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鲜花的解读
2021-06-28薄慧
摘 要:《礼拜二午睡时刻》[1]自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后,备注关注。概念整合理论通过心理空间的建构及组合、完善、扩展方式的结合,为语言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对《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鲜花进行解读,为语言的解释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研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在对《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鲜花意义的解释具有独创性,使读者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创造心境和创作意图。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指导意义。该研究对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以及在分析其他小说等文学作品方面也极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概念整合;《礼拜二午睡时刻》;鲜花
1引言
对于哥伦比亚的著名作家加夫列尔·加习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我们熟知他的很多著名的长篇小说,例如《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其实他也写了很多精致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入选高中语文选读教材的《礼拜二午睡时刻》在一时间备受关注。对于这篇小说很多教师、学者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学习出发(费亚芬2012;彭玉华2013;郑可菜2017)等;或从人物分析的方面入手(刘克青2012;辜成艳2012)等;或者,还可以从环境描写入手使用间接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丰满(周致吟&詹丹2013;陈赛维2013)等。直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对《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短篇小说的鲜花一词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组合、完善、扩展三种步骤来对《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鲜花的解读,为语言的解释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2概念整合理论
1985年,Gilles Fauconnier在他的专著Mental Spaces中提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动作和交际时,为了实现当前理解和行动而构建的概念包。”此后,他的心理空间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后,他先后发表了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等大量的著作。Gilles Fauconnier 又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即通过四个空间( 两个输入空间、整合空间和类属空间) 的映射来构建动态意义。后来,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对心理空间理论进一步研究、整合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或概念合成理论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概念整合理论是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因此,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也是以心理空间为基本单位的。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2002:40,102):心理空间是我们思考和谈话时构建的小概念包,目的是为了局部的理解和行动。它们在工作记忆中起作用,但部分是通过激活长期记忆中的结构而形成。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意义构建是一个动态的且具有创新性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构建出一个整合的意义而非各个部分意义的总和。Gilles Fauconnier(1998)认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包含:输入空间Ⅰ(Input SpaceⅠ),输入空间Ⅱ(Input Space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合成空间(Blend Space)。
如下图:
通常认为,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存在这部分的跨空间映射,其中共有的抽象结构则被投射到类属空间中;同时,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且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地结构,形成层创空间。层创空间也被称为概念整合地核心部分,新的概念也是在层创空间中产生的(房红梅&严世清,2004)。Gilles Fauconnier(2005)指出,层创空间是通过以下三种互相关联的方式来产生的:1)组合(composition):融合输入空间的相对应的元素建立原输入空间中不存在的关系;2)完善(completion):利用相关背景结构和文化知识完善所组合的新结构;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
3《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鲜花一词的概念整合研究
小说有五处写到小女孩手中的鲜花:
(1)那是一束用废旧报纸包裹着的鲜花。
(2)火车上女孩把那束鲜花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
(3)在教堂时,女孩把鲜花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两腿交叉的坐在长凳上。
(4)在母亲签名时,小姑娘拿起鲜花,趿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凝视着妈妈。
(5)母亲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拿了过去。
超短的一篇小说却不惜花费笔墨对鲜花的出现加以描写。这些描写看似不经意、不起眼,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母女生活拮据的境遇。鲜花虽是物质世界的东西,但在小说中时代表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精神世界,也象征着当时背景下世上可怜残存而又珍贵的亲情。下面将对五處鲜花描写中的第一处、第二处以及最后一处做重点的解读。
3.1第一次“鲜花”描写——“生命之源”
这句话中对应的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Ⅰ的内容是:鲜花指繁殖器官。输入空间Ⅱ的内容是:她们的随身物品是“废旧报纸包裹的鲜花”和“塑料食品袋”。根据常识性的知识,可见鲜花如同食品一般对她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类属空间中则表现为一方对其另一方的依存的意义。两个输入空间中对鲜花存在的重要性形成映射关系。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内容(繁殖器官对花被植物的重要性和鲜花同食品一般对人的重要意义)形成在两个输入空间并不存在的新关系。借助小说中的背景图式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在合成空间中建立新的联系的模式被不断地完善。联系“鲜花”所处地小说中地上下文语境(母女二人都穿着褴褛的丧服),在合成空间中所建立地新联系在人们运用想象力对新创结构进行各种无限地不可能的扩展。此处“鲜花”对母亲两人来说,不仅是珍贵地随身物品,更是与随身物品的物质世界相对应的精神世界。“鲜花”也被赋予了“生命之源”的精神世界存在的象征。
如下图:
3.2第二次“鲜花”描写——表达亲情
第二次对“鲜花”一词的描写“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在输入空间Ⅰ指观赏性的植物。特点枯萎,暗指采摘时间之久。在输入空间Ⅱ中指鲜花。特点:枯萎,暗指母女二人生活拮据。根据常识性的知识,我们知道鲜花对女孩的意义。体现出小姑娘期待鲜花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意义。在类属空间中映射出希望鲜花重新焕发生机、继续蓬勃期望。将两个输入空间的内容和结构中相对应的元素融合建立原输入空间中不存在的关系,然后利用相关的背景结构和文化知识,即女孩和母亲身穿丧服,随身物品携带鲜花去看望被枪杀的哥哥等知识完善组合所建立新的关系。最后,利用我们可无限的想象力推测出“枯萎的鲜花”的多层含义:鲜花枯萎说明采摘时间之长,采摘时间长说明母女二人路途遥远;和题目《礼拜二午睡时刻》相呼应,可能她们上周就已经动身出门,到达时刚好时礼拜二;还可以进一步验证她们的生活的拮据程度,没钱在购买多余的鲜花,即便鲜花枯萎也只是将其浸在水中;小女孩对鲜花的珍视之情也可以推测出女孩对哥哥的爱等等内容。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和创作时所赋予人物的思想情感。此时的鲜花是亲情代表。
如下图:
3.3第三、四次对“鲜花”描写——小女孩是鲜花所有者
对第三、四次鲜花的描写本文不做详尽的表述,因为这两部分的描写是对前两次鲜花所有者是小女孩的延续,为第五次鲜花更换其所有者做铺垫作用。所以,在第五处的时将做详尽的描述。
3.4第五次“鲜花”描写——象征母爱
第五次“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拿了过去”,鲜花由原来一直是小女孩/小姑娘拿着,现在由那个女人(文章中的小女孩的妈妈)拿了过去。从上句话中,我们得知鲜花的所属者发生了更换。在输入空间Ⅰ中鲜花是女孩所拥有的观赏性植物。在输入空间Ⅱ,鲜花是母亲所有。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同拥有的内容:鲜花的所有者更换等。在概念整合的完整步骤,相关的背景知识被激活,即故事发生的情景和小说的题目《礼拜二午睡时刻》相违背。通过题目我们可知,时间是在周二午睡的时间,小镇上的人们理应都在午睡,尤其在昏热的午后,人们刚好是进入熟睡的时候,但是,此刻,教堂外围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和孩子。在扩充阶段,相应的背景结构和文化知识(在当时的世上而言,用鲜花祭奠自己去世的亲人着实为一件稀奇的事情,毕竟能够填饱肚子已是着实不易。)此刻,母亲将鲜花拿在自己的手中,一是担心女儿会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异样眼光的伤害,对女儿的保护目的;二是为女儿做出榜样和表率的作用,想为此告诉女儿挺起自己的腰杆堂堂做人,即使在受到不公和怀疑的时候;三是为自己儿子的清白做了无声而又漂亮的辩白。鲜花固执的怒放像极了母亲对儿子固执而倔强的爱,在儿子的坟前绽放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一处的鲜花象征着母女二人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精神世界,鲜花在此时此刻也是母亲最为重要的体现,起到点题全篇的作用,同时也是作者用寥寥数比所勾画出的精神之所托。
如下图:
4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整合理论在对《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鲜花意义的解释具有独创性,使读者更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创造心境和创作意图。本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组合、完善、扩展三种步骤来对《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鲜花的解读,为语言的解释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研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分析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也具有极大的认知阐释力。其文章的句法特征、篇章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内容则未涉及。因此,后续可以继续用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其他方面的语言现象即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尔克斯著,刘习良,笋季英译,《礼拜二午睡时刻》[M].南海出版社公司,2015(3).
[2]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15- 35.
[3]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46 -189.
[4]Fauconnier G.&Turner M.(2002).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房紅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9-12.
[6]费亚芬.《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2(11):48-49.
[7]彭玉华.对话教学的起点和落点——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12):21-22.
[8]郑可菜.用“学习活动”优化小说教学——以《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4):64-68.
[9]刘克青.《礼拜二午睡时刻》:小女孩可有可无吗[J].中学语文教学,2012(6):51-54.
[10]辜成艳.没有人可以决定别人怎么去死——从《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小偷”说起[J].语文学习,2012(9):39-40.
[11]周致吟,詹丹.情感的节制和情节的留白——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两点理解[J].语文建设,2013(12):45-47.
[12]陈赛维.谈《礼拜二午睡时刻》的留白艺术[J].语文月刊,2013(7):78.
作者简介
薄慧(199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文学硕士,学校: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