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8吴用

文理导航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应用

吴用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在初中这个阶段,物理这门课程相较于其他的课程而言的话,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门在初二才设置的课程,物理的重要程度,却不比其他的课程低,因为初中物理起到的作用,是更好地向高中物理进行过渡。教师在教学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运用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关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应用

在学生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时候,难免会具备一定的好奇心,有的学生,还会对物理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初中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乐趣,让他们逐渐减轻对物理的抵触。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一、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生活素材的话,可以将物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拉近,这样的话,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知程度,也就会越高。为了达到理想的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到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样的话,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简化

初中这个阶段物理知识,大多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十分枯燥。针对这种情况的话,教师就可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寻找一些物理知识的原型,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更加亲切,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生活素材的话,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一定的简化,这样的话,学生在进行理解的时候,也能更加轻松,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也能更为透彻。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一)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带到课堂中

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上来,教师可以把一些比较常见的物品,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到“声现象”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根绳子,还有两个一次性的纸杯,把两个纸杯的底部都打上一个孔,然后将绳子穿过去系紧,这样的话,将绳子拉直,纸杯两边的人就可以完成沟通了,这就是传声筒,也是俗称的“土电话”的制作过程。通过制作传声筒,也可以证明声音是通过介质进行传播的。另外,学到真空状态下,不可以传播声音的时候,因为玻璃罩中的空气,很难被抽干净,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暖水瓶,然后将平时播放音乐的MP3调到播放音乐的模式,然后再把MP3放到暖水瓶中,这时候将暖水瓶的瓶塞塞上,音乐就会消失。利用这种方法的话,不仅可以解决制造真空困难的问题,还把物理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了紧密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亲切感。

(二)用常见的食物讲解物理现象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效率。只有对物理问题感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去学。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的时候,为了有效地证明大氣压强的存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水煮蛋,还有一个打火机,以及一个细口瓶和两张纸。这个实验的步骤也比较简单,首先将纸撕成长条状,再用打火机把纸点燃,然后扔进细口瓶中,等火熄灭了,就将剥皮的鸡蛋放到瓶口,接着就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现象,鸡蛋被瓶子逐渐吸了进去。学生在看到这个实验过后,都会觉得十分惊奇,其实这个物理现象也很好解释,由于纸片在瓶子中燃烧,瓶子里的温度就会升高,在火熄灭过后,瓶子里的温度就会降低,这时候,瓶子外面的气压比瓶子内部的气压大,因此,鸡蛋就会被挤到瓶子里去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大气压强的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在学习物理的沉浮条件的时候,也可以用鸡蛋做实验,首先,准备一盆浓盐水,再把鸡蛋放进去,然后不断地往盆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稀释浓盐水,这时候,鸡蛋的排开水的体积也在不断加大,而且,鸡蛋由漂浮的状态,逐渐开始往下降最后鸡蛋沉入了盆底。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充分说明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重力以及浮力等都是有关的。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食物,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的话,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实验,学到一定的物理知识。

(三)通过物理实验演示生活中的一些情境

传统的物理教学,教师就是讲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物理实验的话,都会提前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所以教学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所以,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在课堂上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关的物理实验,将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进行演示,这样的话,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明白这些情境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汽化还有液化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提前把实验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好,这些物品包括酒精灯,还有烧杯以及玻璃板、支架等。首先,需要把烧杯放到支架上面,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再利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再将玻璃板放到烧杯的上面,让酒精灯加热烧杯,没过多久,就会发现烧杯中的水在不断地沸腾,玻璃板上面,也出现了很多的小水珠,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液化的概念。另外,在水沸腾过后没多久,通过观察烧杯上的刻度,可以明显地发现烧杯中的水量,比刚开始少了,其实这是因为水通过加热,然后沸腾的话,水就会从外界吸热,水的内部还有表面,都会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水中那些动能较大的水分子,就会挣脱其它分子引力的束缚,然后飞出水面,变成了气分子,这样的话,水分子就会逐渐变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烧水就会见到这种现象,通过在课堂上,演示生活中的情境,学生不仅学到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也能进行深入的理解。

三、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应用生活素材,可以将学生还有物理知识的距离,进行缩短,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另外,在课堂上,使用一些生活素材,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熊康.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2]宿建浦.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09):150+152.

[3]王全福.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考试周刊,2018,(16):156.

[4]张良峰.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8):194+196.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初中物理应用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