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美术馆的变与不变

2021-06-28张晓菁黄彦娜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年展当代艺术艺术家

张晓菁 黄彦娜

2019年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人措手不及,这场疫情逐渐演变为了一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当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无法回到疫情前的状态。口罩、酒精消毒液是我们日常的必备品,保持社交距离与数周时长的隔离是公共场所与国际出行的安全礼仪。我们也逐渐适应了通过网络手段与大洋彼岸的工作伙伴们进行联系与沟通,并且通过各种屏幕获得信息,在线参与活动。

身处一个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应对种种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迎合时代发展进行自我更新,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的展览及数字活动来赋能新发展,这些议题始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两年间的思考起点与实践的原动力。

变幻莫测的全球运输系统,不变的展览呈现质量

由于疫情导致的全球运输系统中断或是延缓,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定召开的多个展览及活动项目被迫随之改变。在变幻莫测的防疫政策及运输情况之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借助灵活多样的模式来应变疫情所带来的困境,并且保证展览呈现的质量,尤其是与国外机构的合作项目。

1.第13届上海双年展如期召开,双年展史上最长展期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经过24年数代美术馆从业者的学术坚持,现已成为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双年展之一。上海双年展不仅是每两年一次的国际艺术事件,更是上海城市更新和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作为上海的重要对外文化名片,上海双年展在当代艺术与市民大众之间建立了交流的桥梁。由于2019年年底突发的疫情,原定于2020年召开的第13届上海双年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考验。在短暂的低沉与焦虑之后,上海双年展借助这一特殊情况重新思考展览的固定形式,并且向更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拓展。2020年年初,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宣布第13届上海双年展将如期召开,这无疑为艺术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同时,上海双年展打破了常规展览的单一模式,从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7月25日,在跨度8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双年展打破传统“展览”形式,联合艺术家、研究者、行动者、机构和社区,以交响乐的结构为观众打造环环相扣、渐趋增强的三段式体验。2020年11月10日至14日所举行的第一阶段“湿运行”通过五天不间断的讲座、辩论、工作坊、鉴赏等活动,以网络连线的方式跨越空间地域的限制,艺术家、学者、导演等多领域的嘉宾将与现场观众一同通过热烈而深沉的思想交锋,共同感受,彼此启发,融合成为“水共同体” (hydrocommons)。第二阶段“生态联盟”,则在随后的五个月的展览生长期(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4月16日)中,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变成向外辐射、向内生产的活动基地,利用流媒体、电视频道、社交网络、高校,以及与城市动态息息相关的系列干预行动,联合创造线上线下的社交与公共生活的新模式。第三阶段“一个展览”最终于2021年4月17日开幕,并持续至7月28日。此次展览由来自六大洲18个国家的64位/组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总计76件/组,其中33件/组是新委任作品,这也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新委任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

正如其主题“水体”所喻示,第13届上海双年展邀请观众、学者、思考者与实践者在艺术家创作孕育的初期就开始互相交流与融合,通过熔炉式的跨界对话与辩论,为艺术家提供在地性的视角与灵感,并将这种充满活力与思辨的对话延伸至线上线下的各个角落,合力促生双年展的机制创新。此届双年展更是尝试从 “当下”维度出发,消除时间壁垒,将古代作品、历史文献、考古遗迹,和当代艺术并置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作品之间超越时空的对话和共鸣,也让艺术的振动波扩大到过去与未来。

2.上海双年展驻地委任项目遇到的挑战与解决途径

在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原定计划中,将有15位艺术家在上海开展驻地项目,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上海这座城市与主题“水体”之间的联系,并创作全新的参展作品。疫情使得驻地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如何在艺术家无法亲至现场的情况下,配合艺术家完成委任作品的创作,成为了上海双年展项目组的考验和挑战。作品《两栖动物》是艺术家卡洛斯·伊利哈尔瓦原定于上海期间的驻地项目,艺术家试图以对上海土层的勘测活动为呈现基础,融合自身在于上海的实际驻留经验,以此来捕捉长江沿岸地区的地址活动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岩层差异情况。在艺术家无法亲自到现场采样长江沿岸土地勘测采样的情况下,上海双年展项目组以艺术家的方案为基础,在与本地地质研究院取得联系,探讨勘测采样实施的可能性。最终在地质研究院的配合下,从东至东海,西至安徽交界处的上海各处土壤层中多次采样,总共从0—1.8米到65—70米深度的地层中采集了14箱地质样本,并将采样照片、土壤成分信息等提供至艺术家参考,通过协同配合的方式完成了《两栖动物》的委任工作。

作品《1883/喀拉喀托》是艺术家卡洛斯·卡萨斯与声音设计师、工程师团队合作,结合场馆建筑烟囱的空间特性,继而委任创作的一件聲音装置作品。作品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最近一次在2018年喷发的声音数据为基础,重构了1883年该火山喷发时的声学模型。为了设计出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声波在空间中游动的音效,艺术家卡洛斯·卡萨斯需要驻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通过前期对烟囱整体建筑的测绘和研究,模拟出烟囱内部的声音传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壮观的火山喷发时的声学模型。与其他驻地项目不同的是,声音装置作品需要更多的是艺术家参与到对现场的理解之中,通过感官体验来获得“谱曲”的灵感。而艺术家因疫情而无法前来现场的缺憾,为此件作品的创作带来了不确定性。为此,上海双年展项目组委派本地设备工程师团队参与到对烟囱内声音传播模型的构建之中,并通过邮件、视频等一切可能的方式与艺术家就方案设计等问题反复沟通,协助艺术家跨越空间的局限,最终将《1883/喀拉喀托》完整呈现于上海双年展之上,并广受观众好评。

3.上海双年展持续在城市发声,激活疫情后的市民生活

因为疫情的紧迫性所带来的对现实的反思,也体现在对第13届上海双年展概念的多元延伸之中。受到本次上海双年展艺术家克莱尔·布里顿、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与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 “悉尼行走”的启发,上海双年展项目组将《川流终为海》的创作概念延伸至在地性丰富的上海地区水路行走活动之中。邀请普通观众加入“上双水文漫步者-Hydroamer”的行列,学者充分运用城市地理测绘技术,将35个城市水文节点植入一张1920年的上海水系地图中。观众可以跟随学者领队折叠历史与当下,沿着水路记忆,重新发现上海,并一路捡拾现实水路所遗留的小物品,成为上海双年展作品《川流终为海》的一部分。同时,“上双”漫步小程序记录下漫步者的行走轨迹,提供打卡解锁水路沿岸的历史资料,以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方式呼应了上双主题之中“互相联结”的概念。该系列活动还组织了亲子活动“拍拍看”,将站点与水系路线的实地影像记录下来,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触角深入至城市、社区与家庭之中。该系列活动赋能了疫情后市民生活的多样性,以及每个个体之间的彼此联结。

4.云布展与交流的可能—以“树,树”展览为例

2021年夏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树,树”展览,展览不仅将强调“树”在地球发展及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还将揭示其不为人知的内在智慧与外在能量,以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树之间的共存互生。展览首展于2019年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上海的展览是在2019年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展览的基础上尝试了新的探索和拓展,并增加了中国艺术家黄永砅、胡柳、张恩利的作品。整个展览将涵盖3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200余件作品,其中大多数绘画、摄影、装置类作品将从法国、巴西两国运至上海。

随着2021年初海外疫情的再度攀升,致使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法方工作人员无法按预定前来中国参与现场布展和搭建的工作。在上海双年展展览团队和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协商沟通之下,通过委派具有丰富国际艺术品修复经验的第三方团队,来到现场协助艺术品长途运输后的状况检查,并提供必要的艺术品维护建议。同时,为了保证展览搭建时和法方沟通的高效性以及布展的完成度,在搭建现场安装了多角度摄像头,将搭建、布展进度同步传送至法国,进而在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法方工作人员因疫情缺席的情况下,有效地推进了“树,树”展览的开展准备工作。最终双方共同呈现了一档品质得以保证的展览,而展览指涉的环境保护,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亦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与思考。

不断更新的内容呈现方式,持续的自我创新与突破

2020年,由于防控疫情的必要性,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闭馆一个月。在失去了展览与活动发生的实体空间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通过各种内部思考与讨论,积极探索由实体展览转向线上展览的可能,并且尝试了Vlog、播客、直播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输出。

1.“从情人节到植树节”,线上多样的活动丰富市民居家隔离的生活

2020年年初的疫情迫使所有人保持社交距离,开启了长达数周的居家工作与生活状态。在那个特殊的闭馆时期,上海当代博物馆启动了“蓄电、微笑,再相聚—从情人节到植树节”的线上系列活动,推出了“晨读”“读图”“闭关练功”“亲子聚乐部”等不同面向的栏目,主要以線上微信等全渠道社交平台为主阵地,一周七天不间断发布3—4条艺文相关内容,丰富市民的居家生活,给大家带来了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勇气。

2.psD防疫计划,以设计与网络的力量点亮希望之光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闭馆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sD(power station of DESIGN)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启动的紧急公益项目“psD防疫计划”。邀请了活跃于国内外的21位/组设计师,分别创作以“防疫”为主题的海报。从每位设计师的切身感受出发,审视与回应疫情之下的个人行动、职业信念、公共生活与共同命运。不同国籍、地区、语言的设计师们以风格迥异的个体记录,凝聚为一场非常状况下的集体现实。处于社交隔离状态的设计师们,或对设计语言和图像信息进行反思,重访海报设计的起点;或从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切入,探讨“新常态”之下的社会日常生活;抑或以积极姿态提出自我主张,鼓励呼吁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团结与互助。

重新开馆之后,“psD防疫计划”从线上活动转变为了实体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场馆内进行集中展示。这场实地展览延续了其线上项目的机动精神,海报图像不囿于固定展厅,反而寄身于旗帜、告示牌、橱窗、灯箱等非常规的展示媒介。展览游击于一至三层的多重空间中,观者们可以在行走、驻足的观看过程中,与之不期而遇。

3.“青策计划”,寄身网络,探索展览无限可能

在应对疫情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热切思考网络展览展示的可能性。为此,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自主学术品牌 “青策计划”作出重要革新,首次采用不设实体展厅的方法征集展览方案。这个以面向年轻华人策展人和艺术家的策展选拔项目,试图探索展览突破传统边界的可能,鼓励策展人、艺术家与程序员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共谋,以期专属于网络世界的崭新展览体验。最终获选的两组展览方案《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与《他山之石,新代理人》于PSA官网上呈现。两组线上展览项目从互联网世界入口,探讨了当今现实下艺术与身份的焦虑,获得了年轻观众共鸣的同时,也回应了疫情时代下展览数字化的可能。

4.“一天世界”系列Vlog,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共谋的线上创作

2020年5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返工后的生活与过往依旧不同,我们需保持社交距离。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围绕当下最贴近5G网络移动端用户的“Vlog”载体,联合了王拓、沈莘、林科等国内外20位艺术家推出了“一天世界”Vlog栏目,邀请艺术家组成两人拍摄小组,彼此拍摄对方的一天日常与工作创作,关注“一天世界”[yè  tì sì gá]里的“一天世界”。 该项目总计产出了19篇影像作品,主要发布在微信与B站,总阅读量超过5万。这个系列以第一视角捕捉了疫情对于艺术生产者生活的改变,鸟头等艺术家通过这次合作开启了自己的视频尝试,而艺术家沈莘更是将自己在“一天世界”的Vlog作为今年重要项目进行国际影展放映。在11月上海艺术季上听到了许多业内人士对于该项目的赞许,被大家评为不亚于一场重磅影像展览的系列项目。

5.“音浪”“夜航船”播客,新时代的发声可能

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数字时代,不同的媒介加速更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勇于尝试了全新发生途径—“播客”。围绕上海双年展推出了两档栏目“音浪”与“夜航船”,前者通过“音乐”为切入点回看了艺术家的创作故事与时代之声,后者邀请各界学者围绕“水体”为主题探讨其在文学、哲学、历史之中的衍生意义。这系列栏目让不同领域与学科的学者在网络世界进行思想交锋与跨学科对话,也通过一种更轻盈的网络手段贴近观众,使他们得以借助一种轻松生动的方式了解当代艺术。

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不复往日,充满了不确定的变数。但究生活的本质,原本就是充满改变的。在变幻不定的情况之下,艺术机构如何通过多样的应对策略,完成国际运输,坚持国际交流;艺术机构如何借助网络,通过各种新型途径,持续与观众发生对话与联系;艺术机构如何不断自我学习与更新,坚守恒定的不变的初心;这些皆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始至终思考的议题,以及践行对公众的承诺。

张晓菁 媒体部主管

黄彦娜 助理策展人

猜你喜欢

双年展当代艺术艺术家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