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6-28朱永成李燕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英语教学

朱永成 李燕

摘 要: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产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原因,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同时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建立通畅的家校合作渠道,以实现英语学困生转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英语教学;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31;G633.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43-02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通过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并不断提高人文素养。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久而久之,成为英语学困生。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探究具体转化策略,以帮助学生走出英语学习困境,逐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学困生的概念分析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同时不具有感官障礙,但在能力、方法、知识以及心理素质等关键因素的融会贯通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偏离性问题的学生。他们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上力不从心,并发展成为厌学的心理状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教师要本着早发现、早解决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帮助这些学生尽快摆脱学习障碍,成功实现转化。

二、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缺乏英语学习、使用环境。从小学阶段开始,少数民族学生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但部分学生除在英语课堂上跟随教师学习词汇、语法,做练习外,几乎再没有接触、使用英语的场合,课余时间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多以本民族语言为主。因为缺少英语学习、使用环境,所以部分学生很快就遗忘了掌握的有限的英语知识。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出于多方面原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重视程度不足,既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也缺乏与教师的有效沟通,这就导致学生也不重视英语学习。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越来越差,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低,逐渐与其他同学形成差距,成为英语学困生。

(2)英语学习难度逐级加大。英语课程是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为基础设置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呈现出循序渐进、难度持续加深的特点。部分学生随着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课程难度逐渐增大,会出现一定的学习障碍。而对于这些英语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部分教师缺乏关注,没及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部分学生也没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及时调整,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吃力,并逐渐丧失英语学习自信心,发展为英语学困生。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有待改善。部分学校存在专业教师少、专业水平不高等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教学设施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缺乏新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另外,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教学方式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缺少师生、生生互动,这就导致英语课堂沉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主观因素

(1)存在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部分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所以羞于在同学、教师面前开口说英语,这种不自信,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受这种情绪影响,部分学生会选择性地接受教学内容,即只接受能听懂的内容,对于听不懂的内容直接选择放弃。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甚至出现英语学习上的全方位落后。

另外,部分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甚至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学习情况不相符,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还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消极对抗情绪、厌学情绪,最终发展成为学困生。

(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应养成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习习惯,采取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积极向教师、同学求助;对于课后作业,无法自主、独立完成,也不善于总结、反思错题,这就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并发展成为英语学困生。

(3)学习动机不强。对于英语学习,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动机,认为学习英语无用,所以也不肯花时间、精力进行深入钻研。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的因素很多,需要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引导。

三、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1.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契机,与学困生交流学习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规范书写、把时间化整为零用以背单词等。当学生有所改善或进步时,要适时地予以鼓励,同时可开展持续性的针对性辅导,进一步帮助学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2.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

针对部分学困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信心的情况,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为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步战胜恐惧心理,发现自己的长处,重拾英语学习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学困生转化。

3.积极改善师生关系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困生与教师的关系较为紧张,而这不利于实现学困生转化。为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出击,用自身的人文素养与人格魅力逐渐影响学困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学习情况,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然后支持并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辅导计划,逐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成功实现学困生转化。

4.建立通畅的家校合作渠道

教师发现学生存在英语学习障碍时,要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有效支持,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简单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主动、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主动帮助家长出主意、想办法,建立通畅的家校合作渠道,共同为学困生转化努力。

四、结语

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发展为学困生。对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产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原因,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同时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建立通畅的家校合作渠道,让学生逐渐发现英语语言规律,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并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兴荣.基于学困生转化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02).

[2]岑学霞.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3]邸福珍.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J].甘肃教育,2020(01).

[4]杨阳.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困生的分析和转化策略[J].校园英语,2018(22).

猜你喜欢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英语教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国家投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制约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主观因素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