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2021-06-28张晓祺严德勇张磊峰严珊孙利波樊宪雷

党员生活·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陈嘉庚斯诺延安

张晓祺 严德勇 张磊峰 严珊 孙利波 樊宪雷

延安,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古城,在中国饱经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走到了历史前台,成为举国瞩目的中心。

中国共产党的到来,使延安这座小城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在这新的社会风尚中,中国共产党也掌握了“制胜密码”。

作家王巨才在散文《回望延安》中深情写道:“那是一个奋发的时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年代……”

贫瘠的黄土高坡,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延安作风”宛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和革命志士。

延安,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

什么是延安作风?

毛泽东曾有过生动的解释。1939年秋的一天,毛泽东应邀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马列学院特意安排教育处长、教育干事、宣传干事和校务处长四人前往杨家岭迎接。

在延河一座桥上,四人迎面遇上了毛泽东,得知四人的来意后,毛泽东摇摇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说话之间,毛泽东又用眼睛盯着他们四个人,哈哈大笑说:“四个人,轿子呢?你们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毛泽东的风趣幽默,把大家都逗乐了。

毛泽东接着说:“那才不像话嘛,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既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

“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

为了造就延安作风,我们党花费了大量精力,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上,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经济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强调自力更生,积极发展生产;政治上,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民主政府,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上,倡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等等。相对于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更为不易的是人思想上的转变。

为了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毛泽东首先从党风建设入手,尤为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他要求那些“沾染了官僚主义灰尘”的人,要“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1945年4月20日,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他在谈到密切联系群众时,说:“党校去年有人说我是官僚主义,这也使我下决心到党校去多接近一些人。”后来,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特别指出:“要把自己领导工作的缺点向人家公开,让大家来参观,看我这个旅有没有马屎、驢屎、有害的微生物,如果有,就来打扫一下,洗干净,扫除官僚主义。”

“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曾说过“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们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刘少奇也曾强调“扩大党内民主的中心一环,在于启发党员和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当年的干部审查运动中,毛泽东及时发现运动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对审干工作中扩大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多次开展自我批评。他在大会上说:“整个延安犯了许多错误。谁负责?我负责。我是负责人嘛!”“今天,我就是特意来向大家检讨错误的,向大家赔个不是,向大家赔个礼。”

在延安窑洞,周恩来主动检讨自己迷信王明“国际路线”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错误,用3个月时间专门读书,总结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在苏北山区,陈毅步行30多公里山路,向开明地主施文舫道歉,检讨自己面对批评时态度比较生硬的问题,并留下了“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的佳句……

千里迢迢来到陕北的美国记者斯诺在红军营地发现:“最使人感兴趣的是红军办的墙报,里面有黑栏(批评栏)和红栏(表扬栏),在红栏中,人们称赞个人或集体的勇敢、无私、勤劳和其他美;在黑栏中,同志间互相批评,并指名道姓地批评他们的军官。”朱德告诉斯诺:“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

“胜利将最终属于共产党”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墙上,悬挂着当年人们争相传颂的《延安的“十个没有”》。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的讲演中颇为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1937年1月13日进入延安城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却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建成“十个没有”。

曾有一组人们耳熟能详的镜头:毛泽东身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在土炕草席上,彭德怀穿着降落伞改做的背心,林伯渠耳朵上架着用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到重庆和延安等地慰劳抗战军民。在重庆,蒋介石用价值800美元的山珍海味招待他;而在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蔬菜请他吃饭,共花费2毛钱。对比重庆和延安的精神面貌,陈嘉庚不禁感叹:“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无论是跨越国界前来探秘的外国记者、穿越火线涌向根据地的青年学生,还是前来寻找救亡图存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和斯诺、陈嘉庚一样,一到延安就作出判断:“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胜利将最终属于共产党”……

猜你喜欢

陈嘉庚斯诺延安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延安的故事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爱国华侨陈嘉庚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