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反思

2021-06-29李琳陈硕然叶常青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薄膜工科双语

李琳 陈硕然 叶常青

【基金项目】苏州科技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培育项目(功能材料);苏州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科类双语课程对于高等院校培养国际性工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课程是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重要系统课程,本文系统总结了该课程在英语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教学实践,为地方高校实施工科双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字:“新工科”;双语教学;《薄膜材料与技术》;教学改革

为迎接新科技产业挑战、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积极布局一系列重大战略计划,“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1]。人才培养是“新工科”建设满足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核心任务,满足国家战略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定位、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合作、新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强国战略。高等教育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是承担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新使命。

材料学科是大部分“新工科”专业的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造就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普通高校开展双语课程顺应“新工科”建设,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十分必要[2]。苏州科技大学统筹分析本校学科现状和发展潜力,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器件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课程[3]。笔者结合执教《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课程经历,反馈当前课程实践中存在问题,结合教改措施加分析和讨论。

一、《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英语能力。双语教学同步进行第二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获取,英语授课比例50%以上。学生英语水平影响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笔者授课对象为功能材料专业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学生英语多源于应试教育,听说能力有限。双语课程涉及专业词汇较多,学生吸收程度不高、学习热情下降。教师英语水平也影响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现状反映,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能力尚未满足双语教学要求。

(2)教学内容。该课程内容涵盖真空技术基础、薄膜制备方法、薄膜生长机制、薄膜的表征和性能。笔者所选教材《Materials Science of Thin Films,3rd》包含12章节、《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田民波等著)包含17章节,安排24学时。教学实践中笔者明显感到课时无法承载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当前高等院校工科课程教学活动中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基本为由授课老师到学生的单向式知识传递,学生获取信息方式被动,学生兴趣不高,课堂互动性差。

二、《薄膜材料与技术》雙语课程改革

笔者分析利用本校学情和教学资源,从英语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英语设置。贾英[4]认为高校双语课程应因地制宜。笔者海外留学多年,英语口语流利,结合自身优势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氛围。PPT全英文,英文授课超50%,多采用短句和常用词,鼓励学生堂上交流,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解释陌生专业词汇,疑难点可采用中文。课后习题要求英语作答。中文比例课程初期适当增加,随着深入而逐渐降低。

(2)教材选择。笔者主要参考《Materials Science of Thin Films,3rd》和《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田民波等著),兼顾国内外教材。学生直接接触英语原版教材,可避免专业词汇翻译不当,为顺畅阅读文献打下基础。因学时有限,笔者精心选取教材内容,结合培养方案和生情确定教学内容。将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整理成册方便学生查阅。

(3)教学方法。PPT采用全英文,内容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逻辑清楚,辅以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进行文献调研和信息检索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提升学习深度广度。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场景、社会热点出发激发好奇心和学习热情,鼓励参与相关双创项目,引导学生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打破传统课堂的“满堂灌”方式,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强化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实施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式、专题研讨式或小组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4)教学评估。根据OBE理念采用多元课程评价体系,结合过程评价与期末考核进行成绩评定,以出勤次、回答、提问和互动等作为过程指标,以团体学术报告作为期末指标,并从内容、理解、展示、互动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总结

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课程响应“新工科”建设、满足我国行业和产业发展对工程学科的高度期待,迎合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薄膜材料与技术》双语课程在英语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地方高校实施工科双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 健 .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38(02):26-35

[2] 胡勇 ,李元东 ,丁雨田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技术》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之初探[J]. 高教学刊 ,2021(2):133-136.

[3] 朱归胜 ,等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19,6(43):39-40.

[4] 贾英 . 普通高校双语课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探讨[J]. 科教文汇 ,2021(6):47-48.

猜你喜欢

薄膜工科双语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不得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农用薄膜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不知疲倦”的仿生智能薄膜问世
挣钱不易
农膜保管七要点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