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2021-06-25刘春芳姚桂荣缐秀丽王艳奎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刘春芳 姚桂荣 缐秀丽 王艳奎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的学科背景以及课程目标,决定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出发,结合小学数学课程开设的难点,探讨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小学教育而言,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教授,有助于学生理科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同时给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便捷。但由于学科知识背景的特殊性,以及抽象理论学习过程枯燥等因素的存在,部分学生会出现缺乏学习信心、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这对数学课程的建设而言,无疑会形成一定的阻碍。针对小学数学面临的教学困境,部分学者提出了以学科素养培养为背景,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数学课堂的改革策略,围绕这一策略实施的教学改革,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现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提出几点可行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一、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决定了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科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当下学生兴趣不足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思考借用多媒体软件的辅助教学作用,创设以数学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教学情境,或者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的信息载体,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站在学生的立场,轻松地学习氛围,以及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是获取良好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要素[1]。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等特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际问题,将其置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之中,并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模拟、仿真过程。除教学情境的创设,当下备受关注的线上学习模式,以及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课件、教学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从此类平台中筛选出有趣的、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的动画、视频,将其作为课程导入的素材,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

与人文课程不同,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身存在较大的难度,加之数学学习需要一定量的习题训练,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信心与学习热情。在以往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会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并通过例题讲解、习题训练,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记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以及缺乏抽象逻辑思维的学生而言,此种教学模式会带来大量的疑问,并影响到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2]。与之相比,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转化提供了桥梁。以图形问题为例,“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的经典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静态图像的绘制方法,借用静态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转化为图像,还需要透过图像理解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过程;而借用动画进行演示,能够直观地呈现物体的运动过程,让学生将物体的运动轨迹与线段图对应,并探求问题的答案。鉴于现阶段有关数学知识点教学的动画演示文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Flash动画,演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实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转化。

三、优化课件质量,联系生活实际

从客观视角看,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与信心,除了数学理论学习过程过于枯燥,以及学习过程中需要频繁做习题外,不能将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也是重要诱因。在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若学生不能看到该学科知识的实用价值,或者切身感受到该学科理论带来的实际收益,其学习兴趣将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引入信息技术时,教师仍然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逐步优化现有的教学路径。着手进行课程设计之前,教师需针对该学龄段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取有助于数学教学的生活材料,并通过word编辑的形式,记录可用的素材。对于涉及到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的素材,教师应进行分类,并合理命名文件夹名,以便在需要时尽快提取。在建立高质量资源库的基础之上,应当做好课件质量的优化工作,通过优质生活材料的融合,充实课堂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3]。以加法的初步认识为例,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数量加减、价格计算的场景作为课件制作的素材,并将必要的图片、视频素材嵌入数学课件之中,是將数学问题生活化的重要路径。

四、合理利用线上教学,丰富学习工具

在线上教学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以网易公开课、慕课等为代表的网络远程教学平台备受关注,部分优质教学资源的发布,更是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可靠的自学渠道。对于小学数学,在线学习平台发布的资源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要保证学生合理利用线上教学,满足自学需求,教师需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以微课的应用为例,在利用微课进行自学以前,需要教师做好微课视频相关的说明工作,告知学生微课的优势以及主要功能,尤其是自我测评相关的功能,应做好指导工作,确保学生知晓微课视频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做好视频质量的把控,筛选出质量相对较高、与正常教学进度相匹配的微课视频,并通过QQ群、邮件等方式发送链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需要,自行安排学习。从本质上讲,线上教学是满足学生自学需求的可靠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其自学意识、自学能力都将得到一定幅度的增强,而线上平台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功能,也将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

五、结语

在培养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引入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可适度扩大数学课堂的信息量,丰富数学教学方法。围绕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需积极从日常生活取材,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利用动画演示、线上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学胜, 张丽.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03):172.

[2] 王淑慧.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9): 0199.

[3] 于瑾. 浅谈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 读天下(综合), 2019(12): 215.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编号:JJS2020-220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