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应用语言学本质探析

2021-06-25徐山燕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言学跨学科外语教学

徐山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谈到本质,我们总是和现象相联系。探究事物的本质,就是要求我们透过现象去分析事物形成的原因,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应用语言学是我们从国外引进来的学科,笔者从概念整合视角,对三本《应用语言学导论》进行整合分析,以期为未来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学科发展。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福柯尼耶和特纳在概念隐喻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是进行信息加工的一种可视化分析。

(一)概念整合的主要内容

概念整合主要涉及心理空间的整合,这是一种描述人类在加工信息时的一种具体认知过程,将抽象思维具体化、程序化和可视化,加工的结果是产生新的语义结构。概念整合包括四个心理空间,分别是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类属空间及合成空间。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存在部分对应关系。类属空间是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之间共性部分的投射。合成空间如同一个熔炉,信息加工者以自身原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联想和构建对来自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加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信息或结构,从而实现新的语义或结构的合成,也就是层创结构中的内容。

(二)概念整合的运作机制

概念整合的运作主要发生在合成空间和层创空间,其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过程: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组合指的是先将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投射到合成空间,这是层创空间形成新的语义基础。完善指的是信息加工者将投射到合成空间的信息与其自身的认知进行匹配,这是对信息的初步处理,也是形成新语义的关键步骤。扩展指的是对完善过程的再深化,是形成新语义的核心。经过三个步骤的认知运作,新的语义或结构就会被构建出来。

如图1所示:我们对“丽莎是约翰的女儿”这句话进行概念整合分析,输入空间Ⅰ中有“父亲和女儿”,这是一种框架关系。输入空间Ⅱ中有两个名字“约翰和丽莎”,这表示具体的内容。这两个输入空间拥有共同的属性关系父女,所以这一属性将会投射到类属空间。输入空间Ⅰ和Ⅱ存在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父亲、女儿和约翰、丽莎对应,更为确切地说,约翰和丽莎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女儿。但是如何对应的呢?根据信息加工者的常识再进行加工,约翰一般为男性的名字,丽莎一般为女性的名字,所以得出:父亲对应的是约翰,女儿对应的是丽莎,这一步就是信息的匹配。紧接着再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可以得出:约翰的女儿是丽莎或丽莎的父亲是约翰。

图1 概念整合分析

二、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应用语言学本质探析

导论性质的书对了解一门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选取了三本《应用语言学导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前人对同一概念的描述中找出共性,并试从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定义及研究范围三个维度探析应用语言学的质。

(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1.国外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他指出:开始分化为应用语言学是运用纯粹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他科学领域的各种问题。[1]720世纪以后,语言科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分化为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20世纪40年代,由于军事、科技等的需要,外语教学得到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应用语言学。1946年美国在密执安大学建立英语学院,并出版著名杂志《语言学习》,其副标题为“应用语言学杂志”,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本冠以“应用语言学”的杂志。从此,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受到学术界的承认和接受。

2.国内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中国外语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离不开桂诗春先生的努力。1978年,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召开。会上,桂诗春先生发出了“引进应用语言学”,创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应用语言学体系”的呼吁。1980年在广州召开“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1981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成立;2002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成为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会员。随后,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蓬勃发展。2011 年我国承办了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

纵观国外和国内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西方的应用语言学起步早,主要研究语言教学。相较而言,国内的应用语言学起步晚,且国内外语界的应用语言学受到国外语言学发展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外语教学,核心是二语习得。从本质上而言,国外应用语言学是现实需要催生的,而我国外语学界的应用语言学是引进,其初心是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应用语言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从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上来看,应用语言学的本质重在应用,具有应用性。

(二)从应用语言学的定义探析本质

百度百科对本质的定义为: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我们可以从对事物或者概念的定义中去挖掘其本质特征。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选取了三本书中部分学者对应用语言学的定义。

定义1: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认为应用语言学是运用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3]

定义2:科德认为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知识运用于某一对象;或者说,应用语言学(其名称的含义就是如此)是一种活动,不是理论研究,而是把理论研究的成果付诸运用。[4]

定义3:卢植认为,应用语言学是从属于语言学下的一个学科,广义上是指语言实践的社会方面,如: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的社会文化转移性,语言的人工智能过程,机器翻译等;从狭义上说,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将音位学、音系学、形态学、词汇学等有关语言的知识应用于语言教学。[5]

定义4:王伟等人认为,应用语言学的定义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来说,应用语言学指将语言的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教学,如第二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语言评估等。[1]2

定义5:桂诗春(1988)认为,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的是“把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其他学科的各种问题”;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1]2。

定义6:冯志伟(1999)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应用语言学下定义:广义上指“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切边缘学科”,狭义上指“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某一边缘学科”[1]5。

定义7:于根元(2003)将应用语言学定义为“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1]4。

定义8:王福祥、王克非(2005)认为“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指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外语教学,还包括语言规范、文学改革、辞书编撰、翻译等”[1]4。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学者们对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大部分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界定的。广义的视角在于强调应用语言学的功能,如:定义3、定义4、定义5,定义8;狭义的视角在于强调应用语言学就是研究外语教学或二语习得。如:定义3、定义4、定义5,定义8。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定义1不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的功能,还明示了应用语言学的分类及类别之间的关系。定义6和定义7都是从宏观上对应用语言学进行定义的,共同点是强调与其他学科的交互性,不同点在于定义7还强调关注语言本身。从诸多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

(三)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探析本质

研究任何学科,都要先对学科定性,确立研究范围。本文选取的三本《应用语言学导论》都是从狭义上介绍应用语言学的,说明其研究内容集中在语言教学方面。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者发现语言教学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过程,仅靠某一方面的理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随着二语习得和其他相关学科如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及在应用语言学中的运用,研究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近年来,随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其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应用语言学除了研究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言测试与评估,还研究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学科,这意味着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得到了深化,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围也不断得到拓展,这体现了应用语言学的独立性和社会性。

(四)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应用语言学本质探析

将应用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放入输入空间Ⅰ,将语言学家具体的研究内容放入输入空间Ⅱ,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的共同属性是应用语言学。输入空间Ⅰ和输入空间Ⅱ的部分内容投射到合成空间,信息加工者结合已有有关应用语言学的背景知识,经过概念整合的运作机制,得到合成空间:应用语言学以语言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产生的新层创空间结构为:应用语言学具有独立性、跨学科性、应用性、社会性和可实验性。

1.应用语言学具有独立性

首先,应用语言学具有独立的理论,即交际理论、认知理论及社会文化理论。其次,应用语言学有完善、系统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日记法、实验法、访谈与问卷等。最后,应用语言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如应用语言学以计算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机器翻译如何达到更好的效果。

2.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跨学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跨学科性。应用语言学虽有自己的理论,但是由于其研究广泛和学科发展,需要借鉴、吸收、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如层次理论、动态理论等。其二,应用语言学学科框架的跨学科性。桂诗春认为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涉及语言学科、语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相关学科三个方面的知识框架。从桂诗春先生对应用语言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应用语言学学科框架的跨学科性。

3.应用语言学具有应用性

随着跨学科的不断发展,应用语言学更加注重着眼于解决现实世界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问题,这体现了应用语言学的思想——聚焦于应用。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为研究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助于打破学科思维和局限性,促进跨学科发展。

4.应用语言学具有社会性

应用语言学发展立足于服务社会,与社会功能、结构紧密相关。文秋芳(2020)指出,当下我国应用语言学仍处于“跟跑阶段”。[6]这意味着我们对本土问题重视不够,中外国情和历史文化不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我们应该立足本土,去发现、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

5.应用语言学具有可实验性

对应用语言学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试验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检测理论运用的实际效果。比如,我们想要测试一种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就必须采取实验的方法,而且这种实验的方法除了时间上的持续性,还要有研究对象的可实验性。

三、结语

本文基于概念整合视角研究三本经典《应用语言学导论》,从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定义以及研究范围三个方面对应用语言学的本质进行探析,得出结论: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是语言,关键是运用,重点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目的是解决问题,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独立性、跨学科性、应用性、社会性和可实验性。希望未来的应用语言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牢记应用语言学初心和使命,还要与时俱进,立足本土,大胆创新,以促进应用语言学学科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学跨学科外语教学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