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女性七夕词的意象探究
2021-06-28叶洪珍戴月琦
叶洪珍 戴月琦
[摘 要:明清女词人在七夕词中使用了多种意象,“鹊”是写牛女神话的传统意象;她们借“雨”比喻牛女的眼泪,刻画凄苦的离情;借“花”营造柔美的情境,抒发细腻的情感;用“月”烘托牛郎织女的柔情与离愁;以“萤”营造出牛女相会相离的情境;用“烛”写时间流逝,表现牛女缠绵之情;借蜘蛛来写七夕“喜蛛应巧”的民俗。
关键词:明清;女性词人;七夕词;意象]
明清时期,才女辈出,她们创作了大量的七夕词。意象是文艺作品中物象和情思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是独特的汉语符号。明清女词人在七夕词中运用多种意象来表现情思和描摹民俗,展现了明清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女性的精神世界、审美趣味,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
一、“鹊”意象
喜鹊作为促成牛郎织女在七夕团聚的功臣,是一个传统的七夕意象。《诗经》中就有两篇关于鹊的诗歌,即《鹊巢》和《防有鹊巢》。这两篇诗的主题都与婚恋有关,在此便初步定下了鹊与婚姻、家庭生活的关联。喜鹊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象征着好运与福气。相对于其他飞禽,喜鹊成双入对、叫声悦耳,因此人们乐于把夫妻、情人团聚称为“鹊桥相会”。唐代才女鱼玄机有《迎李近仁员外》:“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此诗第一句写喜鹊报喜,这是民间习俗,第三句叙述出门迎接情人,尾句写不再羡慕牛郎织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诗词中鹊意象的运用,最负盛名的当属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写鹊为牛郎织女相聚搭桥,见证了两人的久别重逢。久而久之,鹊成为牛郎织女神话里象征爱情婚姻的专有意象。明清女性在七夕词中大量运用鹊这一意象,如沈宜修的《浣溪沙·七夕》:“落日妆成罢锦梭。步摇仙佩紫云罗。银河风静出金珂。青鹊妆催眉月小,紫鸾彩簇步云多。双栖玉树笑嫦娥。”七夕佳节,月上梢头,乌鹊成桥,佳人欢会。再如吴绡的《鹊桥仙·七夕》“鹊桥高挂”,吴藻的《寿楼春·七夕》:“才新凉如波。报佳期到了,鹊早填河”,以及孙兰媛的《潇湘神》:“月照鹊桥刚夜半,双星又诉来年愁”等。
二、“雨”意象
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始,自然界的雨就渐渐内化成文人笔下情感丰富、意蕴多变的雨意象。唐宋时期,雨意象在诗词中的运用更为频繁。最常见的是把落到人间的雨想象成天人掉落的泪,情感基调哀怨忧伤。如南宋词人刘过的《念奴娇·七夕》:“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元代词人张垫也曾这样比喻,“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听窗前、泪雨潇潇,梦里蝉声犹滴。”这两首词将七夕雨想象成织女因分离而流下的難舍的泪。明清女词人在七夕词中继承了雨意象的这一内涵,如陆嘉淑《鹊桥仙》:“金风习习,银河黯黯,知是天孙行雨。经年心事一宵论,是愁泪、漫漫如许”;顾贞立《满江红·闰七夕雨》:“细雨窗纱,正梦里,风台月榭”;顾太清《伊州三台·七夕夜雨,次日立秋戏题》:“洗车丝雨飘萧,冷落星娥翠翘。云气湿轻绡,愿来年,莫同者遭”等。这类词中的雨意象发扬了织女惆怅落泪致雨的想象,表达了惋惜、惆怅的情思。
三、“花”意象
七夕时值夏日,繁花盛放,女词人更能以灵心慧性敏感地关注到花开花谢,用花衬托情感,以花写人。她们擅长在七夕词中借花来营造柔美的情境,抒发细腻的情感。如叶小鸾的《蝶恋花·七夕》“海棠花畔吹箫坐”,陈蕴莲的《浪淘沙·闰七夕》“玉露湿花梢”,庄盘珠的《菩萨蛮·七夕》“鸡冠花又红”,朱中楣的《浪淘沙·七夕前一日晚坐闻隔墙王玉娘琴声》:“新月映眉妆,露滴花房,香风暗透薄罗裳”,钱湘的《菩萨蛮》:“绿盆种得青荷小。花枝消息寻来早。斜倚叶田田。开成并蒂莲。昨宵逢七夕,艳斗秋花色”,姚倩的《满江红·七夕》:“关情处、莲房露冷,芙蕖零落”,左锡嘉的《拜新月·七夕》:“一缕云纤,三篙水浅,月向花梢斜挂。开了牵牛正新秋”……
凤仙花含有天然的红棕色素,可用来染指甲,因此又叫指甲花、女儿花。据说七夕用凤仙花捣碎染红指甲,可使手指灵活,当然也更美丽。从唐代李贺的“花房夜捣红守宫”就能看到宫廷女子染指的习俗。明代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载:“儿女乞巧于庭,捣凤仙花以染指甲,红如琥珀,累月不去。”可知,明清时的七夕,女子喜用风仙花染指甲,祈求手美、手巧,于是明清女词人将这一美好的习俗写进词中,如孙荪意的《夺锦标·染指甲》:“麂眼篱边,蛩声阶畔,又见凤仙开矣。寻遍露丛轻摘,碎捣金盆,染成霞腻。似唾绒点点,早一夜、春生纤指。惹檀郎、时泥人看,惊笑是弹红泪。七夕星期又是,乞巧筵前,女伴穿针偷比,更较量唇间脂晕,臂上砂痕,一般妍媚。怕猩红易褪,遮莫向、银塘频洗。试瑶琴、月底携来,弹作落花流水。”这首词生动描写了女子在七夕时捣花染指、争相比巧的过程,用凤仙花的艳丽衬托出女子娇艳的模样和七夕节热闹的场景。此外,龚静照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云掩桥梁,月沉河影,秋风吹送佳期。任捣花染指,戏捉蛛蜘。”这首词同样描绘了女子在七夕节捣凤仙花染指甲的旖旎画面。明清女词人在七夕词中多用凤仙花意象,为七夕佳节带来一抹艳丽别致的色彩。
四、“月”意象
月是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情诗中常常出现“月”意象:一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能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二因为月亮的皎洁无暇、亘古长存可以象征爱情的天长地久,寄托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晏几道《六幺令》:“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交代了恋人幽会的环境,以月渲染了隐秘、缱绻的氛围。纳兰容若《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用月的皎洁明亮表达对坚贞不渝爱情的企盼。苏轼词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是相隔千山万水的恋人唯一能见的景物,思妇、游子的满怀心思对月倾诉,可用月来寄托相思之情。
七夕在农历七月初七,一弯新月如眉,朦胧幽微的月光烘托出缠绵缱绻的氛围。牛郎织女月前相会,月是他们甜蜜欢愉的见证,也是他们离愁别绪的见证,词人将深情寄托于月轮。如“银汉光寒,露华风静,半钩新月微明”(蔡琬《满庭芳·七夕》),“银河浪静,彩桥风细。斜挂弯弯明月”(陈爱真《鹊桥仙·七夕寄外》),“凉风瑟瑟,罗云冉冉,又是纤纤明月”邓瑜《鹊桥仙·七夕词索和璞斋》,“帘卷西风月似钩。数声征雁度妆楼。身如弱柳岂禁愁”(何慧生《浣溪沙·七夕》),“银汉迢遥月半弯,虔陈瓜果任双鬟,鹊桥稳驾白云湾”(高佩华《浣溪沙·七夕》),“练拖秋水,帷钩新月。却认得重来路。柔情不断似前宵。相逢更觉相思苦”(纪松实《鹊桥仙·闰七夕》),“皓月初明,轻云试巧。双星偏向离人照”(蒋纫兰《踏莎行·七夕感怀》),“花底香初散,楼头月渐明。阿环痴绝誓,长生只有鹊桥”(陆凤池《南歌子·七夕》),“轻花拂露,长空挂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两相思,口能得、珮环声绕”(沈宜修 《鹊桥仙》),“亚字栏底斜月过,露华浓滴花枝亸。鹊桥度处轻云破,离别经年,泪洒珍珠颗”(钱启缯《一斛珠·七夕》)。
五、“萤”意象
萤自然发光、生命短暂又脆弱,很早就被古人注意到并写在文学作品中,萤意象的内涵也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中得以深化和拓展。萤出现在秋初时分,它们在初秋的暗夜缓缓飞过,此时天气渐凉,秋风乍起,更平添了人的几分愁绪,文人往往借萤的生存状态表现冷落孤独的感怀。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此处,作者把牛郎织女与“萤”联系了起来。沈宜修《蝶恋花·七夕》云:“乘兴花阴杯莫负,望里星飞,却是流萤错。遥忆难堪归厷路,明朝愁杀残机坐”;她的《鹊桥仙·七夕》云:“流萤度影,疏帘卷暮,银汉波横月小。鸾机停织晚妆新,看此候、吹箫人绕。湘裙带缓,雾鬟钗坠,总有离怀休告。人间怊怅负佳期,枉自断、乘槎去香。”在这两首词中,词人描绘七夕夜晚流萤纷飞,营造出清淡寥落的意境。“今宵乞巧中庭坐,画屏秋冷云深锁。小扇轻罗,点点飞萤火”(钱启缯《一斛珠·七夕》),词人七夕在中庭乞巧,秋凉渐起,见点点飞萤过。“双星拜后漏声静,筵前凉气侵衣,飞萤乍来忽去”(周翼杶《夜飞鹊·七夕里诸姊妹和茹馨姑母原韵》),七夕凉气侵衣,天气薄寒,飞萤来去。“几度流萤度小楼。回首乍惊秋。深院凉看女牛。乞巧穿针无意绪。添愁,倚遍栏杆不自由”(秦氏《南乡子·七夕》),七夕夜晚,凉秋已至,流萤翩翩起舞,愁绪绵绵。“参横斗转,双星如故。那有仙缘凭据。半边弦月已西沉,只剩个、流萤暗度”(陈芸《鹊桥仙·七夕》)。牛郎织女一夕相见,弦月已西沉,此夜将尽,分别在即,此时流萤飞过,说不尽的凄清落寞。沈彩《临江仙·七夕》有“消受三盅淡酒,難舒八斗才情。几回乞巧又心惊,凉风吹井树,落叶带流萤”。淡酒、凉风、落叶、流萤均是伤感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李清照的《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烛”意象
烛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物品,它在夜晚使用,象征时间的流逝,因而文人赋予“烛”以惜别、有情的涵义。杜牧《赠别·其二》写“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他把眼前的烛芯想象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用蜡烛烧尽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爱情的至死不渝。明清女词人的七夕词中也用到了“烛”意象:一方面因七夕的活动多在夜晚,烛是必不可少的照明用品,另一方面烛可表现缠绵的深情,如“无那情怀银烛底,有情明月玉阶前,思君今夕不成眠“(俞庆曾《浣溪沙·七夕寄抱珠》)”,“香消碧篆,烛沉红影,此夕深闺频祷”(张玉珍《鹊桥仙·七夕》)等。
七、“蛛”意象
七夕“喜蛛应巧”之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七夕“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明代女词人在七夕词中用“蛛”意象表现了“喜蛛应巧”的民俗,充满生活情致与女性特色,如“鸳机蛛盒巧安排”(陈芸《鹊桥仙·七夕》);“瓜果筵开,蜘蛛网织”(赵友兰《鹊桥仙·七夕》);“回首旧年情绪,今夕尽安排,花果蛛丝”(周翼杶《夜飞鹊·七夕里诸姊妹和茹馨姑母原韵》);“闲杀蛛丝金盒,双星一岁一相逢”(吴永和《鹊桥仙·七夕》)。
参考文献
[1]邓红梅.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饶宗颐等.全明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严迪昌.清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叶洪珍(1980-),女,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戴月琦(1994-),女,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助教。
项目来源: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社科重点项目“明代节日词研究”(2020sk1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9jcjys04)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