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袁隆平院士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1-06-25孙洁
文/本刊记者 孙洁
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去年11月,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大关。
2013年、2016年,本刊曾两次专访袁隆平院士。
痛寄哀思的同时,我们愿与大家一起重温这些瞬间,在文字中感受他的科学家精神!
与本刊的点滴记忆
2013年9月29日,由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988.1公斤,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消息传来,各界倍感振奋,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随即派出报道小组,前往湖南长沙。我进杂志社的第一年,就接到这样的出差任务,兴奋而惶恐。
我们来到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在那里接受了小组的专访。午后的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途经袁先生平日里生活起居的院子,整齐中透着严谨、静谧的氛围,红色房瓦的点缀使得院落看上去更加生机勃勃。当时已经83岁的袁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精神矍铄。他说:“亩产988.1公斤,我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没有达到1000公斤,说明难度很大,还要继续努力。我想再奋斗两年,争取实现这个目标。”袁老接着说:“今年我还要在三亚搞一个示范片,至少几十亩,希望在三亚实现一千公斤的突破。”说着,他笑了起来。
接下来,这位从前活在书本上的人,跟我们聊起了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的超级稻啊,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就在那个稻穗下面乘凉;还有一个梦,就是希望杂交水稻能够覆盖全球。”
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质朴的言谈,话语间流露出的更是对生活的特别感悟与事业的无悔执着。
这些年来,袁隆平还十分关注盐碱地、海边滩涂地区的海水稻种植研究。
2016年,本刊记者再一次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此行是为了海水稻。袁隆平告诉本刊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海水稻亩产300公斤。如果海水稻种植面积达1亿亩,将实现300亿公斤的产量,这比湖南省水稻年产量还要高。海水稻前途光明。”
他算过一笔账: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近2亿亩可以种水稻。十年之内发展耐盐碱水稻1亿亩,实现产出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1亿人。
2017年,袁隆平领衔成立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将全国示范种植海水稻面积扩展至10万亩,实现平均亩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
今年1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
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似乎离袁隆平曾经做过的“水稻高产梦”不远了。
在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袁隆平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
回顾袁隆平的一生,荣誉等身。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发明特等奖、世界粮食奖等20 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一颗行星曾以他的名字进行命名。两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签署主席令,授予他“共和国勋章”。
但种种褒扬之外,袁隆平最关心的是,“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从红薯嫁接到杂交水稻
与农业结缘,是冥冥之中的选择。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6岁那年,随长辈在汉口一家果园游玩时,袁隆平对田地、果实产生了浓厚兴趣。1949年夏天,袁隆平高中毕业,父亲本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袁隆平选择了进入重庆北碚夏贝相辉农学院学习。
23岁大学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工作之余开始从事传统水稻品种选育。同一年,大洋彼岸的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让人们开始从分子层次上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而彼时的中国,盛行的是前苏联植物学家的“无性杂交”学说,否认基因存在,认为可以通过嫁接和胚接等手段,利用两个物种的优点,创造出新的物种。
曾经,袁隆平试图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它上面结番茄,下面长马铃薯”。但最终种出来的东西,“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
有一次,袁隆平还种出了一个17.5斤的“红薯王”,以为自己找到了粮食增产的好办法,但“红薯王”并没有将变异遗传下来,这也让他对无性杂交的正确性产生了疑问。
4年后,青年教师袁隆平在报纸上看到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转而开始从遗传学上研究杂交水稻。
安江农校老校门旁曾有30多亩水稻良种选育实验田。上个世纪60年代初,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选种,一株“穗大粒多”“鹤立鸡群”的稻株引起了他的注意,稻粒数有230余粒,远超普通稻株。袁隆平兴奋地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又将所有谷粒留作试验的种子,并于第二年播种。在他的计划里,这些种子长出的稻株,有望实现亩产上千斤的突破。
让人意外的是,同一批种子,种出的稻株却不一样:禾苗高矮不同,抽穗的时间也有先有后。“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这让我陷入了疑惑: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袁隆平如此写道。
袁隆平仔细数了数高矮不齐的水稻,发现两者的分离比例正好是3:1,符合分离定律。袁隆平认定,原始稻株是天然出现的雄性不育杂交水稻,他想找到更多这样的稻株。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一直被学界认为“没有杂种优势”。稻粒数多的、天然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的出现让袁隆平意识到,这或许是杂种水稻的优势:大量培育优势杂种水稻,可以带来粮食的大幅度、大面积增产。
此后两年,每到了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都在稻田里进行杂交育种实验。雄性不育水稻有着“花药不开裂”的外部特征,他拿着放大镜观察了14万株水稻,最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
1966年2月底,前述内容整理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上。“这还得感谢稻田里那株与众不同的水稻!”袁隆平说。
袁隆平(资料图)
从“野败”到“超优千号”
从开始寻找雄性不育系水稻,到培育出可以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用了近10年。早期,袁隆平将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和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水稻及其后代进行实验,发现保持不育特性植株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实验陷入了僵局。
1970年11月,在读完国外相关杂交实验的论著后,袁隆平决定用更边缘的野生稻进行杂交实验。后来,在海南的一处农场,助手们找到了一株此前从未见过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这株珍贵的野生稻被命名为“野败”。
到了1973年,用“野败”杂交得到的水稻已经种植了几万株,都能保持不育特性,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成功。
也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的“南优1号”,在湖南、广西等地试种,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1974年,我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培育成功,在安江农校试种,亩产628公斤。
此后,全国又陆续选配出了“南优”“矮优”“威优”“汕优”等系列杂交水稻,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提高了粮食产量。
袁隆平的研究并未就此停止。1981年,他提出两系法育种方式。1985年,他和他的团队将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研究成功。1997年,他又在两系法的基础上研究超级杂交稻。2021年5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最终,得到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我的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杂交水稻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播种到收获,我只要有时间,都要到试验田里去看一看。它长得好不好,要不要肥料,要不要水,有什么虫,有什么病。”每每谈到此,袁隆平的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攻关无止境,虽然“超级稻”第四期已经实现亩均产量1026.7公斤,成功实现了新的跨越,然而,袁隆平却早已把目光放在了第五期、第六期超级稻项目上,向每公顷16吨攻关,实现了16吨就攻关17吨,一直攻关到20吨。
“全球22亿多亩稻田,而包括中国在内只有3亿多亩是杂交稻。如果其中一半种上中国的杂交稻,那么增产的粮食每顷按2吨计算,就能多养活5亿人口!”这句常被袁隆平挂在嘴边话,似乎成了杂交水稻的“宣传语”。
从家国情怀到造福世界人民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终生的梦想,也是他奋斗的动力。
然而,袁隆平知道,这个梦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要让人能乘凉,稻子就必须长得比人还高。如果按照亩产来说,至少要达到1500公斤以上。
为了农民利益,为了天下人有饱饭吃,袁隆平始终奋战在田野一线,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他每天都坚持下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产生灵感,‘灵感=知识+汗水’。我想,搞科学研究是这样,从事其他任何工作也是一样的。”
袁隆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国杂交稻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于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就会郑重而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种子”,令人感染、感动。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也曾为他写下这样的颁奖辞:“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在袁隆平书房内挂有自己写的一首七绝诗,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一位共和国的脊梁就此离我们而去,我们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感激他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我们为国家痛失国宝感到无比沉痛。斯人已去,其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