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1-06-25王志红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月球创新能力语文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容忽视,要多方面多形式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促进个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新课程倡导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创建师生平等的环境、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设师生平等的环境,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当前师生关系中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完成角色定位的转换,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是学生独特见解的倾听者与欣赏者。其次是主观意识的改变,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们具有独立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空间。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才能敞开心扉,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共鸣的火花。

二、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培养创新能力搭建成长平台。

精心设计课前预案,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发现那些不爱发言、缺乏个性思维的学生,源于对课文内容不够熟悉,课前的预习浮于表面,没有真正的深入到课文中。针对这种现象,我结合课文,提前发一份课前预案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及时表扬鼓励有创新性的学生。现在学生都习惯了认真完成课前预习,甚至有时候学生自己设计的预案都让我们教师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在课前预案的准备中,给学生们充足的创新空间,个性化的思维也活跃了起来。

用心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创新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是学生认识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寓言故事、对联、俗语、名人故事等,还可以播放歌曲、制作小实验等,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给学生创新的意识。《死海不死》一文,我首先是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在死海中游泳不会下沉的小视频,学生们都睁大眼睛,充满了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顿时学生们创新意识被激发起来。自然的学生就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地融入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中。满腹的疑问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得到感性思考与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

悉心开展个性化阅读,给学生创新的思维。阅读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需要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使阅读真正成为自己的阅读。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阅读中思考每一位人物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从而更进一步的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经过反复的阅读,学生们阅读时的神态、语气语调越来越形象生动,课堂上的阅读仿佛成了一台话剧的表演。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形象。一时间,课堂上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认为皇帝是最愚蠢的人,所有的人都在欺骗他;接着有的学生就说大臣们也很虚伪;有的小组竟然赞同骗子……渐渐的学生们的讨论逐渐深入,有的小组总结为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人们都不敢说真话;有的小组认为,骗子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弱点所以行骗得得以功;有的学生则认为孩子最纯真无邪,所以敢说真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都大胆發表自己创新性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异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正如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用自己的个性观点打造了一堂充满智慧的课堂。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辅助手段。

语文学科的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它利于引发学习动机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提供充分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我就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我补充了一些关于太空的知识后,播放了一段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音像资料,然后就展示我制作的课件,将登月的过程逐一展示出来,这样将抽象的登月知识用课件给学生播放了出来,形象易懂,也容易激活学生创新性的火花---对月球的憧憬、探月计划、我与月球有个约甚至我去月球种菜等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实践机会。

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开展月亮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查找关于月亮的诗词知识、关于月球的地理知识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等等。将诗词地理天文知识融汇到语文学习中,举行诗歌诵读比赛、月球知识手抄报比赛等等。又如针对死海水位下降的问题,思考如何保护好环境,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我们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演讲比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实践机会。我们还成立了文学社、我爱阅读等兴趣小组,这些自由的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除了学校、班级平常的活动,还可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让学生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一些社区活动等。在实践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提高创新的能力。

作者简介:王志红,1974年1月7日出生,性别女,籍贯山东青州,民族汉、学历大学、一级职称,语文教师,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月球创新能力语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陪我去月球
系列长篇故事,《月球少年》之六:降临月球的不明飞行物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