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反思
2021-06-28张伟良
我所执教的《我是中国公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三课时内容。
在设计教学中,我开始是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也很高涨。接着通过让学生学习教材知识、搜集课外资料、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并结合疫情期间中国的变现和涌出的典型人物事例,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通过介绍中国维和部队、援外医疗队、疫情期间中国的大国担当等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公民代表着中国形象,要从小事做起,要有中国的担当,要有大国的情怀和精神,懂得时刻维护祖国的形象和荣誉,接着我拓展课程,结合这次疫情期间青少年的努力奋斗和付出的事例,组织学生畅想十年后的自己并做简单介绍,从中理解人生的意义——责任和担当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了实现十年后自己的梦想,我们现在要怎么做?从中鼓励我们青少年要奋斗图强,明白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让孩子们能自觉做个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懂得责任和担当,明白现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最后组织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我是中国公民的宣誓仪式,把学生对于自己是中国公民的情感推到高潮。
我觉得这节课我们很有收获,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到了国家的命运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1.要设计好课堂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总书记强调要上好思政课并指出:“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我结合这次疫情,把中国当前的成就、疫情期间中国人的所作所为展示出来,体会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自己人生的担当和意义”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骄傲。特别是设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环节,让学生懂得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坚持善良正直与勇敢,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也是我希望所有同学将来能够成为的样子,是我们共同的人生意义所在。最后宣誓《我是中国公民》的教学环节,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宣誓:忠于我的祖国和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法、知礼的中国公民!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让学生能自觉做个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懂得责任和担当,明白现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要通过开放的课堂,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所以课前我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并搜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各项领域的最新成就,如:复兴号列车、中国天眼、北斗导航、抗击新冠疫情等,把生活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收集整理,让孩子们选举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体验教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中我结合疫情期间中国青少年的努力奋斗和付出的事例组织学生畅想十年后的自己并做简单介绍,在开放的表达空间里帮助学生构建梦想。在整节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设计我们的板书,以国为中心,学生用报、爱等字眼把国字围绕成一个心,创意的板书,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而我觉得我在这节课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多个学生讨论环节,也注重多给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大部分孩子表现非常积极,乐于表达。但是也有小部分同学,没有抓住展示自己的机会。究其原因,在于我对部分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课堂上激励手段单一,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加强研究。
2.这节课我有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但是比较少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3.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进行,活动的总结及活动后的反思要有机结合。我覺得自己的这节课设计意图是正确的,但是在备学情这方面还要更细致些,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完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修正不足。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打造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重要平台。
作者简介
张伟良(1977.11—),男,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人,本科,小学高级级教师,工作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梅州市实验小学 广东 梅州 51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