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全育人"管理模式为依托探索小学德育教育
2021-06-25樊瑞冰
樊瑞冰
摘 要:“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生活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以在德育教育上以“三全育人”的管理模式作为依托,让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开展起来,将“三全育人”的德育思想贯彻其中才能够获得有效的成果,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养,让小学生的心灵得到提升。小学的德育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让小学生拥有优秀的品质。
关键词:三全育人;小学;德育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德育教育的泱泱大国,在新课改以后更加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德育教育应该融合于各个学科之中、融合与生活中,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学校德育取得较大的进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重点是要关注人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能够有所提升。因此,德育教育能够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出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认知。
一、全员育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快速,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提高与完善。在从事多年教育行业的教师都需要改变一下传统的教育方式,要在授课时将德育教育融入并渗透到课堂当中。现在随着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教育模式,会逐渐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率,加深我们对品德教学课程的理解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品德素养[1]。从小学德育教育中体现出不仅仅是需要教师给学生灌输德育,也要让孩子的父母参与其中,做到“全员育人”。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有一课《弘扬优秀家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有关亲情的家庭题材的内容,并且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的父母,演绎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日常生活中关爱孩子的情节。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渗透到学校生活中还可以渗透到家庭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够更加迅速的让学生掌握德育知识,从而更加从容的接受现代社会给我们的德育教育新挑战。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内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一些基本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这样才能够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也需要制定一些德育小游戏,将德育渗透的模式让我们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更加迅速的融入社会,更好的掌握小学生德育教学知识,从而能够更加熟练的接受现代社会下的德育教育。小学作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不言而喻,所以在对小学期间的生活化德育教育渗透方面,教师必须转变以前的传统教学观念,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丰富小学德育教学的趣味性。
二、全方位育人
在小学的德育教学方式中,教师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德育教育问题的重视,在探索德育教育问题中所渗透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学生具有解決问题的能力。在小学德育实践模式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对品德修养的能力,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加深对德育教学的思考分析解决能力,掌握德育知识,能够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德育教学。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还不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普及生活德育,让学生对德育有全方位的认识,并且能够学会遵守德育教育。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德育活动当中,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小学课本融合生活中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德育[2]。
德育知识渗透到小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将公共场所的图片都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可以把公共场所中的一些提示标志给学生们展示,并且让学生们进行识别。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小组进行交流、探讨公共场所的一些提示标志,这样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公共生活,也能巧妙的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不应该做。在我们新课改的教学体制发展过程中,在小学教学课程中,品德教学要全方位地能够塑造小学生良好品质的一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体会到德育实践创造出来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品德素养,培养小学生的养成优秀的品质,给学生带来成长上的帮助,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
三、全程育人
人们的现实活动是受到知识、精神的牵引,只有让学生有了法律意识才能够做出正确的事情,才有拥有更好的德育素养。所以需要在小学阶段做到全程育人,有了良好的法治意识的指导,小学生才能在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依法行事。培育小学生法治意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法治意识,这样小学生就能培养出更好的实践能力也能更合理的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了解法律,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生活处处都有法律,认识到法治知识的重要性。德育课中的法治知识对于小学生无论是思想上、政治上以及生活上都非常重要的[3]。
例如在人教版思想政治课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课中,不仅教会小学生法治知识还教会学生德育知识。德育是小学教育的灵魂统帅,教师们需要应用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适应现代的教育发展模式。培育学生的法治知识是势在必行的。在小学的政治课堂中培育小学生的平等意识,让学生了解法治观念,形成人人平等的观念,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后,也可以通过自己已有的法律知识思考并且实践,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并且擅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学生通过政治课融入了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安全的步入社会。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小学德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让教师在和曾经传统教学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收获更丰富更饱满的内容。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立磊.“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22):157-158
[2]杨华花.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路径探讨[J].家长(上旬刊),2020,(6):78,80.
[3]秦雯.小学德育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J].小学时代(奥妙),2020,(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