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2021-06-25郑联昌
郑联昌
参与式教学是指,教师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激励和促进。
当前,传统的“强灌输”“一言堂”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需求迫切增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有必要将“参与式”教学理念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探寻可行的教学实践策略,以此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参与式教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从现实来看,参与式教学在思政教育界已经形成了初步探索,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然而受到教师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并未完全铺开,应用的广泛性还需要加强。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呼唤参与式教学的深入探索,其可行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式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
课程改革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方式的标新立异,而是针对原有授课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调整,使课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的推进要以客观的教育教学规律为基础。
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张耀灿先生曾提出,“教育是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客体朝着主体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客体朝着主体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教育目标,解决主体期望与客体水平的矛盾。
参与式教学则为这种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符合思政课的教学规律,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从而解决当下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
参与式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大学生已经进入“00后”时代,受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情基础:一是更注重将思想理论学习与个人的前途发展相结合。二是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三是更热衷于新媒体的语言表达范式。四是更加渴望多维度的思想交流。
参与式教学能够搭建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规律,给予教育对象足够独立思考的空间,深化师生沟通,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与式教学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媒介融合趋势日益凸显,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将信息技術与课程教学深入融合。与传统的图片、影音、电子课件相比,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媒介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感。学习强国app、西沃软件、云课堂等新载体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载体。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成为可能,给予他们自主研讨交流的空间。参与式教学符合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信息交互中更具吸引力。
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现有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保障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形式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彰显学生智慧、学生力量、学生话语。”鉴于此,实施参与式教学,应当创设学生自主发展平台,主张全员参与、和谐互动,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策略:
立足教学主题,实施分组讨论
“参与式教学的要点在参与,根本是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表达自身观点的机会,根据教学主题开展话题研讨,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在讨论时,要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要分组、分众讨论。讨论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要保证一定的秩序与层次。“大锅饭”式的讨论只能起到交流作用,但在七嘴八舌的交织中难以引导学生的“冷思考”与“深思考”。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知识体系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合理分配讨论组。二是要明确讨论主题。主题是讨论活动的灵魂,脱离了教学主题的泛泛而谈起不到解决思想困惑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题中讨论,在讨论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三是要延伸讨论空间。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云课堂等交流平台,将思政课堂向外延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入课堂辩论,扩展学习视野
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不仅注重教育对象参与的广度,同时也关注参与的热度。为了使思想政治课活动既有广度、又有热度,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扩展学习的视野与动力。
首先,在辩题的选择上,教师要围绕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内涵,使辩题符合思政视域。例如,对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率》课程中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学习中,可以设置“民主与集中谁更重要?”的辩题。
其次,要明确、细化辩论规则,设置多角度的辩论环节。除传统的开篇立论、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等环节,还要加入观众提问、智囊团诘问、观众点评等扩展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再次,要注重在辩论过程中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念分析问题,同时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最后,教师对辩论结果进行总结,将学生的思考讨论与预设的思政主题结合起来,于无形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渗透。
深入社会实践,开展合作探究
思想政治课固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教学的目的在于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信仰。在此过程中,实践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参与式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更要深入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收获。
具体而言,可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主题的社会现象开展调查,将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衔接。随后根据学情,划分课题合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调研方案和调查问卷的编制,完成效度检验。再根据调研方案,明确学生的各自分工,深入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进行走访调研。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再由组内成员共同整理调查数据、合作研讨,形成终端研究报告。最后,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相应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当学生以策划者、调研者、汇报者的身份参与课堂,其主动性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也会显著提升。
完善评价机制,落实多元考核
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既要有多种活动形式上的应用,又要配套相应的评价机制,不仅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思维能力,更能根据评价找准自身不足与发展方向,在鼓励中进一步调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一是要将学生的参与情况纳入期末考核中,采用“三三四”制实施考核,即出勤与作业情况(30%)、课堂参与(30%)、期末成绩(40%)。通过考核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期末考核作為总结性的评价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参与状态进行合理引导,对其参与热情、参与态度、参与效果进行动态评价,使学生将学习过程和期末考评放在同一重要位置。三是要采用多种评价机制,除教师评价外,还要深化扩展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等,使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参与度。
参与式教学是经过教育实践检验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自觉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辩论、实践、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思考、合作探究,使思政课更有活力、更有激情。展望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积累充足的经验,创设丰富的课堂活动,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