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毒豆芽?害人害己!

2021-06-28姜培珍

食品与生活 2021年6期
关键词:腺嘌呤乙酸钠苄基

姜培珍

豆芽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且食用量非常大的蔬菜之一,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视黄醇、膳食纤维等多种有益成分,营养价值全面,风味独特、口感脆嫩。然而,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让豆芽生长快、卖相好,竟在生产豆芽的过程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4-氯苯氧乙酸钠或6-苄基腺嘌呤,让自己身陷囹圄。近期,江西、广东等地就有相关新闻报道。

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催熟剂),主要用于防止落花落果、抑制豆类生根等。动物毒理学研究显示:4-氯苯氧乙酸钠为低毒、低等蓄积性药物,对小鼠肝脏和肾脏有毒性作用;6-苄基腺嘌呤毒性也是比较低的,但人体摄入过多会刺激皮肤黏膜,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中规定,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

近年來,监管部门对豆芽中检出4- 氯苯氧乙酸钠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加强了抽检监测力度和对不合格样品生产者的处罚力度,但是仍有一些不法生产商为了抑制豆芽生根,提高豆芽产量,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因此,除了从源头上加强监管,禁止使用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外,监管部门应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继续加大豆芽监管和抽检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对抽检不合格的生产者依法严厉处罚,责令其对产品进行下架或召回,避免不合格豆芽流入百姓餐桌。同时,应加强对生产者的培训,让生产者了解豆芽产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违法违规行为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对消费者来说,要了解毒豆芽的特点,学会识别毒豆芽,避免选购不安全的豆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识别

? 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细,芽脚不软、脆嫩、有光泽、白色,而激素催生的豆芽,芽茎粗壮,色泽灰白;

? 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而激素催生的豆芽根短、少根或无根;

? 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激素催生的豆芽,豆粒发蓝;

? 自然培育的豆芽,无水分冒出,而激素催生的豆芽会有水分冒出。

猜你喜欢

腺嘌呤乙酸钠苄基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腺嘌呤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解动力学特性
乙酸钠结构研究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脱去含氮芳香杂环中N-取代苄基的一种新方法
新型CCR5拮抗剂: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N-乙基吡啶甲酰胺的合成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
不同质量分数乙醇、乙酸钠溶液对双乙酸钠结晶过程影响
木醋液与6-苄基腺嘌呤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研究
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哌啶-4-基)-3-氯-N-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