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施工工艺

2021-06-25张凤宇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精调基面底座

张凤宇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

1 工程概况

中铁建大桥局商合杭铁路站前十四标项目二分部承揽施工任务为:标段内724孔箱梁的预制和架设(共724孔,包含单线、双向两部分的箱梁施工,数量分别为366孔、358孔)、桥面无砟轨道施工。线路全长4.704km,CRTSⅢ型轨道板共3882块,具体包含P4856、P4925、P5600、P6250四类。

2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底座基面的凿毛处理

凿毛施工所用设备为凿毛机。由专员操作,对桥梁轨道中心线2.7m内、路基轨道中心线2.9m内两部分做凿毛处理,深度控制在1.8~2.2mm,经凿毛处理后做到大面平整、纹路清晰,与此同时要求出露新鲜面的面积超90%。

2.2 剪力筋的制作与安装

以HRB400钢筋为原材料,根据尺寸要求,由人工用砂轮切割而得。待剪力筋加工成型且满足质量要求后将其安装到位,与基面保持垂直的位置关系[1]。对于失效套筒,进行L型筋植筋操作,该作业范围内用钢筋定位仪探测,目的在于判断基面无筋的位置,在该部分利用电钻钻孔,再用空气泵清理孔内的杂物。按照先灌胶、后植筋的流程有序操作,植筋长度210mm,露出部分150mm,弯钩长度100mm。

2.3 底座钢筋网片的安装

钢筋网片施工中设厚度为35mm的混凝土垫块,作为保护层,按照“底层焊网→上层焊网→U形架立筋”的流程有序操作。遇曲线超高地段时,超高采用外轨抬高的处理方法,并在缓和曲线段设置适量的U形筋及架立筋,严格控制其高度,按线性变化衔接过渡。

基面标高实测偏差超出许可范围时,对U形架立筋的高度做灵活的调整,以免因保护层过大而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按照每1m2至少4个的数量关系设置垫块,在绑扎钢筋骨架时必须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为避免扎丝头刮碰问题,统一将其向内侧倾斜。钢筋网片含上层、下层两部分,将其绑扎牢固并加强防护,避免人为破坏。

2.4 底座模板的安装

模板选择的是25cm高的定型钢模,面板厚度至少为4mm。底板结构组成中,共包含4块模板,利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构成稳定的整体。在使用前对模板做打磨、清理操作,待其保持洁净状态后均匀刷涂脱模剂,弹线支立模板,并测定底座面的标高。在侧模、端模内面分别设置方钢,检测并调整底座面,确保其标高和平整度均可满足要求。模板安装到位后在基面搭设锚固钢筋,以实现对模板的固定处理,按1m的间距有序设置可调三角支撑,增强其稳定性。底座模板底部存在缝隙时向该处注入发泡胶,以实现有效的封堵,使该部分恢复完整,并将多出的部分清理干净。各轨道板对应的底座板均设2个限位凹槽,尺寸为720mm×1020mm,并对四个角做打磨处理,形成半径为1cm的圆角。限位凹槽模板选择的是整体定型钢模,将其稳定置于底座单元固定处,经连接处理后使其与侧模稳定结合于一体。在实际安装中要求凹槽模板顶面与底座标高面齐平,为满足此要求,可适量调整丝杆螺母[2]。

2.5 混凝土浇筑、振捣及拆模

正式浇筑前向基面洒水,使其保持湿润的状态。提前做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类材料的具体用量,再由拌合站集中生产,产出的混合料及时由运输车运至现场,泵送入仓。混凝土浇筑遵循的是随拌随用、连续作业的原则,从较低处开始逐步向高处推进,浇筑至底座板伸缩缝时,该部分做到两侧对称浇筑。辅以振捣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结构的平整度,所用设备为φ50插入式振捣棒,由专员操作,严格控制振捣点位和振捣时间,避免过振及漏振且不可碰触模板以及钢筋等既有构件。

待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拆除限位凹槽模板,拆模时加强防护,以免混凝土结构受损。拆模完成后由人工抹面。混凝土超5MPa后拆除侧模,此项操作中不可导致棱角受损。

2.6 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其细节较多,需要加强控制。在底座表面洒水,再覆盖养护膜,取适量的砂袋将其压在顶面和边角处,使养护膜具有平整性与稳定性。遇夏季高温施工时段时,为减小高温对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影响,上部可加盖移动遮阳棚,保证混凝土内外部温度被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以免因温度控制不当而产生裂缝。养护时间至少需达到14d,期间加强防护,任何无关车辆以及人员均不可进入现场[3]。

2.7 轨道板粗铺

铺设前,根据设计图纸选取合适尺寸的凹槽钢筋和单层钢筋网,将其安装到位并采取连接措施,使各自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免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期间出现钢筋网移动的情况。

轨道板由龙门吊吊装,将其初步转至指定安装位置并做适当的调整,此处以轨道板轮廓线为控制基准,对轨道板做精细化的调整,确保板横向不超过精调支架的横向调程的1/2,纵向偏差不超过10mm,两项指标均要同时满足要求。在纵向位置用方木条控制,经前述操作后,使轨道板紧贴木条下落,最终到达指定的安装位置。

配套精调爪,具体如图1所示。抬高轨道板,以便将预先设置的临时垫块撤除。实际操作中,以轨道板弹线位置为参照基准,利用精调爪对轨道板加以调整,减小位置偏差。

图1 轨道精调爪

2.8 轨道板的精调

(1)测段线路前后两侧分别有2对CPⅢ点(数量共计8个),分别为之插上观测棱镜;随后在测量前进方向的轨道板上布设全站仪,严格控制仪器的位置,其中心需尽可能与轨道板中心保持重合的关系,仪器照准CPⅢ棱镜进行设站,为保证精调结果的可靠性,要求建站精度为0.7mm。

(2)配套运行能力强、精度较高的处理软件,由其参与到测量工作中,以便针对数据展开统计与分析。测量期间严格控制全站仪的位置,重点考虑其与1号标架的间距,该值以6~40m为宜,全程的实测距离均要稳定在该区间内,若超出则不满足测量要求,需重新设站。

(3)各精调爪处分别安排1名工作人员,在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后对轨道板做精调操作,按照先高程、后平面的顺序依次调整,确保两方面均可满足要求。以测量所得结果为依据,经分析后与精调爪操作人员沟通,发出特定的指令,由其利用精调爪做适当的调整,经过持续的沟通与调整后最终使轨道板精准就位。

(4)延续已精调的轨道板作业时需要做好对上一块轨道板的搭接测量操作,经过检测后确定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的相对高差,应当保证该值不超过0.5mm,在此前提下完成对下一块轨道板的精调操作。

(5)按顺序完成各轨道板的精调作业后,若无误则用压紧锁定装置予以锁定。在设置压紧装置时将其稳定在混凝土底座侧面处,压杆通过丝杆拧紧,使其维持稳定,以免在轨道板混凝土浇筑期间因失稳而上浮。

3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

3.1 灌注作业要点

泵车泵送入模,在开设的灌注孔处紧密铺设土工布,起到防护的作用,以免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污染轨道板。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以及速度,不可出现浇筑高度过大(容易加大混凝土离析的概率)以及速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期间动态化调整开关阀,以实现对下料速度的控制,按流程有序完成灌注作业。灌注施工过程中员工密切观察现场作业情况,排气孔内混凝土流满导流槽时可关闭挡浆插板。

一块板的灌注工作落实到位后,若无质量问题以及其他异常状况,则需移动溜槽架,以便施工下一块轨道板。对于灌注小斗内多余的混凝土,该部分则需被及时清理干净。灌注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百分表的数值对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判断,要求轨道板的上浮值不超过2mm,否则需调整。

混凝土灌注完成1.5h后可以拆除施工中使用到的灌注管和防溢管。正常情况下,单块板的灌注时间为6~8min,混凝土自拌制到结束灌注所持续的时间控制在2h以内,应尽可能缩短该时间,否则混凝土将随时间的延长而初凝,导致混凝土无法正常投入使用。

3.2 养护

经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后待其发生膨胀并且达到最大体积时,便可将施工中使用到的压紧装置拆除,具体根据现场气候条件而定,夏季约8~10h,冬季气温较低,需延长到20h左右,可结合实际气温做适当的调整,带模养护3d。避免盲目拆模,即作业前混凝土强度至少需达到10MPa,按立模的逆向顺序拆除,期间加强防护,不可损伤已浇筑到位的混凝土。拆模后分类堆放拆除的模板,不可影响现场作业。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铁路轨道施工中,CRTSⅢ型无砟轨道是极为主流的形式,其可以有效保证轨道的施工质量,使轨道具有平整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进而提高列车通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且经济效益突出,因此综合应用效果较佳。本文对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的施工工艺展开了分析,提出作业要点,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精调基面底座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CTRSⅢ型无砟轨道板智能快速精调设备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精调施工成本分析
水位资料考证及水位订正方法浅析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冻结基面的理论阐述
机械字码打印底座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
测站考证相关概念及基本原则探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综合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