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博物馆美术馆藏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21-06-28杨鉴
摘要:藏品是博物馆、美术馆的存在价值与立身之本,其所有工作都是建立在它们的藏品基础之上的各项活动。管好、利用好藏品是博物馆、美术馆基本的、核心的业务工作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形成了文化传承、传播的新技术和新趋势。本文通过比较传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异同,从藏品管理的内容、目的、发展变迁等视角,对当下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思考,为博物馆、美术馆今后探索实践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馆;藏品管理;信息化
一、总论
藏品是博物馆、美术馆的存在价值与立身之本,博物馆、美术馆的所有工作都是建立在藏品基础上的各项活动。博物馆、美术馆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能,就是发掘收集、保护研究和教育传播这些承载着人类对于自然及人类社会自身认识成果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
二、藏品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藏品是宇宙演化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自然和人文信息,这些信息正是藏品的价值体现和价值特征。管好、利用好藏品是博物馆、美术馆基本的、核心的业务工作之一。“管好”是指对藏品本体的安全保护;“利用好”是指通过研究,完整、科学地记录藏品所附带的各类信息。
藏品信息是反映藏品存在的方式和状态。我们所记录的内容主要分成两类:一是藏品的本体属性信息。这是藏品自身物质特征的表现,通过研究藏品的本体属性才能认识其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二是管理工作信息。这是指收藏单位在保管期间对藏品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等方面的历史记录,包括来源、编号、修复、研究、利用记录等形成的藏品档案。
三、藏品管理方式发展简述
藏品信息涵盖了与藏品相关的所有资料,是掌握藏品工作动态,并能为其他业务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原始依据。1906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率先创立了纸质卡片形式的藏品目录体系,为世界博物馆藏品管理奠定了基本模式。1905年,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对每件藏品“条举件系,立表编号”。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藏品登录和管理辦法:1978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公布《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1986年文化部发布《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2002年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4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实施了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建档备案项目。通过这些顶层举措和博物馆工作者的努力实践,我国文物事业得到了全面、健康、高速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前,藏品账目和管理记录都是通过传统的手工填写方式来完成的。按照国家博物馆藏品登录总账规范,除了填写总登记账,包括日期、登记号、分类号、名称、时代、数量、鉴定意见、铭记、题跋、流传经历等,同时也包括藏品的管理信息,如藏品的调用、研究、修复等记录信息。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多,需要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每件藏品都形成了大量的纸质档案,使得藏品的查阅、调用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少查、漏查等失误,同时也给纸质账目带来一定的损耗。到了一定的年限,又要对纸质账本进行维护或者重新誊抄,费时费力,且难免产生笔误,提升了藏品管理上的难度。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藏品管理理念,优化藏品管理模式,这是摆在广大藏品管理工作者面前最为重要的新课题。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计划,将馆内的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像等藏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后来加拿大的“遗产信息网络”、日本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等,都为全世界的博物馆藏品信息数字化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四、中国博物馆、美术馆藏品信息化管理发展简述
中国博物馆界、美术馆界对于数字化藏品的登记著录工作,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博物馆界、美术馆界开始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藏品的登记著录工作,对我国藏品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发展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但由于国有博物馆、美术馆数量多,各馆的规模、资源差别很大,情况复杂,所取得的成果不尽相同。目前,从发展的形势来看,形成了“国家馆快于地方馆、历史馆早于艺术馆、省级馆好于市县级馆”的情况,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率先建立了计算机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为我国博物馆藏品的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标杆。中国美术馆也带领一批国家重点美术馆研究并出台了一套适用于艺术类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登记著录规范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标准》,由藏品登记著录规范,藏品分类、定名、计件规范,藏品编码规范和藏品影像信息采集规范4个部分组成,分别对藏品的登记著录规则,藏品分类、定名、计件方法,藏品编码的原则、结构,以及藏品影像信息采集的方式和技术要求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艺术类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标准和方向。
通过把纸质文件上的记录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电子数据,这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为以后真正进化到信息化管理模式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五、藏品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比较及特点
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对象都是经过行业专家鉴定而被国家收藏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藏品。尽管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对象、内容和目的相同,但毕竟不处于同一时代,信息化管理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传统管理模式的进化,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介质不同
传统的藏品管理方式基本是通过手工完成的。从藏品进入博物馆的那一刻开始,它所有的活动都是通过无数道手续形成的纸质痕迹记录。传统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记录、抄写、查阅、核对这些纸质档案,如前文所述,在这个过程当中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并且失误风险较大。
信息化管理就是将藏品信息数字化,它有着传统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
1.本体属性信息数字化
首先是将以前手工账目的信息以及传统图像(含照片、反转片、拓片、手绘图等)转为数字信息,导入到藏品管理软件;对以后新增的藏品直接在软件中录入。这些数字化的藏品信息是藏品管理工作和发挥藏品知识传播的基础。
2.管理工作信息化
各使用单位在开发相关软件时,能够根据各馆藏品管理工作的需求实际情况设置功能,一般分为这几大类:征集管理、查询统计、调用管理、库房管理、展览策划、公教宣传等。
信息化管理工作方式特点是:
1.提高审批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把之前需要手工完成的相关步骤,如征集审批、调用审批、藏品交接等工作都整合在软件中,实现在线实施。例如作为项目申请人在线上提出申请后,可进行流程跟踪,主管及分管领导在PC端或移动端进行审批,使空间不再成为时间的主要障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档案同步化
传统管理方式在对藏品的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纸质记录,而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中,档案是随着进程自动保存在系统数据库里的,并可将一些必要的纸质档案通过扫描等方式同步储存在系统中。待一个项目或者事件结束后,档案的收集保存工作也同时完成,避免了工作人员因项目时间过久、档案相对分散而造成流失的风险。同时,大量减少纸张的使用,也是绿色时代的趋势。
3.公开便捷
在信息化系统中,每一位业务人员都可以快速查询到所需的藏品信息,能够通过藏品登记号、名称、类别、时代等查询条件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為各自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和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提供便利。
同时,领导层可通过系统对馆藏品资源进行宏观的管理和研究,使用查询和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了解馆藏品的总量、分布、优势、层次等特点,为事业发展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二)应用范围不同
传统藏品管理模式中,对藏品信息的保存、利用都有着不少的局限性。藏品信息大都只能为博物馆、美术馆内部的研究人员所服务,且因查阅、调用流程的繁琐不便,极大地影响了藏品的研究和利用工作,博物馆、美术馆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随着现代藏品信息管理数字化趋势的加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开始投入相当的力量进行开发应用,藏品信息的管理、传播和利用工作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这使得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信息得以向公众大规模、高质量地展示变成现实。“开门办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等新理念、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最好体现。
在信息时代,普通民众可以在各博物馆、美术馆的官网或者馆内的终端设备进入虚拟展厅,查询、了解每一件馆藏品的信息,增长知识。
此外,由于数字信息的可重复性和可编辑性,使得策划者能充分发挥想象,不仅可以把实物通过光影艺术手段等传统方法展示,更可把文字资料和声音、图像、视频结合起来,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示藏品的特点、特征和特性,以及藏品背后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有效地保护藏品
藏品管理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藏品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藏品的物理寿命。但这也只是暂缓消亡的速度而已,因为自然及人为等不可抗因素,藏品的物质形态终有一天会消亡。现在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藏品通过高精度的二维或三维扫描,使实物实现数字化。这些数字化的信息便于储存、复制和共享,且理论上可以永久保存。这些特征正好弥补了物质形态的缺陷,可替代大部分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传播的需求,大大减少利用藏品本体的频率,减少在利用藏品时给藏品带来损坏的风险,从而尽可能延长藏品的物质存在期限,是藏品生命在虚拟数字世界中的克隆和延续。
(四)构建大数据平台
由于藏品实体的数字化,使记载藏品价值内涵的信息可以脱离实体,单独应用,充分发挥其无限复制、重复使用的特性,通过网络技术搭建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成为可能。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纸质的藏品信息资源只能被局限在每个收藏单位的研究和保管人员中,馆际之间学术研究交流受到传播手段和途径等多方面的限制,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在信息时代,利用网络技术大发展的红利,各个博物馆、美术馆之间在安全的前提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藏品资源联网共享,充分将藏品资源应用范围最大化、价值最大化,是“互联网+”的具体应用。笔者所在的浙江美术馆近年来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建成了“全省美术藏品信息资源平台”。其主要优势是在共享平台系统中,每一个加入单位都对平台开放馆藏品的基本信息(不含涉密信息),如名称、作者、尺寸、年代和缩略图等,所有参与单位组成藏品资源大网络、大数据库。文化管理部门通过该平台对所管理区域内的藏品资源情况进行总体把握和宏观管理,全面了解管理区域内藏品资源的总量、分布、优势、层次等特点,为文化事业发展的研究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另外就是进一步加强了各个博物馆、美术馆(包括国有和非国有)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各自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和文创产业发展合作等工作提供便利。
六、思考与启示
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了二十余年,在此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博物馆、美术馆藏品调查、普查对藏品资源信息建设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2001年,国家开展针对馆藏珍贵文物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立国家、省、博物馆三级文物登录信息存储体系;2012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3年,文化部决定于2013年至2016年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两个普查项目都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藏品登记著录提供技术支持。在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558家博物馆通过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系统在线报送藏品总数1462181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32562件(套);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信息系统已在线接收335家参普美术馆上报的馆藏美术作品数据112814条,另有适用其他类型标准登录的非美术作品藏品数据6959条,入库数据总计119773条(实际藏品数量210650件),图片210650幅,数据总量1.8T。
同时也应该看到,藏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对于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和美术馆而言,作为藏品信息化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如何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藏品信息,如何使藏品信息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善、人员更加专业,特别是对我国藏品数字化建设和应用的定位和方向都需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对于中小型单位而言,当前最现实的工作是要克服观念相对落后、资金资源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不利因素,迎难而上,找到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先集中力量完成藏品的信息采集工作,将藏品信息资源数字化,这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是数字博物馆、智慧美术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待条件成熟时,才能够快速跟上信息化管理潮流的步伐。
(作者简介:杨鉴,男,汉族,籍贯:浙江省绍兴市,工作单位:浙江美术馆,职称:美术馆员,研究方向:藏品保管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冀瑞.《藏品账目的传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异同之比较》[J].文教资料.2015(26)
2.付瀛莹.《美术馆藏品管理现状与普查对策》[J].中国博馆.2014(2)
3.覃京侠.《数字时代的美术馆藏品管理》[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01)
4.王晓颖.《浅议博物馆藏品信息的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J].才智.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