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措施

2021-06-25周文清

河北职业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监测点教学质量院校

周文清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强化办学特色、内涵建设,切实履行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育质量的主体,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自主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质量实施诊断,并在持续诊断中不断改进以提升其质量,进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

一、实施实践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现实意义

(一)是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需要

目前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试点的高职院校,已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构建了质量诊改体系,虽说在课程质量诊断项目中将“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进行单列,但实践教学还有着其他多种类型如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实训等,这些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组织及考核等方面都与普通(理论)课程教学有着质的区别,如运用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诊断,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诊断结果的全面性、问题诊断的客观性与归因分析的准确性。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生成既受专业建设质量的影响,同时也受课程本身的建设质量、教师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的参与表现等的影响。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质量诊断项目的一个独立子项目,并分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依照其教学目标、质量呈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等来确定诊断点、建构指标体系,这样不仅能全面而客观地发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还能发现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师等方面建设的不足,将使整个学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从项目设计到诊断点确定,再到指标体系的制定更全面、更科学。

(二)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成效的需要

“诊改”是以发现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致力于缩短差距的质量控制方法[2],其目的是通过运用教育诊断理论与技术手段来判断教学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尚存的问题,分析并界定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与策略,以便高职院校在下轮各项目建设与教学实践中进行改进与完善。实施实践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对实践教学活动从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前期准备、教学组织与实施、实训项目的设计、教学成果及效果等各个环节及其要素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判,进而全方位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及其质量提升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归因分析以找出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进而制定有效的改进办法与措施,这样有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的要求及手段等,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及成效的不断提高。

二、科学合理的内容标准体系是教学质量诊改的基础

(一)分类设定质量诊断监测点

诊断是为了找出教学内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诊断监测点是指诊断所涉及的具体要素,是开展教学质量诊改的基础,具体指向教学质量的所有影响因素,由此应从多维度、多层次来确定各类实践教学质量诊断的关键监测点,以精确判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诊断结果的全面性。高职实践教学可分为课程实验或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四种主要类型,其中课程实验(训)是针对某门具体课程,以检验某个知识点或训练某项专业技能所开展的单项活动;课程设计是为更好地掌握某门课程的整体内容而开展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环节;顶岗实习则是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以提升其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仅教学目标、内容及所需教学条件不一样,其质量生成及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分不同实践教学类型,分别从教学输入、教学过程与教学输出三个维度来分析质量影响因素以构建诊断内容体系,明确各关键质量监测点。(如表1)

表1 四种形式实践教学诊断的关键质量监测点

(二)制定针对性的质量诊断标准

标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科学而合理的质量诊断标准是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诊断标准的确定应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不同形式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一样,如课程实验(训)是以知识检验或单项专业操作技能掌握与提升为目的,课程设计是检验学生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为目的。顶岗实习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加实际岗位经验、培养职业素养和提升职业能力为目的。而教学目标实现所需的要素、路径与方法等的应然状态,即是其质量的标准,在此依据各种形式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对照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监测点,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四种类型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要素

三、多样化的技术方法是精准诊断结果的有力保障

(一)根据诊断内容选择适宜且多样化的诊断评价方法

诊改是建立在大量数据与信息分析基础上的,而所涉数据与信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由此,高职院校须依据不同诊断内容及要素来甄选针对性的、适宜的诊断方法,譬如实训室运行状态、仪器设备数、进度落实与检查、考核以及满意度等以动态数据为主的内容可选用数据分析法。对于诸如教师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力、学生过程表现与状态、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提升等较复杂且抽象的、质性的内容则可选择如发展性评价法、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性评定。对于如管理方面的规定与细则、指导性的教学大纲与指导书、操作规范与要领、实训报告等内容则可选用专家评阅法、同行评价法、结果性评价法等来评判其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宜性。多种评价方法的融合运用能确保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的全面与合理,以及改进建议与措施的“对症”。

(二)培养一支懂评价技术与方法的诊改团队

每种评价方法都有着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与运用方法,比如常用于数据分析的对比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体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进而做出正确的评价,其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如选择不合适,则可能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这就要求诊断人员需掌握对比标准选择的技术方法。再如发展性评价法中的增值评价法,是一种可用于评定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升的有效办法,其关键是根据各阶段的评分与成长记录来形成学生个体增值曲线,这就需诊断人员掌握增值评价法的应用要领。由此,高职院校在遴选诊改专家时有必要强调其对相关评价方法的技术掌握与运用,或在诊改实施前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以形成一支既懂诊断理论,又能熟练运用各种评价技术与方法的专业诊改团队,这样才能确保诊断过程到位、诊断结果全面且精准。

四、元评价与反馈机制是诊改功能实现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诊改元评价机制

诊断结果是相关责任主体实施改进与完善的依据,但如责任主体不认可诊断结果、对问题与原因的诊断存有异议的话,将直接影响到诊改目标的实现与改进的有效实施,由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引入元评价机制。所谓元评价是对评价的再评价,诊改的元评价机制即是对整个诊改工作如诊改专家团的遴选及构成、诊断内容与标准要素的确定、诊断数据与信息的搜集、评价方法的运用等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与全面性,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结果的精准性和客观性,归因分析的合理性,以及改进措施与对策的可行性。

(二)建立诊改反馈督查机制

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其质量的不断提升,如果诊断结论与改进建议得不到有效反馈,抑或是反馈了,但执行落实不到位,改进成效将无法保障,诊改也就失去了其积极功能与意义。由此,高职院校应建立诊改反馈督查机制,一方面可了解诊断结果与改进建议的反馈是否及时、全面、准确等。另一方面,督促诊断对象及时根据诊改建议实施针对性的改进,并跟踪其改进进程与成效等。诊改反馈督查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发挥诊断的积极功能,确保诊断结果得到充分应用,使改进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践教学质量实施诊改,不仅能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成效,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也能促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以及质量管理体制的改进,还能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更全面、更科学、更完善。

猜你喜欢

监测点教学质量院校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