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末到仲秋的用饵指南

2021-06-28博春

垂钓 2021年6期
关键词:河虾田螺草鱼

博春

从温度角度讲,钓鱼都是从低温季开始,到低温季结束,整个钓鱼季温差可达30多度。温度的变化自然会影响饵料的使用,因此,不同的温度或季节就该使用相应的不同的饵。

初春,水面刚开始融化,虽然在气象意义上仍属于冬天,但对钓鱼人来说,这就是春天。若在十几年前,初春是很难钓鱼的,那时除了面饵根本搞不到蚯蚓,更别说红虫了,就算有红虫也不知道怎么用。现在则不同,需要什么直接去渔具店就能买到。如此算来,东北地区的野钓季比十几年前延长了七八十天。在这段表述中,我已透露出冷水季钓鱼的用饵信息——用荤饵,其中最好用的当属红虫。

但是,该季节温度上升很快,水下的各种鱼也渐渐苏醒,从最初只有鲫鱼吃饵,到一些杂鱼开口,再到一些大型鱼也渐渐开口。这一过程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在此期间,用饵也会出现变化,最初红虫最有效,但随着小杂鱼的苏醒,加之红虫持钩性差,它就显得不那么好用了。其实这段时期的鱼儿还是喜欢吃红虫,但是闹钩会让人崩溃,于是蚯蚓开始粉墨登场。但是,同样用不了几天,杂鱼大军的活力越来越强,用蚯蚓也有换不起饵的感觉。从这时开始,面饵、植物饵、其他动物型饵料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种优势会持续很久。直到深秋来临,除了鲫鱼之外,其他鱼种都相继停口,于是又回到用荤饵钓鲫鱼的时候了。

盘点整个钓鱼季,用饵是以荤饵开始,又以荤饵结束;对象鱼是以鲫鱼开始,又以鲫鱼结束,且开头和结尾的这两拨鲫鱼都是大鲫鱼居多,但温度一升高,那些大鲫鱼就仿佛凭空消失一样,变得无影无踪。想要钓大鲫鱼的钓友,一定要抓住开头和结尾这两个时间段,这时的鲫鱼很好钓,用饵也单一。

本文重点要说的是温度升高后,即春末到仲秋这段时间该如何用饵。这段时间比较漫长,可用之饵也极为丰富。

想要钓大鲫鱼的钓友,一定要抓住初春和暮秋这两个时间段,这时的鲫鱼很好钓

鱼类只喜欢经常吃的那些东西,吃的时候也放松,陌生的东西则很难打动它

抛开鱼情因素不说,如何用饵其实也是存在规律的。鱼类其实也是“入乡随俗”的,不要说某一种鱼爱吃什么,某一种鱼确实有着它们偏爱的食谱,但是具体到某個水库、某个野塘,它们的食性可能就变了。

鱼类的食性很特别,它们从小到大常吃哪些食物,就对哪些食物更敏感。大家千万不要主观地把人类对食物的喜恶跟鱼的食性划等号,人类总是对没吃过的东西感兴趣,总想尝尝鲜,对于经常吃的东西则感到腻,鱼则相反,它们只喜欢经常吃的那些东西,吃的时候也很放松,就像去鱼塘钓鱼用原塘颗粒更有效一样。

大多数水域中的鱼的偏食行为并不明显,但是总有一些小水域因某种食物比较多或因人为干预,导致该水域的鱼对某一种食物比较敏感。比如我钓过的一座山间的小水库,景色好、水质好,鱼的密度也还可以,结果钓了两次发现这里的鱼特别难钓。一天傍晚,我远远看到水库老板在割草,装了一船,划到对岸,再把草卸到水里。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老板在喂鱼。对于这类信息,从老板那里是打听不到的,人家不会说实话。不过,岸边的情况已经把我想要的信息提供出来了——那是很大的一片苜蓿草,一定不是原生的,可能是老板有意种植的,且苜蓿草丛有被大片收割过的痕迹,说明老板经常这样做。

于是,我在天黑后就在钩子上挂苜蓿草叶,本以为上钩的应该是草鱼,结果武昌鱼、鲤鱼都来了,这说明水库里的鱼吃惯了苜蓿草。

水库老板投喂的鱼饵未必仅限于草,有的老板还会把自家产的不那么好用了。其实这段时期的鱼儿还是喜欢吃红虫,但是闹钩会让人崩溃,于是蚯蚓开始粉墨登场。但是,同样用不了几天,杂鱼大军的活力越来越强,用蚯蚓也有换不起饵的感觉。从这时开始,面饵、植物饵、其他动物型饵料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种优势会持续很久。直到深秋来临,除了鲫鱼之外,其他鱼种都相继停口,于是又回到用荤饵钓鲫鱼的时候了。

盘点整个钓鱼季,用饵是以荤饵开始,又以荤饵结束;对象鱼是以鲫鱼开始,又以鲫鱼结束,且开头和结尾的这两拨鲫鱼都是大鲫鱼居多,但温度一升高,那些大鲫鱼就仿佛凭空消失一样,变得无影无踪。想要钓大鲫鱼的钓友,一定要抓住开头和结尾这两个时间段,这时的鲫鱼很好钓,用饵也单一。

本文重点要说的是温度升高后,即春末到仲秋这段时间该如何用饵。这段时间比较漫长,可用之饵也极为丰富。

抛开鱼情因素不说,如何用饵其实也是存在规律的。鱼类其实也是“入乡随俗”的,不要说某一种鱼爱吃什么,某一种鱼确实有着它们偏爱的食谱,但是具体到某个水库、某个野塘,它们的食性可能就变了。

鱼类的食性很特别,它们从小到大常吃哪些食物,就对哪些食物更敏感。大家千万不要主观地把人类对食物的喜恶跟鱼的食性划等号,人类总是对没吃过的东西感兴趣,总想尝尝鲜,对于经常吃的东西则感到腻,鱼则相反,它们只喜欢经常吃的那些东西,吃的时候也很放松,就像去鱼塘钓鱼用原塘颗粒更有效一样。

大多数水域中的鱼的偏食行为并不明显,但是总有一些小水域因某种食物比较多或因人为干预,导致该水域的鱼对某一种食物比较敏感。比如我钓过的一座山间的小水库,景色好、水质好,鱼的密度也还可以,结果钓了两次发现这里的鱼特别难钓。一天傍晚,我远远看到水库老板在割草,装了一船,划到对岸,再把草卸到水里。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老板在喂鱼。对于这类信息,从老板那里是打听不到的,人家不会说实话。不过,岸边的情况已经把我想要的信息提供出来了——那是很大的一片苜蓿草,一定不是原生的,可能是老板有意种植的,且苜蓿草丛有被大片收割过的痕迹,说明老板经常这样做。

于是,我在天黑后就在钩子上挂苜蓿草叶,本以为上钩的应该是草鱼,结果武昌鱼、鲤鱼都来了,这说明水库里的鱼吃惯了苜蓿草。

水库老板投喂的鱼饵未必仅限于草,有的老板还会把自家产的老玉米进行发酵,然后投到水库中。有的水库上游挨着屠宰场,屠宰场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水库中,长此下去鱼的食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还有,涨水后大片稻田被水淹没,稻叶稻穗就成了鱼的食物。水边若种植大量果树,果实成熟后扑通扑通落到水里,下面的鱼就对水果偏爱有加……可以说,水边的诸多迹象都在给钓者提供着在该水域垂钓的用饵思路,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水边的诸多迹象都在给钓者提供着在该水域垂钓的用饵思路,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顺势而为,用苇叶作饵

还有一种情况,在水库很常见,钓者完全可以一试。

在野钓水域,芦苇非常常见,从芦苇丛中传出炸水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大概率是草鱼撕扯芦苇叶所致。偶尔听到某一处芦苇丛中传出几声炸水声可以置之不理,但如果这片芦苇丛经常有草鱼活动的迹象,钓者就要注意了,很可能这片芦苇下的地形便于草魚藏身,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让草鱼流连忘返。这种地方如何对草鱼产生吸引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个天然的窝子,我们只要在这里稍稍动动脑筋就能钓到草鱼,只要想办法把钓组送到芦苇丛的边缘就可以了。钓饵当然首选芦苇叶,草鱼就是奔着它来的,它的吸引力对草鱼来说最大。

很多水库生态环境比较好,起码被农药污染得还不算严重,于是水边的三棱草丛中活跃着大量蚂蚱。可能很少有人想到,它们也是上佳的鱼饵,我们只需用一个小眼抄网,花几分钟时间就能捉到很多,装到矿泉水瓶里暂养,留到晚上就能派上用场(白天用蚂蚱闹小鱼,标相太乱,不太合适)。蚂蚱因为吃草,自身带有浓郁的青草气息,腹中又残存着咀嚼后没有消化的草末,对食草鱼类有着特别强的吸引力,加之它本身又是“肉”,所以肉食性鱼类也钟情于它。

河虾大量泛滥的水域,里面的鱼类很可能以河虾为食,河虾就相当于“原塘颗粒”

在这种布满田螺的水域,田螺或许就是其中的大型鱼的主食。注意——除了钓青鱼外,使用田螺作钓饵时要去壳

玉米粒堪称饵料界的无冕之王,它是整个钓鱼黄金季节里使用最广泛的鱼饵,用玉米作钓饵可以钓获很多鱼种

其实,最好的鱼饵就在水边或者水中,假如某片水域中的某种水生物数量特别多,那么这种水生物很可能就是该水域鱼类的主要食物,比如河虾和田螺,它们本身就处在食物链的底端,若它们数量爆发,肯定预示着鱼类家族的兴旺。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同钓鱼,该水库河虾很多。我的朋友发现后,满脸焦虑地和我说:完了,虾太多了,鲫鱼都吃得饱饱的,钓鲫鱼没戏了。我则反问:既然知道这里的鲫鱼以河虾为食,干吗不用河虾来钓鲫鱼?

河虾的大量泛滥还能间接地透露出另外一些信息——可能这里的鱼都以河虾为食,哪怕是草食性的鱼类也有可能因为河虾的泛滥而改变食性;那些本来就以虾为食物的水族,要么会出现数量不小的大体形群体,要么整个家族都会兴旺。

田螺也是如此,但是田螺不同于河虾,田螺身披坚硬的外壳,不是随便哪条小鱼都可以欺负的,要么是专业的“美食家”,如青鱼,可以以它们为食,要么就是大个体的,有着强劲咬合力的鱼才有福消受,比如大鲤鱼、大鲇鱼。注意:除了钓青鱼外,使用田螺作钓饵时要去壳。

除了上述几种用饵思路外,还有一种东西可以算作是这段时期的万能饵,那就是玉米粒。很多人使用玉米粒的初衷是防止闹小鱼,说明用玉米粒不适合钓小鱼,所以想钓小鱼的人就不要考虑玉米粒了。准确地说,玉米粒并非善钓大型鱼,而是善钓体形比较大的鱼,鲤鱼属于大型鱼,但是小鲤鱼也爱吃嫩玉米,为了躲开小鲤鱼、小草鱼这类体形较小的大型鱼的骚扰,可用老玉米或者发酵老玉米作饵。

玉米饵是整个钓鱼黄金季节里使用最广泛的鱼饵,用玉米作钓饵可以钓获很多鱼种。

以上说的都是天然饵料,它能够让我们以最简单的办法、最省钱的方式,去钓获更多的鱼,所有的所谓配方在它的优势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猜你喜欢

河虾田螺草鱼
河虾
小河清清
它是六月的河里,最好吃的
小草鱼的新邻居
屋檐下的小草鱼
我学会了摸田螺
田螺
洗河虾小窍门
草鱼为何吃草?
吃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