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教研活动提升教研实效

2021-06-27侯国民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体育

侯国民

一、聚焦重点难点问题

“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学校体育工作意见》),2021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幫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总体目标。具体实施方面,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教学模式,以“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为教学内容,以“以学定教”为教学策略,以“知、能、行、健”为评价内容等。就贵州省学校体育工作而言,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究其原因,一是各级教研员队伍不健全,9个市(州)教育科研院所中设置专职教研员4个,其他市州没有体育专业专职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不稳定,经常调换),县区级体育教研员能够配备1名体育教研员(所有学段)的只占半数;二是因教研员能力水平所限而指导不到位,如怎样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落实到教学中、怎样把握“教会、勤练、常赛”、教学评价如何操作等。

二、探寻有效教研工作方式

解决教研工作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问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那么,如何寻找创建符合本省实际、满足需求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研活动模式呢?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面向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得出的数据结果是:观摩优质课教研和课例式教研方式最受体育教师欢迎(2009份问卷中60%以上)。多数教师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校课堂教学缺少专业指导、校本教研形式单一和教研深度不足。

鉴于此,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积极探索研究,认为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背景下,采取分层次、分片区地将区域教研、网络教研、主题教研、问题教研融为一体的“案例教研”方式更有利于解决目前的教研问题。

三、结合案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得出结论

案例教研分5个步骤:第1步引领体育教研员自主学习,第2步分组合作探究,第3步分组交流汇报,第4步分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第5步分组实践深化。历经2个循环,达到运用自如。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领教研员自主学习

创设任务驱动情境,培训前下发2篇案例文本资料(案例1详见表1,案例2略)或者投影(人多时),要求认真研读2篇教学方案设计文本,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比对并且勾画出文中相同点、不同点。

(二)分组交流,展示成果

以市(州)为单位分组,明确分工,市(州)教研员(领队)任组长,县区级教研员为组员。每个市州列出案例中认为的优点和改进意见,推出1名教研员代表汇报研讨成果。

(三)评价优胜教研组

各组展示的同时,要求教研员们为每个组打出分数,以分值高低排序,评出优秀与合格2个等级。

(四)省级体育教研员总结归纳并发表个人意见

1.整体引导与建议

在设计单元目标时,省级教研员针对目标、理论、学情、教学设计、教案等对市(州)、县区级体育教研员进行引导,并提出建议。

(1)明确单元目标设计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体育总目标。

(2)针对耐久跑、障碍跑项目教学,引导市(州)、县区级体育教研员学习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解剖学等作为理论支撑。

(3)引导针对五年级学生生理特点、运动形成规律特点和运动心理学特点做出客观分析,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期”,加强身体素质的个性化发展以及适时选用适合年龄特点的趣味化教学方法。

(4)阐述为何根据“田径—跑—耐久跑”单元目标设置5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每个课时内容设置应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内容涵盖“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要求,体现“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会的内容要求。

2.教学内容的选择建议与评价

(1)引导市(州)、县区级体育教研员在教材内容的选择、逻辑依据等方面阐述原因。

(2)阐述单元教学规划中如何列出“单元课时学习评价细则”,以弥补缺少目标达成度和目标激励机制的遗憾。

3.对课时计划的思考

(1)课时内容应依据单元规划而定,应明确具体、贴近学生实际。

(2)课时目标内容结构应符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养目标,并能根据本课学习内容细化分解,符合贵州省倡导的“乐、动、会”目标教学法思想,还应呈现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可推广的方法与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制订应准确,突出策略符合认知规律。

(4)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教会、勤练、常赛”,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基本活动”向“专项活动”自然过渡;“学练”部分,技术动作要领要教得准确;“绕标志桶折返跑练习”部分的学练安排应便于学生学会;“绕标志桶追逐”游戏应提升趣味性和运动强度;“竞赛组织”环节应将接力赛作为学习高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和品质培养;“发展体能”环节通过立卧撑、俯卧撑的巧妙设计,补充全身协调发展理念。

(5)设置知识链接环节很有必要,既能够促使教师充分备课,体现知识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例如,针对本课学习内容,提出让体育教研员思考的问题:什么是耐久折返跑?耐久跑练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注意事项?如何运用趣味性练习方法提高耐久跑成绩?

4.针对课例设计的思考

通过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总体要求与多年教学实践相结合,笔者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教学设计理念的“四有四趣教学法”,即教有情趣、学有兴趣、赛有乐趣、评有志(智)趣。

(1)教有情趣:教有情怀、创设情境。案例“基本活动”中的“捕鱼游戏”很有趣,隐性地传递出了与本课内容知识点相关的“折返跑”、团队合作等内容。可以拓展对“创设情境”的理解,即创设整节课的一条主线的情境,线索情境可以与当地文化、环境、民族民间活动等方面联系起来,如“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红军长征光辉战例:红军战士为了战胜敌人围堵,靠着2只脚板,穿梭在赤水河畔,四渡赤水甩开敌人,靠的是英明决策、意志品质,靠的是耐力素質。通过再走长征路,四渡赤水进行学练,显得课的内容更丰富,更加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学有兴趣:学习目标递进、练习内容循序渐进、及时评价智慧鼓励。这种鼓励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体育教师经常采用问题教学的方法,设计实用有价值的提问方式,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易错和重点知识。如在折返跑时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折回?带着这个问题,观察第1组4名学生的跑动折返时身体姿势。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教师提示得出技术动作要领。对于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激励。在单人追逐游戏时,提问“前面“敌人”或者不被“敌人”追上”。在50m追逐跑赛之前,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如何才能获得小组胜利?教师应做到有问必有答,活动结束时要求学生回答。

(3)赛有乐趣:教师要明确比赛规则,既坚持原则又充满关爱,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自信、快乐、知识和体育精神。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师生比赛环节及教学过程时间、运动负荷指标预计要明确,同时,设计教学活动包括体能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体质基础等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避免学生超负荷运动、目标过高影响积极性而失去乐趣。

(4)评有志(智)趣:评价应体现智慧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善于发现优点和不足,关注“助人为乐”的学生。制订评价细则和办法,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充满智慧的激励语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实现“立德树人”,育人、育心、育志(智)目标。

(五)实践深化

体育教研员达成共识之后,要运用认识论、实践论等哲学理论,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夯实所学、运用所学,指导教学实践。紧接着播放相关教师教学录像课或现场观摩,撰写评课意见,反复交流,碰撞思想,产生智慧火花,切实提高实战水平。

总之,通过主题教研等方式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学习、加深理解现行课程标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及贵州省随之配套出台的相关意见、方案,提高了教研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了教研员、骨干教师教研教学指导水平。

表1 案例文本材料

水平三《田径——耐久跑》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一、单元目标

通过学练,学生能够说出耐久跑、障碍跑项目的技术动作名称以及相关术语,并能在练习中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了解耐久跑、障碍跑的锻炼价值及其简单的比赛规则;能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坚持,并表现出拼搏精神。

二、项目特点

耐久跑是运动强度较大、体力消耗较大、动作比较单一的周期性的田径项目,对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有氧运动的能力要求较高。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功能的改善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障碍跑是在快速奔跑的30~40m的距离中,采用跨、跳、钻、翻、爬等方法通过多种障碍的运动项目,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肌肉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敏感素质发展处于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即将结束,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肉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渡。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而且由于他们平时吃苦少、锻炼有限、毅力较差,所以耐力素质比较低。教学中应采用多样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和教法吸引学生,确保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进度设计

(一)课时教学进度设计与建议

5个课时教学进度设计与建议见下。

1.课的内容

学习内容:耐久折返跑。

复习练习:折返跑技术。

体能竞赛:50m×8折返接力赛。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合理分配体能,能说出障碍折返跑的动作要领并做出相应动作。

体能发展目标:通过耐久折返跑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耐力、灵敏度等素质。

品德培养目标:在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和自我评价等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和竞争意识。

3.重点与难点

把握重点:学会途中跑的呼吸节奏和跑步姿势。

突破难点:体能的合理分配和克服“极点”。

4.突出策略

低强度多次数的折返练习:利用音乐,采用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极点”,消除恐惧心理。

场地器材:田径场、标志桶20个、音响1台、秒表1块、口哨1支、裁判旗4个。

(二)课中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要求:学生积极学练、全神贯注、精神饱满。

情绪调动:教师通过讲解马拉松起源的故事—希波战争中菲迪皮茨送信跑,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基本活动:通过“捕鱼”游戏热身。游戏方法:在规定区域(田径场15m×15m正方形自制场地)作为“池塘”,2名学生手拉手作为“渔网”,剩余学生为“小鱼”,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被“渔网”捕获的“小鱼”随即变换角色,变成渔网的一部分。“渔网”越变越大,“小鱼”越来越少,直到捕获所有“小鱼”,游戏结束。

专项活动:多方向折返移动训练。

组织方法:学生成4路纵队,前后左右间距1.5m,教师用哨音提醒,通过手势给出方向,即教师指向何方,学生朝指向方向跑动5~6步后单手摸地并折返至原始位置。

(三)学练内容

1.教师示范,回顾折返跑技术动作要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折返跑技术动作要领(以右脚触线或右手碰标志物为例)、途中跑技术要点、途中跑注意事项。

2.绕标志桶(距离10m)折返跑练习

组织: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绕前方2个相距10m的标志桶进行折返跑。路线图(略)。

要求:在跑动过程把握加速与减速的时机和转向的动作。

3.“绕标志桶追逐”游戏

组织: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学生分别站在摆好的标志桶的右边,明确抓人者与被抓者后,每组派1名学生按照规定路线相向出发,在4个来回中,抓人者未抓到人即为抓人者失败,反之则为被抓者失败,失败者做6个俯卧撑。路线图(略)。要求(略)。

(四)竞赛组织

活动:50m×8折返跑接力赛。

组织:根据学生数量,将学生分成10~12组,2名男生和2名女生为1组。2个标志桶相距50m,4个来回后与下一名学生击掌接力,直至所有学生都完成。

要求:自己根据个人体能情况合理分配体能,调整呼吸,克服“极点”,组内学生团结一致,商量战术,互相加油。路线图(略)。

(五)体能发展

立卧撑:12个/组,每名学生做2组。

俯卧撑:女生4个/组,男生6个/组,每人做4组。

(六)放松整理

1.放松

小组内互相拉伸手臂;拍打大腿和按摩腰腹。

2.课后小结、回收器材

(七)使用资源链接

针对本课学习内容,提出让体育教研员思考的问题:什么是耐久折返跑、耐久跑练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注意事项、如何运用趣味性练习方法提高耐久跑成绩。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体育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我们的“体育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