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密码
2021-06-28崔立新
崔立新
牡丹,被称作“谷雨花”,是出自《清嘉录》。稻谷的谷,雨水的雨,牡丹花的花。这个名字有妙处,物候节令、稼穑农事与牡丹花,融成了温润清雅的民间画幅,朴实又素雅。
牡丹开花,“朵”大,大得像盛满酒的碗,分量足足的,一“朵”是一“朵”。花有万千,苔花一朵,杏花一朵,梅花一朵……与牡丹一朵,都是朵,可此朵与彼朵,是多么地不同!前者是轻的、幻的、幽眇的;后者是沉的、实的、端凝的。牡丹,把“朵”撑圆了。一个虚虚的量词,有了沉甸甸的贵气。
而牡丹被尊为花王,大约是始于清朝李渔,李渔说它有气节。据传,武后冬日游园,令群花盛开,众皆诺诺;唯牡丹守节令,拒绝。于是被贬出京城,迁去了洛阳。李渔说:“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此王者之姿。它花可委曲求全,唯牡丹不可通融,亦是王者之道。”那年,李渔花尽家产,不辞辗转,从巩昌运数十种牡丹栽植。人嘲讽说:“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李渔答得妙:“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却原来,富贵荣华,都在人看;牡丹,坚守自我与规则,骨子里算是守拙的。
史上,李唐崇牡丹成风。也许,牡丹之格与大唐气象,实在就是一个路数:大!大得高远、辽阔、洒脱!体量大,精神也大!雍容华贵的衣襟下,兼收并蓄,无所不容。也许,花与人,存在着生命本体间的相互映照,人们爱牡丹。洛阳花开时节,不论尊卑高下,一城之人皆若狂。郭应祥《卜算子》云:“谁把洛阳花,剪送河阳县。魏紫姚黄此地无,随分红深浅。小插向铜瓶,一段真堪羡。十二人簪十二枝,面面交相看。”你看,不仅是洛阳,送到河阳县的洛阳鲜切花,插入了铜瓶,一家十二口人,每人头上簪一枝。
多么喜乐的场面啊!
也许你不喜欢一城之人为花“狂”的异态,把人做得跟狂蜂浪蝶似的。但牡丹开得太好了呀!人們也得体谅一下,在牡丹花香里,人实在是绷不住了。
牡丹开花时,已到暮春;俗常的春花,一波一波,都渐渐平息。春天的舞台暂时空下来,大场面铺排开,似乎专等女一号了。牡丹一舒叶、一吐花,好啦,春天的剧情,又掀一波高潮。轰轰烈烈,锣鼓铿锵;天女散花,英姿飒爽。它们要是成片成园,哇塞!那真是,兴致勃勃,风雨豪华;劈面而来,浩浩荡荡。那种万象我裁的饱满,那种山河照影的张扬,那种端庄里的风情,皈依里的反叛,刚烈里的柔情,收敛里的狂放,那种摧人肺腑的美,那种咄咄逼人的势,真让人手足无措啊!
美得出格,叫人为难;艳得非常,使人惊诧!
花海拂开,花枝拂去,主角出场:一朵,冲过来,它肥硕,霸气,丰腴,一下把你的心给夺了过去,夺过不算,还要张狂地把盛大之美塞进去。在它跟前,你毫无抵抗力,那种绝艳的底气,没人阻止得了。除了感叹和心惊,你还有一点别的办法吗?没有,真没有。
姚黄魏紫,赵粉豆绿,好牡丹,使人诧!
我曾去太行山下白台峪,看那满山立住脚就开花打朵的嫩牡丹;我曾驱车往邻县柏乡,看风雨两千年的汉牡丹;我也曾越八百里平川到洛阳,去饱览大唐牡丹。所有的牡丹,都会攒劲儿长,使劲儿开,不遗余力。它也许明白自己在这个季节的位置,它们是这个季节不可忽略的一页锦绣。不用跟风,不抢潮流。你开你的花,我长我的叶。不急不躁,一点点长好了,那就忘我地开、拼命地开。
从容,是真从容;专注,亦是真专注!
我想,我们也该学学这种情怀。光阴洒然,持守自我,充满自信,像牡丹一样:稳稳地长,一步一个坑,开花一个“碗”儿。在百花寥落之际,开放朵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