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探究

2021-06-29郎卡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动手能力启发式教学

郎卡

摘要: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较有难度的科目,因此,教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依然有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一味的通过作业和习题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将会打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维,通过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可以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成长。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趣味课堂;实践能力;小学数学;动手能力

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根基部分也是关键部分,小学教育中的学习内容是否牢固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得到了培养,以上几个问题是影响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之中的关键因素。努力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则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任务之中的首要目标。启发式的教学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

学生在学习或是自我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以及面对困难努力克服的劲头都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进一步阻碍自身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则是应对这一现象,为使学生在教师辅助解决问题过程中,依旧能够进行思考而产生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程度,促使其能力不断得到锻炼,进而提升其数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施策略

1、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思维较为活跃,但专注力并不是很强,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较为有趣方式来引入课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引入课堂,例如一段视频,或者是几张图片。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正如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一样,苏格拉底不断地向对方发问,以此来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无知,从而帮助和引导对方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帮助其从具体事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尽管这种方式是在几千年前提出,但是对当代教学仍有借鉴意义。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这一课之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制作折线图的动画,根据数据之间连线起来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向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两条折线?图例是否重要?制作复式折线图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和之前所学过的柱形图相比,折线图和柱形图之间有哪些区别?通过以上的提问方式,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和现在将要学到的知识相结合,做到温故而知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做法在任何阶段的学习中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更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每个教师的首要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培养其实践和动手能力,帮助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有更好的能力来帮助自身得到持续的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之中,其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图形的变换和运动,例如旋转、平移和对称等。在本课的教學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通过课本和课件之上的图形的运动变化,并不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对称与轴对称。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之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通过剪纸这种方式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对称这种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对称的数学概念,通过了解对称的数学概念,以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坐标方面的学习。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留白”中国山水画之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教学之中也应该有留白。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会是其受用一生的财富,当学生遇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和难点的时候,教师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甚至是直接告诉答案让学生背下来,这种应试性的教育并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面对一个学习的难点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留些时间来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课之中,因数倍数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教學的过程之中,我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举例,例如3和4的倍数的特征,通过让学生观察,向学生提问质数的特点是什么?偶数的特点是什么?并留给学生十分钟归纳和总结的时间。在归纳总结之后,通过学生的回答状况来决定是否要再给予一些提问来引导,还是再给予学生十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唯有正确的运用启发式教育,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帮助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

[2]杨海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3)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动手能力启发式教学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究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