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2021-06-28李莹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李莹

【关键词】思维,阅读教学,语文素养,思维品质

我们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判断信息的真伪时不能只关注信息本身,必须尽可能全面地搜集相关联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理性推理,进而作出客观的判断。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主要的训练点就是培养学生求真质疑、鉴别分析、推理论证、评价判断的思维习惯。这个思维过程会终身伴随学生,如果能熟练地运用思维,不盲从、不跟风,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多角度分析、严谨推理从而作出审慎判断的能力,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阶段,很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思维不成熟的特点,如不能独立思考,把教师、教材当权威;不能提取相关的信息;不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不能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的判断;不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等。再加上教师对思维的认识不到位,自身的思维修养不深,即便是学生了解了一些思维的方法,也无法在教师引导下适当迁移到学习情境中。这样的思维仅停留在认识阶段,并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落实到“学科教学实践层面”上的思维培养尚欠缺。因此,本文将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结合目前思维的培养现状,提出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认知冲突,引发思维动机

一般认为,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新情境之间无法相容的矛盾。…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主要是学生在感受、理解、评价文本时,受阅读期待、阅读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形成的已有认知结构,而无法包容文本中的新知识、新情境、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聚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产生认知冲突,利用这个冲突,激发全班讨论,自由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

1.聚焦问题情境,孕育认知冲突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也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以《西门豹治邺》为例,,笔者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进行分类,并记录在学习单上。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把解决的问题删去,整理出还不懂的问题。最后,笔者收集这些问题清单,发现有的小组提问:西门豹是县官,直接发布命令,巫婆和官绅头子岂敢违抗?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这个问题正好是学生与文本问的冲突。课上,笔者利用这个认知冲突,聚焦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其思考。

2.营造对话氛围,激化认知冲突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能够使其思维发展有更大的空间。当教师发现学生的认知冲突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多重对话,即师生间、生生问、生与文本问的对话,进一步激化认知冲突。在课堂上,笔者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西门豹这样的做法有点小题大做,多此一举。这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以表格的形式认真记录每个组员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3.因势追问引导,化解认知冲突

追问看似连篇提问,却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层层深入,适时提出不同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累进的过程中收获更多。针对学生的认知冲突,笔者与学生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师:(西门豹)巫婆和官绅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一催吧!

生:(其他官绅)(结结巴巴)我……我……我不去!

师:为什么不去?

生:我怕死。

师:不是有河神吗?你不会死的。

生:哪里有什么河神,都是骗人的!

师:河神不是漳河的神吗?保佑风调雨顺的。

生:那都是官绅和巫婆骗人的。

师:同学们,如果听了官绅的话,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到这里,学生们明白了西门豹的用意,西门豹不仅惩治了官绅和巫婆,还教育了百姓,破除了封建迷信。如果直接把他们押到大堂上,百姓们会不服气。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对预期理解的质疑、反思、解构、重塑,促进学生认知的重新建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这样的不平衡,在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的反复循环中前进。

二、分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人物的形象具有多面性,在不同的事件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去看待人物,忽略人物的其他特征,也不能先入为主,简单地给人物下定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地审视人物形象,在阅读中培养思维。

1.引发争辩,评判人物形象

“评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地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寻找依据,进而有理有据地去推断和评价。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晏子谏景公求雨》,并提出问题:西门豹能不能用晏子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认为可以的,也有认为不可以的。借此机会,笔者让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并提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要注意列举事实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对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和巫婆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西门豹的人物形象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编演剧本,再现人物形象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小剧本,让学生自由组合,课下分组排练,然后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表演。表演后组织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评选,如剧本改编的合理性、角色扮演是否与人物性格相吻合、道具和舞臺布置是否合乎情理等。通过表演学生可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3.拓展阅读,丰富人物形象

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与西门豹相关的故事,比如《西门豹辞官》和《西门豹之死》,让学生通过不同事件品读人物形象,从更多的角度了解人物。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类似的文章,比如《包公审菩萨》和《海瑞断案》,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人物特征。

三、妙用思维工具,外显思维过程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内在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让思维看得见,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質。

1.巧用流程图,厘清故事情节

流程图可以帮助学生厘清事情的发展脉络。笔者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填写流程图(见图1),借助流程图讲解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整个过程。

2.绘制鱼骨图,整合关键信息

鱼骨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可用于探寻因果关系或表示问题与对策。教学时,笔者针对西门豹治理邺县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绘制鱼骨图,整合信息,清晰地呈现思维过程,并得出结论。在鱼“脊椎骨”两侧各有一排“鱼刺”,一排“鱼刺”上写清楚西门豹发现的问题,另一排“鱼刺”上写出相应的对策。

3.引入气泡图,解读人物品质

教师可以使用气泡图,带领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行为等走进人物,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本的能力。借助气泡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解读西门豹的性格特点。

四、跨学科质疑,启发思维互动

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跨学科质疑,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不仅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还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理解文本的内涵,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突破语文学习思维的障碍,让生活成为学生质疑的平台。教学时,学生提出疑问:百姓们为什么那么相信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情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的局限性,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这篇课文中事件所发生的时代距离现在较久远,学生对课文中所出现的开凿渠道的方式并不理解。于是,笔者便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庄稼如何灌溉。他们很自然地提出疑问:古时候科技不发达,遇到干旱,人们会怎么办呢?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还要结合相关的科学知识去全面思考。在了解古时候人们应对干旱的办法之后,学生对西门豹兴修水利这样的举措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思维在“探究——思辨——反思”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有利于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培养学生寻求依据、多维论证、审慎评判的技能;妙用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跨学科质疑能够涵养学生好奇求真、严谨科学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