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的艺术美感特质

2021-06-28雷国强杨盛侃

东方收藏 2021年5期
关键词:香炉龙泉青瓷

雷国强 杨盛侃

从艺术与工艺角度考察南宋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的艺术风格,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在造型艺术上具备精致端巧、简练大方的特点;在釉色呈现上具备厚如凝脂、青比美玉的特点;在装饰艺术上具有摒弃繁缛、精致明朗的特点;在制作工艺上具备精耕细作、不惜工本的特点。

关于艺术品的鉴赏与研究,黑格尔这样说:“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因此,艺术方面的博学所需的不仅是渊博的历史知识,而且是很专门的知识,因为艺术品的个性是与特殊情况联系着的,要有专门知识才能了解它、阐明它。”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我们在鉴赏一件古代陶瓷作品时,如果仅仅局限于它的造型、胎质、釉色、纹饰的分析以及制作年代的考定、经济价值的评估,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放在与其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坐标体系中去解读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去品鉴其所代表的时代审美旨趣,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时代社会精神风貌乃至世风人情。即在艺术品鉴与审美鉴赏方面,还要我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南宋时期龙泉青瓷香炉有着什么样的艺术审美特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关于器物制作的哲学指导理念层面上,一直遵循着“道器”的传统概念与准则。何为“道”与“器”?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宇宙间自然万物的生命运动存在着两种情势,一是无形的气场运动,即为“道”;二是有形的形象变化,即为“器”。《易经·系辞》对此归纳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的《道德经》亦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谓先有道后有术,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生命之源。在中华古代文化传统的发展中,人们的行为处世以及造物作具,均遵循着“道”与“器”相统一的传统。

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发展源头上来看,中国陶瓷艺术一开始就遵从和倡导“道”与“器”并重的传统观念。所谓“道”就是理,即理念与思想;而“器”则指尚用,即为用具、形状。作为形而上之“道”和作为形而下之“器”,都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所以每个时代的陶瓷作品都有其鲜明的时代风格特征。正是基于这一客观事实和规律,南宋龙泉青瓷香炉从设计到制作成形、修坯上釉,再到遴选出售的整个过程,虽然由许多人根据不同的分工来完成,但他们都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思想观念——“道”的影响与约束,因此他们能够统一行动,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共同的时代精神、文化基因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用他们特有的心智与行为模式来完美复制和投射到他们所创造的作品——青瓷香炉之上。所以,今天我们通过这些产自七八百年前的青瓷香炉,依然能够看到南宋时期人们的思想品格、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态度乃至风俗习惯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这也正是我们以南宋龙泉青瓷香炉为研究对象,能够结合南宋社会的历史文化特点与艺术审美情趣,对其艺术美感特质展开讨论与分析的前提与基础。

与此同时,龙泉窑工匠在制作青瓷时遵循“道”与“器”的傳统,也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我们可以从南宋龙泉青瓷香炉的内在精神气质——“道”的层面,与其外在的造型、釉质、装饰——“器”的层面入手讨论、分析、品鉴、归纳南宋龙泉青瓷香炉的艺术美感特质。

“中和敦厚”之美

南宋是我国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五大名窑汝、哥、官、钧、定及南北众多窑口均生产了大批量的各式香炉。特别是处于南宋巅峰时期龙泉窑所生产的青瓷香炉,可谓南宋香炉生产与制作工艺成就的集大成者。我们从比较南宋时期众多窑口生产的各式香炉的艺术风格与产品质量入手,可以从中品味和总结出南宋龙泉窑青瓷香炉在艺术风格和精神气质风貌上具有“中和敦厚”的艺术美感特质。

“中和”出自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敦厚”出自《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中和敦厚”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为儒家倡导的一种中庸处世之道。

南宋龙泉窑香炉的基本造型主要以仿商、周青铜器为主,所以其形制经典、简练与端庄,但不失古雅,再加上冷峻、美如碧玉的釉色,使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中和敦厚”之道,成为宋代读书之人的最爱。

“孤寂空灵”之美

中国古代读书之人,无论是信佛,还是崇道,或是尊孔,在艺术与生活品位追求之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交集之点,那就是他们都标榜追求清高、脱俗、质朴、纯真为理想的生活境界。如《庄子·天道》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崇佛的司空图亦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诗句来礼赞“孤寂空灵”的意象之境。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共同崇尚于“静”,来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旷达。儒家哲学理念之中的“静”是一种“中和”的“温静”,道家思想之中的“静”是一种“天道无为”的“虚静”,而佛家所追求的“静”是一种“空寂”的“寂静”境界。儒、释、道三家的温静、寂静、虚静的思想观念,在南宋龙泉青瓷香炉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形成了它“孤寂空灵”的美感特质,有别于唐三彩的华丽、吉州窑印花的多姿以及钧瓷灿如烟霞的富贵等。

正因为南宋龙泉青瓷香炉有这样一种“孤寂空灵”的艺术美感特质,所以当你静静地注视它时,你就能感觉到它的冷峻孤寂与空灵的美是扑面而来的。这种带有佛像庄严般的空寂慈悲之美,有着大气场,能够使你对它产生发自内心的敬畏。

“质朴天然”之美

南宋龙泉青瓷之一种——哥窑香炉质朴天然的冰裂开片纹,是其艺术美感的又一特质。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是由瓷器内部应力作用造成的,当釉面的伸缩程度超出它的弹性区间时,就会出现釉层断裂和位移现象而产生裂痕。两宋时期,南北诸多名窑中都有追求开片的风尚,其中,龙泉哥窑青瓷和南宋官窑青瓷可以称为当时取得最高艺术成就的典范。龙泉哥窑的开片根据不同的形式大小,称作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百圾碎和鱼子纹。

龙泉南宋哥窑青瓷香炉的开片纹理自然如花,开片纵横有致,釉质不透明,古朴天然、天趣自成,非人工所能为,是瓷中之珍品。关于瓷器的开片,民国时期著名的古玩鉴赏家赵汝珍在《瓷器述要》一书中这样介绍道:“开片,有自然与人工两种。自然开片系历经年久而渐渐内裂成为片纹者;人为者,系配合药料烧成之者,肇始于宋之哥窑,其后递仿之。开片仿哥之粗糙者,谓之冰纹;开大片而瓷色发红者,谓之格瓷。器小而开大片,或器大而开小片者,皆足贵也。晚清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龙泉哥窑质朴天然的自然开片,是中国古代人工制作创造的瓷面自然装饰纹理的典范,它是古代窑工用瓷土与烈火以及智慧所创造的古代装饰美学经典范式之一。

南宋龙泉哥窑青瓷香炉的开片在斑驳中体现出质朴自然天成的古雅之趣,寄托着东方艺术之美的特殊情愫,在宁静之中显露出天机流动的禅意,在自然古淡之境中呈现出天真之雅趣。

“比德尚玉”之美

南宋龙泉青瓷香炉的釉质已达到“厚如凝脂,美比青玉”的效果,所以“比德尚玉”是其又一艺术美感特质。关于其釉质的艺术特色和烧成工艺,在前一节讨论南宋龙泉青瓷香炉艺术风格及其成就时已有详尽的讨论,这里着重分析其“比德尚玉”的社会文化学的审美含义。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社会美德和个人品行的最高象征。我国早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尚书》和《周礼》中多处可见“玉礼”的思想。《周礼》详尽规范了“玉礼”的制度和使用的准则与要求,玉成为国家的礼器和王权的等级象征。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概括总结了玉的“十一德”,即“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长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道也。”继孔子后,荀子关于玉亦有“七德”之说,管子亦有“九德”之说,许慎亦有“五德”之说。综上所述,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龙泉青瓷香炉追求“青比美玉,厚如凝脂”的美玉釉质效果,就是为了实现以器传道,能够达到与儒家思想完美结合的目的,从而也构成了其艺术美感特质之中彰显儒家“比德尚玉”思想光辉亮点。

“简约素雅”之美

世界著名的中国艺术研究鉴赏家、英国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迈克尔·苏立文教授在其《中国艺术史》一书中,针对宋代龙泉青瓷香炉这样评述道:“龙泉窑中每种瓷器都堪称精品。有的完全是瓷器形态,但有的应当是模仿古朴的铜器形态,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焚香用的三足或四足炉,这是中国宫廷艺术中开始出现的复古主义潮流的代表,对中国艺术兴趣的品位培養具有日渐强大的影响。”宋瓷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它的美体现在简约与高雅的完美结合之上。宋代的瓷匠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压之下,从商周古典青铜艺术和隋唐时期的金银器制造工艺之上汲取丰富的艺术滋养,在瓷器的造型和釉质上下功夫,创造性地用泥土和烈火烧造出了既包含人类七情六欲又反映出儒家思想之“温静”、佛家思想之“寂静”、道家思想之“虚静”的青瓷艺术样式。这一时期青瓷艺术共同的时代风格特色,就是简约、素雅和内敛平静的品格。

南宋龙泉青瓷香炉作为这一时期中国青瓷艺术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器型之一,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时期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和艺术审美追求旨趣。

其一,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艺术审美旨趣已进入以关注人的内心自省为主、特别注重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追求与表达的阶段。就南宋时期的艺术形式而言,如以表达爱情和反映个人心绪情怀的宋词与反映人们心灵、向往自然山林的青绿山水画已成为主流和最受欢迎的艺术样式,就是这种文艺思潮的具体反映。具有简约素雅和内敛平静艺术风格特征的龙泉青瓷,自然十分适合这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艺术审美旨趣的要求,成为当时文人和士大夫贵族日常生活的首选。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消费市场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南宋龙泉青瓷窑业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品质的提高。

其二,在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之上,宋人特别强调和重视对艺术作品的韵味、意境和情趣的追求,这一变化我们可以从南宋艺术批评家、诗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在其艺术审美理论体系中,严羽十分强调和重视作品的韵味、意境与情趣这几个中心概念。在艺术审美标准中,他又提出了空灵、含蓄和平淡、自然的美学标准。这些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艺术审美旨趣,反映在南宋龙泉青瓷艺术上,就是强调和突出了青瓷作品以追求简约、细腻、完美、经典的器型和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美如青玉的釉质为最高标准和境界要求。

黑格尔在关于艺术分类介绍时曾对“何为美”有过这样的评述:“这个世界的内容就是美的东西,而真正的美的东西,就是具有具体形象的心灵性的东西,就是理想,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绝对心灵,也就是真实本身。”是的,南宋龙泉青瓷香炉之美,是其自身属性的客观存在。我们对于其艺术美感特质的讨论正是植根于产生这一艺术作品的时代传统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为背景的主观感受与解读。南宋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美感特质是多元的,也不是绝对的。这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言:“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和一件大自然的造物一样,对于我们的理智将永远是无可穷尽的,人们可以关照它、感觉到它,它感动我们,但人们却不能完全领会它,无论是它的本质还是优良品格,都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和形容。”

猜你喜欢

香炉龙泉青瓷
程家玉
龙泉青瓷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龙泉青瓷笛
报错恩
三个香炉
幸福龙泉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