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芸芸众亲(组章)

2021-06-28蔡旭

鸭绿江·华夏诗歌 2021年3期
关键词:散文诗乞丐大师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蔡旭寓言散文诗选》《爷爷在婴国》等33本,短论集《散文诗创作手记》等5本,散文集《一篮往事》等5本。

修鞋师傅

终于找到了街角那顶烈日下的帐篷。

递过一双残缺,请修鞋匠修补。

在高楼商厦间,找到他不容易。其实,他等到我也不容易。

生意很清淡。我见到他时,他就悠闲地搁在躺椅上。

许多人的鞋子都不用修补了,说不如去买新的。

能用的东西丢了总是可惜。我这样想,不管是物品,还是情感。

我觉得修鞋匠同我一样。

不然,他就不会愿意这样执着地等待。

他知道,我也知道——

总会有一些需要修补的生活。

还有,一些需要修补的人。

雨天来客

惊雷与暴雨包围了城市,四周的街道成了护城河。

一个个城堡,孤岛般屹立。大雨封门,别人应是很难攻得进来。

我不得不守在屋里。

突然,“笃笃笃”几下,洪亮的来访敲开了我的家门。

这时候,怎么还会有人来?他又怎么还来得了?

一个陌生人站在门外。他身上的雨衣,还忍不住滴水。

见到他手中那一袋肉、蛋、青菜,我明白了。忙对快递小哥表示感谢。

这么大的雨,太不容易了!我叹了一声。

不用谢!再大的雨也要来的。他答了一句。

他是无论怎样难攻的碉堡都能拿下。

我那坚硬的心,怎么也守不住了。

待抢救的人

这个退休老教授,一位需要抢救的人。

他把退休后20多圈的年轮,全圈在故纸堆里。

从蒙尘的历史中掘出金矿,从埋没的废墟里挖出宝藏,从沉浸在大洋的古船内捞出真相……

一位位曾堪称大师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雕塑家、画家、诗人与收藏家,从历史走回现实,重见天日大放光芒。

一边是他挖掘、搜集、整理、出版的大师们的成果;一边是他的病历本与药水瓶。

其实,他也是需要抢救的人。

作为他的晚辈,我一再劝告他要抓紧整理出版自己的成果。

再三敲响警钟,提醒他并不来日方长的身笔两健。

他却说:时不待人呀,更急的是抢救大师们的史料……

对于忘了自己的人,只好呼吁对他的抢救。

不是像他那样,等到别人走进历史才去抢救。

而要抢在他尚未躺倒之前,对活生生的他进行抢救。

既是为了他自己,又不僅仅为了他自己……

有口碑的人

一位表演艺术家下乡慰问演出回来后,激动得一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就给远方的我打长话。

只为了告诉我一句话,一句老乡对他说的话。

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舞台上光彩了60多年。

演将军是将军,扮乞丐是乞丐,在台上中状元当驸马,夜夜是新郎。

俊俏的扮相,迷倒过一批批一代代的18岁至80岁。

清亮的金嗓子,让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都流淌着他的唱腔。

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什么金杯银杯没有拿过?什么掌声欢呼声没有听过?

我猜测,到底是怎样一句如此打动人心的声音。

我怀疑,世界上是否存在如此力重千钧的声音?

这句话翻山过海来到我的耳边,却让我的心也卷起了波澜。

期盼我那支跋涉了50多年的笔,也能得到乡亲这样的奖赏——

“你没有老。你不能老。我们不准你老!”

猜你喜欢

散文诗乞丐大师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没钱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现代乞丐
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