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机课堂 增速成“长”

2021-06-28吴昌勇

文理导航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吴昌勇

【摘 要】生长型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启发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本文围绕生长型课堂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展开分析,从四个路径来探究如何构建高效生物课堂,旨在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生长型课堂;高中生物;生物素养

生长型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启发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生物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些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实现生物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生长型课堂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中有着重要可行性价值。

一、指向学生主体,创设生动导入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学生为对象,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促进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开始,是引线,是第一印象,它关乎一节课成功与否。教师以学生主体的需求为导向,以“生动”为基调,去巧设导入环节,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如从内容创意角度出发的建立生活链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领悟将要开展的课堂,设置问题导入,让学生在问题的激发下开启生物新课学习热情;再如从教学手段角度出发的多媒体引入,为学生创设视听一体的课堂导入体验。总之在创设生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主体原则,重视启发性教学,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热情。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增殖》时,为了建立学生对细胞的直观印象,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自信心,激活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欲望,教师就可以援引生活中的动物信息来做课堂导入。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头大象和一只兔子”,并设问: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很多学生原本以为教师会播放深奥难懂的细胞图片,结果突如其来的萌图与大象的卡通图象让他们倍感诧异。于是众说纷纭,如它们体积不一样大、它们属于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器官构成不同……其次,教师再作进一步的导入:它们的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是不是也同他们的个头体积一样差距很大?这一问题的难度显然增加很多,而且已经触及到了今天要学的章节内容。学生的答案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教师顺势就可以将本节课程要讲的内容导入进来。纵观这样一个课前导入,教师始终围绕学生主体来展开,并且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断指引学生向本节课的主题去思考和探究,由此所起到的理想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引入多元教法,渗透生物素养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指向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有重要启发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在创设高效的生长型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高中生物学科契合度比较高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启发法、实验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师需要结合生物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需求、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等来灵活确定教学方法,以有效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启发法和课堂讨论法来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高效课堂打造。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教材P42-43和P47-49的内容,并尝试解答如下问题:一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每个基本单位的构成是?DNA的每一条链是如何构成的?这一操作主要是以问题为启发引领,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教材来探索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构建课堂讨论主题——解说DNA分子的结构。对班级学生划分讨论小组,指导每组学生对DNA分子结构进行总结和概括。之后邀请每组学生选一个代表来为大家解说DNA的分子结构。通过这样一个探讨、解说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对DNA的相关知识认识更深刻。

三、深化师生互动,打造生动氛围

师生沟通与互动是生长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效率保障的灵魂与基石。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晦涩难懂的理论被转化为易懂易吸收的知识,冰冷的概念原理得以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也将进一步深入和提升。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师生互动与沟通。在开展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设定明确的互动目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或者教师的“答”与学生的“问”都是在特定的目标引领下而开展的。这样的互动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教师就可充分运用“互动”来创设生动课堂氛围。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雪山环境和炼钢炉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在雪山环境和缸炉环境中,人体的温度是否有变化?学生回答是“没有变化”。教师反问:为什么人体的温度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呢?紧接著课堂进入到章节的主体内容学习。在学习完细胞外液的成分之后,学生开始围绕P4的资料进行探讨,他们七嘴八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答案,有的学生甚至争的不可开交。趁势,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建立互动——大家的答案十分丰富,而且听着都有道理,我来为大家做一个圆满的总结和裁定怎么样?台下学生顿时停下争辩,欢呼着等教师的总结与裁定。通过类似这样的互动,课堂的活力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持。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要做好细节的把控,比如教师的语气、口吻、表情,学生的参与情态、注意力集中情况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控制,以时刻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动态学习评价,深化理性思维

教学相长是生长型课堂倡导的一种师生关系发展状态。而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学习评价。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通过教学,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精进。因此在组织开展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动态性的学习评价。通过动态学习评价去不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学生知识掌握的欠缺,深化学生和教师对生物学科的理性思维认知,最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动态学习评价还需关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要将教师和学生都引入到评价中来,要兼顾学生个性化的能力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评价效果。

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中,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引入进来,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融合到题目之中,对学生展开检测。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来测评学生是否完成本节内容。问题可以有主观题也可以有客观题。如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简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并运用兴奋传导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主观题的解答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直接评价,学生们也可以两两一组进行互评。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来给出不同的动态评价。比如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要更加深刻和严谨一些,指出其中的不足,促进他们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建立他们的信心。

综上所述,生长型课堂是建立在学生素质发展、教师教学技能增长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是契合高中生物学科特点、顺应新课改要求的重要内涵。正因如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生物学科教学特点,将生长型课堂的内涵融入其中,通过指向学生主体以创设生动导入,引入多元教法以渗透生物素养,深化师生互动以打造生动氛围,动态学习评价以深化理性思维,最终打造高效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彩霞.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24):130.

[2]刘英兰.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J].新课程,2020(33):149.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初探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