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1-06-25王坚炯楼红侃
王坚炯, 金 甬, 楼红侃, 陈 旭
浮针疗法基于中医理论而发展起来的[1],是机体产生的反应性反应,通过释放神经介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淋巴循环,从而调动人体防御系统,促进肌肉神经等的修复,故具有起效快速、经济安全、较少副作用等优点[2-3]。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宁波市中医院80例急性发病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探讨解剖列车理论下浮针在梨状肌综合征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30~60岁。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回顾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1)有外伤、注射药物或髋臼后上部骨折史等,部分患者与坐骨神经出口变异有关;2)多发生于中年人;3)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臀部疼痛可沿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至小腿和足部,严重者患侧呈持续性 “刀割样”或 “烧灼样”剧痛,多数伴有疼痛性跛行,可有轻度小腿肌肉萎缩及皮肤感觉异常;4)检查臀部梨状肌可触及条索状隆起,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在60度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度,疼痛反而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纳入标准:1)此次急性发病,年龄20~60岁。2)符合上述诊断标准。3)心肝肺肾等脏器无明显临床意义的异常。4) 临床资料记录完整,获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心肺功能严重不全限制日常活动的患者;2)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3)血栓症、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妊娠妇女等患者;4)近期(1个月内)或治疗前服用非甾体抗炎、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使用经历者。5)伴有明显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疼痛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口服乙哌立松片治疗,一次1片, 3次/d,连续用药7 d。观察组根据解剖列车理论,后表线走向,操作者运用擦法、按揉等治疗后表线相关肌肉及筋膜,然后用拇指点按和弹拨后表线上的所有压痛点5~10 min,力量由轻到重 。采用“远程轰炸”,由远及近,从小腿外侧,多数从腓骨长短肌开始进针,右手持针沿皮下推进(注意不入肌层),运针时可见皮肤线状隆起,医者手感空松软滑易进,患者没有酸胀麻痛等感觉。退后针芯,将进针点当作支点,夹持芯座,针体做跷跷板样扇形扫散。同样方法在梨状肌患处寻找进针点,多为臀部明显压痛点,伴有条索状结节或块状物更佳,运针后行扇形扫散。浮针治疗过程中配合梨状肌再灌注活动:如在患者侧卧位时(患侧朝上),嘱患者患侧下肢伸直抬高,操作者予以反向的外力,嘱患者再灌注活动时抵抗这个阻力(目标肌肉:腓骨长肌),同理,嘱患者髋关节外旋抗阻,操作者予反向外力对抗,让患者抗阻活动(目标肌肉:梨状肌)。浮针结束后拔出针芯,用胶布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以维持效果,留24 h后拔出软管,若患者精神紧张,则留5、6 h左右或洗澡前取出。3 d 1次,连续3次1个疗程。另嘱患者多休息,避免从事过重体力劳动。
对照组:常规运用擦法、按揉等治疗后表线相关肌肉及筋膜,然后用拇指点按和弹拨后表线上的所有压痛点 5~10 min,力量由轻到重。疗程及注意事项同上。
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及强效镇痛药。治疗后第24 h、7 d、14 d进行指标评估。
1.4 观察指标 1)疼痛参照VAS评分标准,分为0~10分。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以疼痛为主诉就诊,伴随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疼痛程度的定量法。让患者在1 条 10 cm 长的线段上标识疼痛程度,其左端为“无痛”,右端为“剧痛”,线段中间无刻度,用标尺测量的点到左端的长。评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2)髋关节Harris评分。多数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疼痛的同时伴髋关节活动受限。1969年,Harris提出了一套新的髋关节数值评级标准,即Ha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种髋关节疾患的疗效评价,强调疼痛和功能的重要性。Harris评分的内容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四个方面,考评内容和范围日趋全面,分数分配合理,它的信度和效度已经确立,广泛运用于国内外对髋关节疗效的评估上。3)就诊满意度,患者就诊满意度使用Likert量表(5分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即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患者治疗随访结束时发放就诊满意度调查表,请患者填写并回收。
1.5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结果用()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表1)。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三个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髋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2)。治疗前2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三个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表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VAS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7 d、14 d,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 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7天、14天,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2.3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2.5%,(P值=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梨状肌综合征是坐骨神经从臀部的梨状肌出口走行时容易受到卡压,引发起于臀部疼痛为主等症状。[4-5]。梨状肌综合征部分患者病因与以下情况有关:臀部有过外伤,导致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或髋部周围骨折,尤其是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引起;注射药物可使梨状肌变性、产生纤维挛缩[6-7],因此有时臀部可扪及索状(纤维疤痕)或块状物(骨痂),严重者行走困难,甚至小腿等部位感觉异常或肌肉萎缩[8-9]。
所谓解剖列车理论,其实是一种整体性的理论,与中医整体观的理论相似,但以解剖为基础,其在筋膜网络内的肌肉会影响整体功能的连贯性,而这些线条和薄膜沿着身体结缔组织方向行进,所形成的肌筋膜经线被称为“轨道”,因其有迹可循,也称为“解剖列车”。肌筋膜经线理论认为人体有一个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整体模式[10],它不仅可以协调了肌肉之间的运动,减少互相的摩擦,还可以通过约束肌腱和肌纤维,确定肌肉拉力的方向,从而传向肌腱和骨骼并扩大肌的附着区域。肌筋膜的触发点常位于筋肉起止点,肌腹肌肉的相交处。本研究选用激痛点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通过症状、体征及可能的辅助检查,就近寻找梨状肌周围,如能发现条索状物或块状物,即认为此处就是疾病的激痛点。
中医认为梨状肌综合征导致肌筋膜的气血经脉运行痹阻、脉络失和,所谓“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目的在于消除局部的水肿及炎症样反应,解除梨状肌痉挛,从而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和压迫[11-12]。浮针不触碰肌肉组织,而是作用在归属于中医皮部的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层。在病理状态通过筋表面的皮部进行扫散,可提升皮部经气,消除气滞血瘀,使营卫协调、阴平阳秘;其次浮针扫散犹如在肌筋膜表面进行柔和的按摩,从而达到松解筋膜肌肉,使气机畅达、阴血充实筋体,筋得血养方能柔和,从而起到疏通筋痹作用[13];下肢有足三阳、足三阴经循行,浮针作用点虽未具体到经穴,但自古针灸择穴可“离穴不离经”,因此浮针扫散仍可激发下肢六条经脉疏通痹阻,从而经络行血气、濡筋骨、利关节的功能。筋骨相连,筋柔则骨才能恢复正常的应力刺激,便不再形成骨赘。因此,气血通畅,筋柔骨正[14]。现代医学解释浮针主要为液晶态学说,液晶态具有压电和反压电效应[15],在进行浮针操作时,针体通过牵拉、推挤呈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可导致其产生空间构型的改变,通过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而呈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能够高效地传导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从而产生反压电效应,进而改变细胞离子通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修复。
两会中医话题成为热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提出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让中医药伴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运用非药物疗法,一方面减少损伤,另外一方面节省费用。临床实践已表明,在近期和远期疗效上,浮针疗法都有明显优势,而且安全无副作用,操作过程中,除进针时有短暂的刺痛外,病人没有明显的感觉 ,甚至不知道有针的存在。而目前浮针疗法的机理研究比较薄弱,尚待加强 ,从浮针的独特针法——扫散、留针部位——皮下疏松织缔组织、进针部位——远离痛点、无针感——不要求得气 、结合运动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这些都决定了浮针疗法的复杂性 ,不能单一地用神经递质、淋巴体液、生物电能、局部循环的改善(能量和营养的补充)等来解释[16],需要后期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阐述。
本研究显示,对于急性起病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浮针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髋的功能评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