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1-06-29申金金
申金金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陕西 西安 710007)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主要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症状,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属于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病症,也被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等病症。该病症属于耳鼻喉常见的表现,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后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为表现[1]。儿童由于年纪小,且耳部疼痛并不明显,无法对自身病情进行诉说,直至听力受到影响才被发现,所以经常延误治疗,导致儿童听力损失,语言发育障碍[2]。临床对该病症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为手术治疗。本文就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应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82例患者均经我院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病症,入组时间为2015年12月—2019年12月。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法分组,实验组41例,男女患儿比例为22:19,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13岁和3岁,平均(6.96±2.15)岁,病程均在3~26个月,平均(12.57±4.19)个月;对照组41例,男女患儿比例为23:18,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13岁和3岁,平均(6.88±2.09)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2.79±4.51)个月。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诊断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病症;(2)年龄:1~13岁;(3)均签署知情研究协议;排除标准:(1)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患儿;(2)排除先天性发育不良患儿;(3)排除精神异常患儿。两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病症治疗,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联合气管插管方式进行联合麻醉,采用耳内窥镜,该窥镜的直径为2.7 mm视角设置为“00”以后,将其在骨膜前下象限放置,并在骨膜穿刺以后置入鼓膜通气管,以相邻位置的2个点进行穿刺,穿刺应并排进行,在第二次穿刺以后,不撤出针头,采用膝状的镊子沿着患者鼓膜部位进行穿刺针的穿刺,以将其在鼓膜通气管内部置入,此时确保其一端位于鼓膜表面,另一端位置为股室,中间位置可在鼓膜切口部位固定,并对通气管进行有效固定,以更好的借助吸引器进行积液的抽取,若是积液黏稠度比较高无法顺利引出,可采用α-糜蛋白酶注射液及地塞米松注射液对患者的鼓室进行灌注以后开展抽吸处理[3]。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应用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经鼻导入细导管经口腔部位导出情况进行观察,在鼻内镜的直观观察下,充分展露患者鼻咽部位情况,对腺样体组织进行完整切除,切除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两侧圆枕部位及下咽口部位进行保护,确保切除的深度能够与患者咽喉后壁处于平行状态。手术完成后,采用麻黄素棉球对切口部位进行压迫止血。若是患儿的配合度比较差,可以待其睡眠后,应用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进行治疗,其应用剂量应根据患儿体重决定,每千克体重应用50 mg[4]。
1.3 疗效判定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鼓膜检查表示患者骨膜成半透明状,颜色苍白,光锥形态正常,小儿听力正常,临床听力下降及耳闷胀感全部消失;有效:鼓膜检查表示患者骨膜成半透明状,颜色微黄,光锥形态较为短小,小儿听力基本正常,临床听力下降及耳闷胀感有所改善;无效:鼓膜检查表示患者骨膜成黄色,不透明,光锥消失,小儿听力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听力下降及耳闷胀感未见变化甚至加剧[5]。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术后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6]。
对两组患儿经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病症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
1.5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检验,表示用(± s),计数资料,表达形式为n(%),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例)
2.2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术后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2.3 复发率
实验组6个月后及12个月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对比分析[n(%)]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大都由于咽鼓管通气功能异常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后,患儿可见轻微耳部疼痛、耳闷胀感、闭塞感及耳鸣等表现,摇头情况下可听见水声,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其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烦躁易怒,抓耳情况时有存在,且分泌性中耳炎对中耳内空气的正常进入和吸收产生不良影响,由于中耳内部负压的增加,直接导致中耳黏膜静脉出现扩张,血管壁的通透程度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耳内积聚大量渗出液,诱发中耳部位积液现象,腺样体会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对鼓室的负压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和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分泌物反流,进一步加重患儿病情,所以腺样体的切除是十分重要的[7]。若是儿童存在腺样体肥大表现,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方式治疗,将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影响治疗安全性,且复发率较高,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开展腺样体切除干预,可促进手术视野的提升,对患者鼻内情况进行观察,对病灶位置进行确定,可保障手术流程的安全性,切除腺样体后[8]。会减少腺样体对患者咽鼓管口部位的压迫,降低炎性因子的影响,且手术的创伤比较小,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9-10]。
研究表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实验组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术后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实验组6个月后及12个月后的复发率0%、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2.20%、24.39%,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症复发可能性。
综上所述,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