患有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在治疗的同时,还需在保证治疗成效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目的在于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速度[1]。本研究围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时能够产生何种效果,现对有关结果进行全面梳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肿瘤科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胃肠肿瘤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6例,观察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61~76岁,平均(68.49±2.05)岁;疾病分布如下:胃癌20例、结肠癌15例、平滑肌瘤8例,其他1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62~77岁,平均(69.01±1.98)岁;疾病分布:胃癌19例、结肠癌16例,平滑肌瘤9例,其他12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满60周岁且经过胃镜、肠镜等检测,确诊为胃肠道肿瘤疾病的患者;(2)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3)有家属全程陪护的患者;(4)治疗依从性较高,能够听从医护人员指引,尽量配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1)送抵本院时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已经失去治疗价值或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2)身体素质较差,不适合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3)出现严重感染,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4)因多种原因导致精神失常、意识涣散,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在围术期内,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性护理服务,包含健康宣讲、术前准备、术后给药指导、各项生命体征检测、询问患者是否疼痛难耐,是否需要注入镇痛药物等。在此基础上,额外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健康教育。①向患者本人及陪护家属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包含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等。②患者尽管年龄较大,机体综合素质及免疫功能等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但能够接受手术治疗,表明机体承受能力满足相关要求,故患者应当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无需过度担心。③告知患者围术期内的全部流程,重点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轻柔的语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诱因以及治疗原理,以极大的耐心解答患者方提出的所有疑问,避免其胡思乱想。④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病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叮嘱患者家属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提高重视程度[2]。

(2)术中护理。①摒弃传统外科手术前的机械性肠道准备,如必须提前多少小时禁食禁水等。可使患者口服营养液,并在术前2 h左右饮水300 mL。②若患者的焦虑程度较重,可给予其抗焦虑等药物,待其心绪平稳后,开始手术。③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帮助其躺卧在手术床上,根据麻醉医师的指引,在麻醉引导过程中,注重对患者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均需立刻告知医师。④手术期间,避免非手术区域暴露在环境中,需注重保暖;术中麻醉维持时,同样需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此外,还需严格控制液体的输入剂量,防止术后出现水钠滞留等不良现象[3]。

(3)术后护理。①手术结束后,在医师的指导下,做好善后工作,统计医疗器具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医疗事故。确认无误后,将患者安全护送会病房。②待患者苏醒后,告知其手术已经成功,叮嘱其好好休息。③当麻药药效降低,患者感到疼痛难忍时,可注入适量的丙泊酚等药物,达到镇痛的目的。④在术后24~48 h内,即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长时间躺卧产生褥疮及出现肠梗阻、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⑤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干呕等不良反应,可给予其口香糖,叮嘱其咀嚼,向胃肠道释放“进食”的信号,促进其蠕动,加快康复速度,缩短麻痹时间。⑥基于患者充足的营养,合理膳食。⑦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全面恢复状态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快拔除管道,使患者各项生理机能自主运行[4]。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对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手术结束至可下床活动时间间隔、住院总时长四项指标。

(2)统计两组患者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手术切口感染、肠梗阻四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产生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针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所有结果均以(± s)的形式予以呈现;针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相关结果以“n(%)”的形式呈现;当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可自主排气时间间隔、可自主排便时间间隔、可下床活动时间间隔、住院时长分别为(39.54±1.79)h、(76.28±3.41)h、(33.58±4.34)h、(8.68±0.58)d,均少于对照组的(51.27±2.64)h、(89.63±5.93)h、(52.67±2.49)h、(15.47±1.25)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h 下床间隔/h 住院时长/d观察组 56 39.54±1.7976.28±3.4133.58±4.34 8.68±0.58对照组 56 51.27±2.6489.63±5.9352.67±2.4915.47±1.25 t 12.524 15.617 17.536 26.9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5%,具体为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1.43%,具体为2例肺栓塞、2例深静脉栓塞、6例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对比之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概念源自欧洲发达国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理念。在传统的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医患双方均较为“保守”,认为过早出院很可能遗留后遗症,导致住院时长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原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浪费,并使患者额外支出不菲的费用。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下,在整个围术期内,无论是治疗还是护理工作,均在保证治疗成效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手术切口,避免患者机体承受更大的伤害。在术后康复期间,当患者希望下床活动,且能够保证安全性时,医护人员可给予支持和帮助[5]。基于此种模式,患者术后恢复效率大幅度提升,各项生理机能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至较为理想的状态,且避免长期卧床引发褥疮等现象。本结果显示,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可自主排气时间间隔、可自主排便时间间隔、可下床活动时间间隔、住院时长4项指标方面的统计值均低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手术切口感染、肠梗阻4项并发症的总发生概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间隔排气外科
间隔问题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间隔之谜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上楼梯的学问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