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体类课程创业意识与基本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21-06-29楼建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基本能力创业意识分析与研究

楼建伟

摘 要:“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基本能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及高校积极探索的高发区域,为进一步促进我校艺体类课程创业意识及基本能力,本文以艺体类课程创业意识与基本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为讨论方向,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为此次研究提供较为翔实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艺体课程学生,从创业认可度、意愿及目的三个维度揭示了艺体类学生创业意识现状,继而结合调查结果提出课程改革,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基本能力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关键词:创业意识;基本能力;调查统计;分析与研究

引 言: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它集中表现在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组成部分。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基本能力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已日益成为高校师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1 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基本能力实践调查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宁波财经学院艺体课程组256人。

1.2 调查方法

1.2.1 文献调查法

通过网络资源数据库检索“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艺体类课程创业意识”相关文献,为此次研究提供较为翔实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人数256人,发放问卷256份,有效问卷256份。

1.2.3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1.3 調查结果

1.3.1创业认可度

创业认可度在这里是指大学生对实施自主创业的认可与否,以及强弱程度,它是创业者开展自主创业的心理前提。调查结果显示。59.38%人认为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40.23%认为创业是较为不错的选择;0.49%认为大学生应以学生为主,反对创业,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99%以上的同学表示认同、支持大学生创业。可见,创业这一出路已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眼中。作为高校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业,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1.3.2创业意愿

创业意愿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大学生的创业设想和打算,也可以说是创业愿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低迷。正在创业的学生占比为0%;考虑创业学生占比41.41%;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占比为40.4%,而18.18%的学生表示没有创业意愿。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有55.46%的学生有创业打算,有34.77%的学生正在考虑创业。完全没有创业打算的学生仅占9.77%,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有一定的兴趣,所以,高校应当尽量多开展创业实践和创业课程,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形成良好的创业能力。

1.3.3创业目的

创业一方面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有14.14%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就业;13.13%的学生创业是为了证明自身能力;35.35%的学生认为创业恶意发财致富;34.34%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为人生积累经验,其他目的占3%。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针对创业的初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0.16%的学生具有昂扬的斗志,都想挑战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31.64%的学生比较实际,为了发财致富,29.30%学生为了积累经验。19.92%的学生为了就业着想,还有一些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及对自由的渴望。

2 艺体类课程创业意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措施

2.1优化人才培养观念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不断的培养人才,而基于创业教育之下,更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人才的标准,促使其能够增加更多的创业意识,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拓意识。作为高校教师,需要不断的加强改革,不断的针对人才培养观念进行更新和优化,并且以价值作为重点引领,充分结合高校生的实际发展规律,进行人才培养。进行创业教育,一定要紧紧的结合人文教育,并结合相关理论内容拓展学生人文观念,实现双创意识教育的有效渗透[1]。

2.2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是创新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艺体类课程结合其课程特点,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但从实质角度来看,我国高校艺术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诸多教师依然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创新意识无法提升。据此,教师应加强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创新和编排,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瑜伽及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考核形式,在教学考核中更加注重团队考核及创新“能力分”。体育舞蹈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代考”的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将“善学、会练”理念贯穿其中,更好的将学生的创新创意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考核内容中[2]。

2.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是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及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体类课程改革应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基础,做好相关前沿信息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实践教学。例如:以瑜伽课程为例。从实质角度来看,我国瑜伽发展升温速度大幅度提高,瑜伽品牌越来越多,瑜伽馆也越来越多。瑜伽运动的良好功效和温和的练习方法适合大众化普及,因而他的普及速度快,普及范围广。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业意识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地方相关瑜伽馆进行合作,引导学生到岗实训,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为学生瑜伽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结 论:

综上所述,创业意识教育是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创业教育全面发展,需要从实质角度出发,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对高校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且不断的进行自主实践和积极探索,为我国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玲,王萍萍,李慧慧,等.政府“双创”政策下的大学生认知度与实践动机探讨[J].中国市场,2021(25):127-128.

[2]何昊.创新创业背景下中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储运,2021(08):161-162.

猜你喜欢

基本能力创业意识分析与研究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合并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