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2021-06-28杨伯兵

文理导航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初中教育

杨伯兵

【摘 要】在初中教育之中,信息技术一直是一门内容极为抽象的课程。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知识讲解,实际效果自然很难令人满意。因此,教师就可以尝试将学科思想作为主线,促使学生自主进行问题分析,并通过自身知识进行问题处理。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进而为其发展带来帮助。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信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于以学科思维为主线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学科思想;初中教育;信息技术教学

对于初中信息教学而言,教师理应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将学科思想作为核心,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成问题处理。如此一来,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懂得进行知识应用。

一、初中信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水平差异过大

由于各个家庭的生活条件有所区别,一些学生提前就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而部分学生则没有,从而使得彼此之间的基础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

(二)学习动机不明

当前很多家长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其在初中教育中属于副科,学生们仅仅只要学好主科即可。因此,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对信息技术缺乏重视,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知道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意义所在。如此一来,自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下滑。

(三)学习心态过于被动

很多初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对于教师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引导,学生看似在进行信息内容的学习,但却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网络游戏方面,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以学科思维为主线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

(一)问题收集

对学科思想来说,本身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让其从信息技术思维入手,逐步完成问题处理的高级工具。其根据便是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问题本身来源实践本身。因此,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首要工作便是对教学问题展开收集,并对其合理分类。在不同的章节之中,尽管看似问题很多,但实际上却非常相似,可以划分为同一类问题。如此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思路整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二)问题探究

在初中信息教材之中,四个模块均涉及与之存在联系的知识点。具体来说,其一是信息获取,依靠搜索引擎查询关键词,能够获得相关地址链接;其二是信息管理,通过对桌面的图标进行整理,全部都来自相同的存储路径;其三是信息加工,文字处理、演示文稿中的书签和超链接。依靠引用的方式,对目录和题注全面更新,从而打造全新的文稿索引结构。其四是信息发布,在网页制作过程中,将图片、动画和视频插入进来,发现全部引用了相同的地址。通过将这些内容记录在内容表格之中,发现涉及范围非常广,特别是信息加工,几乎所有内容都与其存在联系。由此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内容都涉及到了“引用”。但由于教材内容有限,学生们并未把握其中的联系,而教师也没有从整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从学科思想部分入手,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把握“引用”的意义所在,具体在怎样的场合之中进行应用,如何进行问题处理,从而能够加深理解效果,进而使其信息素养有所提高。

(三)抽取核心要义

在完成和“引用”有关的知识内容获取之后,教师便需要对教学活动展开有效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的每个阶段都能对学科思想再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效果。在这一阶段之中,具体讲解内容、讲解方法和讲解程度,都要提前预设。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基本概念、应用意义、应用需求以及应用方法,每一项都要逐一进行探究。

其一,针对基本概念进行探究。所谓“引用”,主要是指依靠信息技术中的存储,对其他事物展开表达和应用,以此处理一些相对较为复杂、表达难度较高以及需要复用的需求。在现实之中,最为常见的引用方法便是地址管理和使用。

其二,针对应用意义进行探究。首先是操作性很高,能够有效提升打开效率。早期人们在进行内容查找的时候,即便提前完成了分类,仍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计算机硬盘之中,存有的文件很多,通过使用“引用”的方式,能够快速完成文件的查找。其次是极为灵活,计算机除了能将数据内容电子化之外,通过深入研究可知,一些大型软件能够为协同工作提供良好条件,只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目标有所忽视。而在对文稿讲解的时候,从前期的素材收集、编辑工作,再到后期的测试和发布,信息化的效率具体体现在哪一方面?在演示文稿之中,通過模板、文档处理以及题注的“引用”,能够有效完成问题回答。正是通过这种引用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使用模式变得更具灵活性,而且基于其本身的时间因素,还能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内容修正。再者是存储优化,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效率。在进行网页制作的时候,引用和效率问题十分常见,通过应用之后,能够有效提升研读效率。一方面在浏览网页过程中,由于文字和图片的加载模式有着显著差异,因此便可以对文字进行读取,之后再逐步对后续的图片进行加载,以此就能提升阅读效率。另一方面,无论是依靠搜索引擎进行信息获取还是自主进行网页搜索,经常会应用到超链接技术,其同样属于引用的一种。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内容,全部都是通过引用的形式进行呈现,以此对各类不同内容进行筛选,确保读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

其三,针对应用需求进行探究。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自主思考,具体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引用”的方式完成问题处理。诸如自己需要对某些特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快速调用的时候;需要对相关位置内的不同数据进行复用;需降低运行资源的使用。

其四,针对应用方法进行探究,促使学生把握“引用”的应用场景。具体包括引用者的表达形式以及存储位置;对引用者自身的位置进行明确或者对内容进行明确;对引用和被引用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明确,并对于不同的引用规则予以把握。

(四)学科思想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第一次接触到学科思想案例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最终结果必定具有较强的概念化特点。但是,这种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并不受用。如果教师仅仅只是进行内容讲解,自然很难实现思想建构的效果。因此,教师理应将学科思想当作一种暗线,将其隐藏在教学活动之中。之后再通过设问的方式,促使学生们认真思考,自主理解。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科思想作为主线,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逐步完成内容记忆。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必然会得到全面提高,为其自身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忠彬.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009(003):122-123.

[2]李智娟.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读写算,2018,000(007):248.

[3]周丽华.以学科思想为主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初中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