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米11 Pro/Ultra评测: 机皇大旗,小米接棒

2021-06-28

电脑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暗光样张广角镜头

颇具争议的设计

我们这次拿到的分别是一台绿色的小米11 Pro和一台白色陶瓷版的小米11 Ultra。

小米11 Pro很好辨认,因为它设计上跟之前的小米11大体上差不多。机身的基础设计,按键、开孔的布局,和之前的小米11相比都大同小异。但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小米11 Pro的相机模组相比小米11更加凸出。这是因为11 Pro这次搭载了一个更大尺寸,更强规格的主摄,关于它我们待会儿再说。

相比之下,小米11 Ultra這次的设计就显得很特别了。机身最显眼的地方就是后面这个硕大的相机模组,它相当于把原来的镜头模组的区域向右做了一个延伸。硕大的相机模组,占据了整个手机背面至少四分之一的区域。

可能是为了不“浪费”相机模组这个延伸出去的空间,小米Ultra这次增加了一个“副屏”。我对于这款副屏的理解就是,小米相当于把一个小米手环给装到了手机背面。因为它具备了一些手环产品的诸如信息显示、通知提醒之类的功能。

我猜想产品工程师们的想法是,日常情况下,我们很多时候会将手机“扣放”在桌面。这个时候,这块1.1英寸的小屏幕可以显示一些时间、天气之类的信息,比如手机来电、微信消息也能够做到及时提醒。

但其实这块屏幕还能做一些事情,比如自拍的时候也能够用上这块副屏。这块副屏可以显示拍照预览界面,自拍时,就能直接使主摄成像,得到画质更好的自拍效果。另外多人自拍的时候,也能够用上这颗成像素质更好的超广角镜头拍出画面更广、画质更好的超广角自拍样张。

有趣的是,小米还专门开发了一个“荒野求生模式”。紧急情况下,小米11 Ultra可以关闭所有后台和主屏幕显示,只用副屏。这样在一些电量到了极限而又没有办法得到补充的紧急情况下,手机能够维持一周的续航。当然,我希望你们永远都没有机会用上这个功能。

相机狂秀肌肉

相机是这次小米11 Pro/Ultra“秀肌肉”的地方。

两款手机用上了三星最新的GN2传感器。11 Pro搭配了1300 万像素、等效 16mm的超广角镜头和5倍光学、50倍混合变焦的800万像素长焦镜头。

小米11 Ultra就厉害了!直接抛弃了“副摄”的概念,三颗镜头全部都是主摄规格:5000万像素的GN2,两颗4800万像素,基于IMX586传感器打造的超广角和长焦镜头。也正是由于三颗主摄的尺寸都不小,塞入手机之后就形成了现在小米11 Ultra这个硕大的后置相机模组。

先来说说这颗GN2广角镜头。

这颗相机传感器是小米和三星合作研发的最新产品。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一块1/1.12 英寸的大底,这个传感器尺寸已经接近于大名鼎鼎的索尼“黑卡”,比iPhone 12 Pro Max的主摄传感器尺寸整整大了4倍,刷新了手机行业的新纪录。

暗光夜景成像是最能体现GN2优势的地方。

凭借大底带来的进光量优势,11 Pro/Ultra的主摄在日常暗光环境下,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暗部细节,同时又能够维持很好的画面纯净度。和同为5000万像素的华为Mate40 Pro主摄相比,小米11 Pro样张的亮度稍高,暗部的细节和层次更多,同时又避免了华为因为RYYB滤镜带来的白平衡不准确的问题。而华为Mate40 Pro的画面噪点控制,似乎要稍好一些。

暗光环境下的对焦体验,是这次小米11 Ultra重点提升的体验。GN2这次本身加入了全像素全向八核对焦,另外小米还采用了多点 ToF 对焦系统,这套系统的64个点阵测距能够在暗光环境下获得更快、更准确的对焦效果。

暗光对焦体验提升的意义,并不亚于绝对画质的进步。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照片虚焦、虚影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小米11 Ultra这次在暗光对焦方面的精准和快速让人印象深刻,即便是在一些光线很不理想的环境下,手机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合焦。很大程度上,良好的对焦体验决定了手机暗光画质的下限。

为了应对一些极限暗光环境,小米这次还带来了自研的“夜枭算法”。

这个功能有点类似华为的“超级夜景模式”,在极限暗光下,能实现最长30s的手持曝光时长。可以看到,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通过夜枭算法提供的长时间手持曝光,小米11 Pro/Ultra的相机能够获得远超过人眼感知的画面,有点夜视仪的味道在里面了。即便是抛开体验层面来看,我认为这也是从技术层面宣示了小米在手机影像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水平。

除了主摄的画质优势之外,小米11 Ultra相机最强悍的地方在于两颗主摄规格的超广角和长焦镜头。

IMX586是一款大家都很熟悉的CMOS,很多旗舰手机之前都有用这款CMOS作为主摄。小米11 Ultra给超广角和长焦镜头用上这么“奢侈”的一颗传感器,也算是堆料堆到极致了。

小米11 Ultra的这颗超广角镜头拥有相当出色的暗光画质。在多数的夜间拍摄场景下,超广角镜头都能够捕捉到足够充分的画面细节,对于色彩的还原和噪点控制也很到位。在面对一些光线条件相对复杂的环境时,也能维持相对良好的画面宽容度。

但这个超广角镜头也还有一些需要提升改善的地方:比如它在画面畸变的控制上,相比当前很多搭载了自由曲面镜片的手机还有待提升。另外样张边缘的画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衰减。

长焦表现方面,小米11 Ultra支持5倍潜望式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以及最远120倍的超远变焦。120倍的超远距离成像的优势就不多说了,这是当前手机中最高的变焦水平,小米11 Ultra也通过了对于长焦防抖的优化,在超远距离变焦成像上体验也是相当不错。

日常的5倍光学变焦方面,小米11 Ultra和华为Mate40 Pro的差异并不太明显。两款手机都能够在5倍条件下获得相当优秀的画质。但可以从样张中看出两款手机在长焦模式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倾向。小米的问题是白平衡有点飘,天空被还原成了灰色,路灯杆则偏红。而华为则是通过AI的明显介入给了天空一种湛蓝的感觉,但从人眼实际观感来看又显得用力过猛了一点。

反倒是在一些暗光场景,小米11 Ultra的5倍样张从观感上更好一些。

超大杯Plus

体验下来,我发现小米11系列这次的定位很有意思。按照当前普遍流行的“中、大、超大”产品策略来看,之前发布的小米11其实是一款在体验和配置上能够跟友商的“大杯”抗衡的产品。这么看的话,小米11 Pro自然就是一款“超大杯”了。那问题来了:配置更加全面的小米11 Ultra又是什么杯型呢?难道要叫做“超大杯Plus”?

小米11系列這次立志要做的就是扛起“安卓机皇”的大旗。一个有趣的情况就是:目前行业头部友商旗舰往往采用的是“中杯”机型(往往是骁龙870平台机型)起跳的产品策略,而小米11这次全系搭载的都是骁龙888移动平台。在同等体量的手机厂商中,也只有三星能够做到了。小米这次的做法,很耐人寻味。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无论小米11系列,还是小米MIX,还是发布会本身其实都向外界传达出一个信息:小米要向更广阔的市场做进一步的探索。用小米自己的话来说,这次就是“拐点之战”。而这场决定小米未来的战役之中,小米11系列扮演的就是“急先锋”的角色。

猜你喜欢

暗光样张广角镜头
夏夜
挑选超广角镜头该看什么?
vivo X50 Pro VS 华为P40 Pro:暗光成像谁更“稳”?
浑身“长满”滤镜的手机壳
印刷线条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分析
小森机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旋转楼梯
1pl的商用彩色诱惑
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