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启真 以美育人

2021-06-29张娅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美育改革措施

张娅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发展,“五育融合”成为中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发展的核心目标的重要方向,美育教育突出重围,成为很多教师都非常关注的课题。小学生的美育教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去进行情感与思想教育。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性格与三观养成的关键期,可塑性极强,这个阶段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不二之选。本文从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出发,立足当前美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本着“以美启真,以美育人”的原则,对美育教育工作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美育;改革;措施

前言

在傳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我国的美育教育虽然起步较早,但是改革一直未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唯成绩论”的影响下,美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一再被忽视,导致当前的美育教育工作开展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立足问题,解决问题,为美育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中小学实施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表示:“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实施美育教学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针对整个教育体系来说,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来说,美育教育是“五育融合”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可以由内而外的散发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给与学生无形的支持。相对于不同学科的教育来说,美育是具有开放性与自由性的,可以与任意学习相结合,渗透与其他教育中并起到辅助作用。可以不留死角的对学生开展心理结构“内化”的培养,实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高效转化。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美育教育地位的提升,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崭新视角。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美育教育开展中,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其审美价值的提升,也是国家美育教育发展的一面镜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美育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进步与优化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在中小学教学任务中,对于美育教育的认知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首先,很多教师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还依然将语数外作为主科开安排课程表,导致美术、音乐这种可以直接进行美育教育课程每周安排的课程相对较小,剥夺了学生直接体验美育教育的机会。另外,因为在成绩与分数的“压迫”下,其它科目的教师在制作教学大纲或者课程实施方案时,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升上,对于美育教育的渗透可谓是“毫无余地”,在这种教育观念下,美育教育工作的改革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师资队伍有待优化

在很多中小学中,涉及到开展美育教育的老师,比如美术和音乐教师,都是“兼职”甚至是由其它科目老师来担任的,在专业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就是比较具体的画画、唱歌行为,甚至在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间,教师还会因为处理学校的各种事务,将美术和音乐可当做是活动课来上,浪费了美育教育资源不说,还剥夺了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机会。

(三)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评价标准的不合理降低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产生了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学生的错觉。教师在开展美育教育工作时,在力度和策略上也会大打折扣,在很多中小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有在期中期末时的“三好学生”,甚至发给学生的奖状也都是根据单科成绩的排名来进行评价,“优异成绩,以资鼓励”将美育教育工作推向了边缘,也让很多教师对“以美育人”产生了“可做可不做”的想法,严重的阻碍了美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美育工作教育改革实施策略

(一)落实科学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生课程体系中,虽然美术与音乐课程是美育教育的具体化形式,但是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美育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文学教育等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教师要善于利用结合音乐、文学等来辅助美术教学,让学生在智力发展上更加的完善,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的乐趣中将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教师要秉承“以美启真,以美育人”的教育观念来开展美育教育,无论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还是言行举止美,都可以渗透在不同的科目教育中来体现,在语文中可以中诗词歌赋来赞扬美,数学中的线条可以来展现美,美术课中的意境美与色泽美,体育课中的运动美,教师的环境美、学生的心灵美等等,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美术课与音乐课,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大海航行靠舵手”,只要专业的教师队伍才能带领美育教育工作走向正轨。对此,各中小学首先需要招聘一些专业的音乐、美术教师来开展专业的美育课程,让学生体验到在画画与唱歌背后的美学文化。教师要制定每个学期的美育计划,积极开展美育活动,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丰富的社会资源。专业的教师队伍针对美育教育活动展现设计,并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落实,比如在每个学期组织学生统一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感官的刺激,从而获得更好的美育效果。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托图书馆开展艺术展,邀请当地的艺术家进行美育的专项教学。为美育教育开启新的大门,为学生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宽阔的空间与更加丰富的资源。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2018年8月30日,领导人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美育在塑造美好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并明确指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了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在班级管理上,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建立人性化的学生评价制度。将评价标准向美育成果转移,比如开展“心灵美、举止雅、学风浓”学生评比活动,在规范学生行为、开展美育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明显的引导作用。“心灵美”一栏是立足学生的美育学习,与视觉上的漂亮不同,要求学生用科学的审美理论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审美心理与积极的审美意识;“举止雅”也是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不说脏话,不做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学风浓”则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学生,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业。在这种学生评价标准的引导下,每周都评选出“美学之星”、“文明之星”和“学习之星”,来推进美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小结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脚步下,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认知上还没有成熟,在意识上还没有形成体系,教师在美育教育方面与时俱进,积极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取代“唯成绩论”。中小学生处于审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把握住关键时期,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程度,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为培养小学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与道德观奠定基础,为落实小学生人格美的理想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韦显省.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J].中华辞赋,2018(07):195.

[2]吕淑芬.新时代 新美育 新要求——新时代中小学美育之我见[J].吉林教育,2021(Z6):64-65.

[3]董宁.同向·共育·互融:后疫情时代中小学美育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01):28-30.

[4]李蓓蓓.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及构建新模式的探讨[J].艺术评鉴,2021(07):168-170.

[5]陈含笑,尹鑫,徐洁.新时代中小学美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实施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1(10):5-10.

猜你喜欢

美育改革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美育教师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