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刷新纪录

2021-06-28

科学大观园 2021年12期
关键词:跑鞋马拉松赛事

美国人布雷特·拉纳(Brett Larner)是日本跑步新闻网站的负责人,自1997年起长期居住在日本。在今年的琵琶湖马拉松后,他撰文深度分析了日本男子马拉松几十年来的进步之路。

2月底,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琵琶湖马拉松完成了最后一届比赛,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比赛。25岁的铃木健吾(Kengo Suzuki)凭借最后6公里的爆发,以2:04:56拿下冠军,也成为第一个跑到2:04:00区间的日本选手。共有335名选手完成比赛,只有4位非日本籍。其中,5人跑进2:07:00,15人跑进2:08:00,28人跑进2:09:00,42人跑进2:10:00,174人跑进2:20:00。要知道,美国只有21名男选手在合规条件下跑进2:10:00。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其他颇具深度的马拉松赛事:去年12月的瓦伦西亚马拉松,共有30人跑进2:10:00;1991年的伦敦马拉松,105名男选手跑进2:20:00。但今年的琵琶湖马拉松,显然处于另一个高度。

3月14日,2021年世界白金标马拉松赛事,也是日本今年第一场大规模的线下马拉松比赛——名古屋女子马拉松鸣枪开赛!松田瑞生以2:21:51夺得比赛冠军,创日本历史第十四、世界年度第二的佳绩。同样令人惊叹的是本次比赛共有13名日本女子选手跑进2:30:00,跑进3小时的女选手共有124人,而去年日本只有约160位女选手的成绩在3小时内。

过去15年间,在日本,一场半马赛事有150人、175人甚至多达250人跑进1:06:00的情况屡见不鲜,同一赛季甚至有多场比赛达到这一数据。但在全马赛事中,这还是首次。情况是如何发展成这样的?

高手云集和超级跑鞋

有三点必须事先强调。

首先,日本有针对男、女选手而专门设置的精英赛事。琵琶湖就是专项男子精英赛事。而女子马拉松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有所不同,笔者必须另写文章加以阐述。

第二,今年,顶尖选手扎堆琵琶湖实属意外。往年,男子精英们在2月至3月初至少有别府大分、延冈、琵琶湖和东京4场本土精英赛事可供选择。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琵琶湖成为唯一的选择。假如所有比赛恢复正常,我们断然不会看到井喷式的爆发,也不可能在今后日本举办的每一场马拉松中看到这样的数据。

第三个因素,当然是跑鞋。Nike的Vaporfly 4%和Next %在日本颇具影响力,而其他品牌的对标产品大多也已面市,并被普遍使用。这显然也对琵琶湖的成绩产生了影响。2019年底,赫尔穆特·温特(Helmut Winter)博士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估算出自跑鞋技术改进以来,男子精英选手的整体提高幅度为1分45秒。假设此后一年多时间内跑鞋技术又有进步,他预测整体提高幅度将达到2分钟。

这对琵琶湖的成绩又有何影响呢?算上2分钟的时间差,铃木健吾的夺冠时间将在2:06:00区间,另有4人在2:08:00区间,10人在2:09:00区间,跑进2:20:00的人数下降为143。

综合考量日本选手的过往成绩和今年的人员集中情况,这一成绩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们还是要说说,这些完全深耕于日本本土的选手,是如何达到琵琶湖赛事的深度和高度的。

日本大学男子长跑的发展与马拉松密不可分,其重点是与半马距离相似的箱根驿传。这项源自100多年前的大学男子公路接力赛事,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而设立。在过去的30年间,大约从日本电视台开始直播这一赛事起,赛事水平开始逐步提升。尤其自2013年以来,赛事水平更是突飞猛进,质量和厚度都是如此。最近的3位日本国家纪录保持者,即将参加东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3名选手及替补,以及最近两场日本主要马拉松赛事的优胜者,当下所有努力突破极限的人,都曾是箱根驿传的赢家。

日本马拉松之所以能够崛起,部分原因在于,在大学取得成功的教练大多是从小在电视上观看箱根驿传的那一代人。他们曾经是参赛者,现在转型为教练,他们的队员也基本都是看着比赛长大的。

今年的箱根驛传吸引了超过日本半数人口的6500万电视观众,令人难以置信。就像之前的参赛者和他们的教练一样,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也在电视机前关注着他们,许下“我也想这么做!”的心愿。这有益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同时,年轻教练也在更好地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训练理念,并加以发挥。上述种种因素相互融合,便形成了2013年后我们在大学领域所看到的这股浪潮。

相比之下,日本大多数马拉松选手来自所谓的实业团。实业团相当于大学毕业后的半专业学院制建制,适应速度较为缓慢。在日本,地位观念根深蒂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年轻的助理教练对如何改进现有技术有创新的想法,就必须接受前辈主教练的判断,而后者往往囿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维,拒绝改变。

但这种局面也一直在改变,很多在琵琶湖取得成功的实业团,比如黑崎播磨、本田、GMO,都选择了更年轻的主教练。

不仅仅是大跑量

就训练而言,老派的跑量堆积训练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

但不可否认,通过仔细研究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和方法。以曾代表青山学院大学拿到箱根驿传冠军的吉田祐也(Yuya Yoshida)为例,去年,年仅22岁的吉田在毕业前以2:08:30在别府大分完成首马,毕业后加入GMO的他公布了新的马拉松备战计划,年底,已经23岁的吉田在福冈以2:07:05的成绩获得冠军。

吉田透露,他优先考虑休息、恢复和训练质量,而非训练时长。他表示,在9月专注于创造5000米和10000米个人最好成绩训练的同时,他以3分45秒至4分每公里的配速进行了8次两到两个半小时的长距离跑步。

当地时间2021年5月5日,日本,2021年北海道- 札幌马拉松节半程马拉松赛暨东京奥运会测试赛赛况。

为备战福冈,他跑了4次40公里,还参与了半马和30公里的变速跑。半马分成5组:每组由3公里8分55秒和1公里3分35秒两部分组成,最后再加一组2分45秒的1公里。30公里分6组:每组由配速3分30秒至3分55秒每公里的3公里及配速3分至3分02秒每公里的2公里构成,最后一组的速度取决于他的感受。

跑鞋技术的更新也对训练有所帮助。大八木弘明(Hiroaki Oyagi)担任主教练的驹泽大学在本赛季拿下全日本大学和箱根两大驿传冠军,日本东京奥运会选拔赛冠军中村匠吾(Shogo Nakamura)也师从于他。大八木教练认为,采用新技术的跑鞋不仅会在比赛中直接提高成绩,还可以使选手在提高训练质量的同时降低受伤风险。有了新跑鞋,人们有可能完成前几代人无法完成的训练,进而在比赛中产生更强的信心和更好的成绩。

对奥运会的痴迷

除训练外,很多其他因素也在发挥着作用。在东京赢得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后,马拉松获得了巨大投入,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Exceed计划。这项由实业团联盟所赞助的奖励计划,为一项新的国家纪录支付近100万美元,为一次2:06:00的成绩支付近10万美元,2:07:00减半,为相对应的女子成绩也支付等额奖金。如果获奖选手的教练也任职于实业团,他将另获选手所得奖金的50%。

实业团联盟冒着巨大的风险,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拥有复杂制度的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体系。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预算和培训方向,它们都希望赞助选手参加奥运选拔赛并入选奥运马拉松代表队。刻板如“旭化成”这样的典型日本企业,都“一掷千金”,在其位于延冈的训练场安装了世界上最大的低压低氧训练舱。

相關部门还将3分每公里的配速作为马拉松的标准速度,按此标准,马拉松的完赛时间将是2:06:00。在过渡时期,选手们在绝望中挣扎,但随着新一批选手的成长,他们逐渐接受了这一标准。

田中飞鸟(Asuka Tanaka)是一位个人最佳成绩为2:10:13的马拉松选手。去年在福冈,他首次尝试跑进2:10:00,赛后他承认,以3分04秒每公里的配速跑进2:10:00是无损健康的,不过他也表示:“3分配速是一个更舒服的节奏,我认为这给了我更好的机会去征服它。”还有很多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这界定了与半马类似的标准,选手们像搭上了新干线的“子弹头列车”,直到终点不可避免地到来。

有一个深受喜爱的电视节目吸引青年才俊;有高效的大学及毕业后发展系统来培育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本土奥运上砸出重金,树立榜样;而人们普遍相信这是行得通的,具体到琵琶湖的例子里,一场比赛就能招纳众多高手;还有跑鞋科技的进步。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塑造了今天的日本马拉松。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2013年大学高手涌入马拉松赛道前夕,很多人还未毕业。设乐悠太(Yuta Shitara)2018年在东京马拉松创下2:06:11的国家纪录,在年底就被大迫杰(Suguru Osako)在芝加哥以2:05:50刷新。

在2018年马拉松世界六大满贯赛事中,有4项都出现了日本男子精英选手的身影:他们在东京获得第二,在波士顿拿下冠军,在基普乔格创造世界纪录的柏林取得第四名,又在芝加哥收获第三。去年,大迫杰在东京将日本国家纪录刷新到2:05:29。3分每公里的配速被甩在了身后,他们的同辈选手和更年轻的追随者们看着他们,喊出:“我们也能做到。”

这是琵琶湖最大的收获之一。看看那里的三甲选手,还有在福冈夺冠的吉田祐也,他才23岁,而在琵琶湖创下新的国家纪录的铃木健吾也只有25岁。以2:06:26获得第二名的土方英和(Hidekazu Hijikata),也是23岁。第三名,细谷恭平(Kyohei Hosoya),2:06:35,25岁。

这些人在初中和高中时期,在电视上看着设乐悠太和大迫杰们在箱根大放异彩,说:“那就是我!”这一代的选手,有信念、有信心,他们坚信自己能做到。

一位伟大的美国诗人曾写道:I'm losing my edge. The kids are coming up from behind.

有一个深受喜爱的电视节目吸引青年才俊;有高效的大学及毕业后发展系统来培育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本土奥运上砸出重金,树立榜样;而人们普遍相信这是行得通的,具体到琵琶湖的例子里,一场比赛就能招纳众多高手;还有跑鞋科技的进步。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塑造了今天的日本马拉松。

当地时间2020年1月1日,日本神奈川,2020年箱根驿传往路赛,青山学院夺冠。

在日本,不存在真正的秘密或是惊喜,但他们花了一个世纪搭建的体系,想在其他地方复制也并不容易。

更大的问题在于今年夏天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一旦东京奥运再度延期,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挥之不去,各企业对马拉松发展的热情会有怎样的回落不得而知。目前尚没有迹象表明大学人才储备放缓,但他们是否还能获得同样的前景,还有待观察。

◎ 来源|新浪网

猜你喜欢

跑鞋马拉松赛事
本月赛事
冰上马拉松
你为何买新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跑步,从选对跑鞋开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为马而生的“跑鞋”
马儿的“跑鞋”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