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杨泗港大桥观景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2021-06-28张成东

交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下层人行道双层

林 驰 张成东

(1.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70; 2.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56)

武汉市主城区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格局,以长江、汉水,以及东西向山系为纽带,形成汉口、武昌、汉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城市功能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三镇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格局。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分别位于武昌和汉口,城市发展的中心主轴为长江,城市的发展方向主要为沿江发展。武汉独特的城市布局导致巨大的过江交通流量,多功能的过江桥梁建设是武汉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1 过江交通需求

1.1 机动车交通需求

杨泗港长江大桥(见图1)是杨泗港快速通道的过江桥梁工程,是城市“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城市快速路体系重要的交通节点[1]。

图1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位置示意图

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中百年大计的特大过江桥梁,需要维持较高、长时间的高服务水平,保证车辆能快速过江,同时考虑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可预见性,过江桥梁规模预测须着眼未来,体现一定前瞻性。结合交通量预测,桥梁建设规模推荐采用双层12车道。

1.2 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需求

根据武汉城市均衡发展和需求,跨江慢行交通也是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内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均设置有人行道,但均未设置非机动车道。随着近几年电动车过江需求快速增长,行人对绿色出行、健康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杨泗港大桥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1.3 桥梁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上层为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城市主干道,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设计行车速度:主线桥上层80 km/h,下层60 km/h。

设计车道:采用双层12车道布置,上层6车道,下层6车道,在下层桥面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上、下层桥面均设置人行道或观光道。

2 大桥总体设计概况

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工程范围,起于汉阳国博立交,止于武昌八坦立交,工程总长度为4.134 km,跨江主桥位于直线上,桥梁双向纵坡为1.5%,大桥平面布置示意见图2[2]。

图2 大桥平面布置示意图

杨泗港长江大桥主缆跨度布置为465 m+1 700 m+465 m=2 630 m,主缆边中跨比0.28,主缆矢跨比1/9[3]。主桥加劲钢桁梁采用华伦式桁架。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式桥塔。主缆采用大直径高强钢丝[4]、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PPWS)成缆,大桥吊索采用无涂装镀锌钢丝绳,主缆吊索与索夹为骑跨式连接,与钢桁加劲梁采用销接式连接。主塔基础采用沉井结构形式,锚碇基础采用地下连续墙构造,大桥立面布置见图3。

图3 大桥悬索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

3 双层桥面设计

3.1 双层桥面提出

早在1996年,根据规划预留,大桥选址方案就已确定,项目开始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时,长江南北两岸城市用地和配套交通设施已有预留,武昌和汉阳主线高架道路已经基本完成,双层高架布置示意图见图4。

图4 双层高架布置示意图

鉴于武汉为沿江发展城市,滨江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较大,跨江大桥的建设不但要考虑长距离过江交通功能,也应兼顾两岸滨江的多功能交通需求。

长江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大河流,也是东西主要通航水道,在长江上修建大型桥梁不仅要满足河道的通航需求,还需满足一定的间距要求,本桥梁工程距离上、下游最近2座桥分别为2.8 km和3.2 km,基本满足通航标准要求,也是上、下游2座桥梁之间唯一的桥梁过江通道。鉴于过江通道资源集约利用及更好地服务两岸交通,大桥设计采用双层桥面形式。

3.2 双层桥面方案

杨泗港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采取双层高架+地面辅道的建设方式,交通疏解示意图见图5。上层桥面为连续高架桥,与杨泗港快速通道四新段[5]和青菱段直接对接,满足四新地区及白沙洲地区长距离快速过江的交通需求;下层桥面在武昌区连接八坦路主路、新武金堤路,在汉阳区连接汉新大道主路、鹦鹉大道、晴川大道,满足滨江地区的交通需求;在汉阳侧和武昌侧均设置了上、下层转换匝道,满足两岸长、短距离的便捷转换需求。

图5 交通疏解示意图

3.3 双层桥面优势

1) 对过江交通的适应性。杨泗港长江大桥双层桥梁主要优势在于承担的交通量大,大桥上、下层共12车道,能适应未来年的机动车交通发展需要。双层桥梁结构符合“快慢结合,远近结合,上、下结合”的城市空间交通疏解理念,上层服务于长距离交通,下层服务于两岸短距离滨江交通,同时在两岸高架桥上设置上、下层转换匝道,以实现上、下层快速便捷交通转换。

2) 对慢行交通的适应性。本工程为城市特大桥梁,不仅要满足城市机动车交通需求,同时也应满足其他形式的交通如电动车、自行车、行人需求。目前从附近的跨江桥梁运营实际情况来看,非机动车交通需求量较大且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每天需投入大量的警力防止电动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以确保交通运营安全。

鉴于非机动车交通安全需要,武汉市政府决定今后新修建跨江桥梁须考虑设置慢行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本桥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也是按照这一要求执行。

4 上、下桥梯道设计

4.1 梯道设计考虑

根据武汉市关于杨泗港大桥的修建规划,大桥主桥虽然设置了2条非机动车道,但是仅连接两岸规划道路,仍无法满足两岸市民的过江出行需求。

武汉江滩公园是武汉市最大、最具特色的滨江公园,考虑到市民的切身需求,结合杨泗港大桥江滩的规划和建设,在主桥的设计过程中,在汉阳和武昌主塔处设置了上、下桥梯道,以供市民从江滩到达上、下层桥面通行和观光。

主塔上、下桥梯道布置在主塔支墩之内,设置电梯可直达上、下层桥面,电梯一侧设人行梯道,供行人上、下桥使用,兼作疏散通道。在主塔内侧上层桥面设置观光平台,并与主桥人行观光道相接。

4.2 梯道设计方案

城市跨江桥梁设置快速上、下桥通道在以往的桥梁设计中已被实现,但是在超大跨度双层城市桥梁设计中尚未应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桥梁自身的受力要求,在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考虑了两岸交通、江滩规划,以及行人需求等问题,体现了桥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 实现行人上、下桥的便捷性。杨泗港大桥采用双层布置,上、下层均设置人行道,其中下层主桁架内侧还设置了非机动车和电动车专用道,是武汉市目前交通功能最完备的大桥。为了充分发挥大桥的交通功能,尤其是发挥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交通功能,需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上、下桥系统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以便实现行人上、下桥的便捷性,汉阳江滩处主塔上、下桥梯道总体方案示意见图6。

图6 汉阳江滩处主塔上、下桥梯道总体方案图(单位:cm)

如图6所示,为实现行人上、下桥的便捷性,设计充分利用主塔内侧立柱(支承主桥和引桥结构)的空间进行合理布置。立柱内侧布置1部电梯,供行人从地面快速到达上、下层桥面,电梯井平面尺寸为3.0 m×2.25 m,电梯靠近主跨一侧设置人行梯道(兼作疏散通道),供行人从地面到达下层,也可以到达上层平台。

2) 使行人通行和观景和谐统一。杨泗港大桥主跨长1 700 m,采用双层钢桁梁结构,规模宏大,景观效果好,建成后将成为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行人上桥不仅有通行的需求,更有上桥欣赏江城美景的需要。所以,大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行人过桥和观景需求。

对于通行和观景的协调统一,根据双层桥的设计理念,下层桥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快速过江通道,上层桥则考虑为观景通道。遵循“上、下结合,快慢结合,动静结合”的交通疏解理念,在下层桥主塔处将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开,下层和上层人行道分别供通行和观光使用,行人可在主塔平台处驻足观光,亦可以通行,上、下层桥面处梯道出口平面交通组织示意见图7。

图7 下、上层桥面处梯道出口平面交通组织示意图(单位:cm)

通过对杨泗港大桥主塔上、下桥通道的创新设计,在并未对桥梁结构进行太大的调整的基础上,使结构受力安全可靠。最重要的是,通过此设计,方便了行人安全、快速、便捷、愉悦地过江和欣赏江城美景。最终,此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政府及市民的一致肯定。

5 新型人行观光道踏板应用

5.1 人行观光道设计方案

人行观光道设计方案示意见图8。

图8 人行观光道设计方案示意图(单位:m)

如图8所示,杨泗港大桥上、下层桥面均设置了人行道,其中上层为观光道,由于上层桥面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 km/h,两侧设置的人行道需要与车行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结合国内外快速路人行道的设置和通行情况,设计中采用了2种措施:①人行道与车行道完全独立,采用双侧栏杆布置形式;②人行道抬高,该方案一方面确保行人安全感,同时也尽量避免了汽车尾气的污染,另外对桥梁横向风也起到导流作用,提高桥梁抗风性能。

5.2 新型踏板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杨泗港长江大桥为特大型双层城市悬索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首次设置专用人行观光道的特大跨江桥梁。因此,人行道踏板材料的选择尤其重要。

考虑到大桥的重要性和标志性,在大桥初步设计阶段,针对上层人行观光道材料开展了专题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工程木踏板方案为设计推荐采用方案,也是初步设计批复方案。随着项目的建设和认识的深入,部分参建单位担心木踏板方案不能满足桥上环境的长效耐久性需要,并对踏板材料和合理方案进行了广泛调研,最后以会议形式确定了人行道踏板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其材料特性与原方案综合对比结果见表1,现场施工及成桥后实拍效果见图9。

表1 人行道木踏板与新型复合材料踏板综合比较

图9 正在安装和完成后的人行道踏板

6 结语

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主城区,因过江通道资源有限,大桥采用双层桥面结构形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两岸车辆过江通行的需求,而且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上、下桥梯道,既满足了行人快速过桥的交通需求,又方便了行人人行上桥通行和观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桥梁设计理念。

目前大桥已经建成通车[6],其实景见图10。

图10 杨泗港长江大桥实景

大桥将融入武汉城市主要路网,对提升整个城市和地区的交通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武汉市民对大桥的双层钢桁梁桥面结构和人性化设计具有相当高的满意度,这也是桥梁建设者和管理者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下层人行道双层
跟踪导练(一)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双层巴士”开动啦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积雪
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
有借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