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深果粉经验分享,过年应该用得到

2021-06-24

电脑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手柄玩游戏功能

这些iPhone小技巧,你不一定知道

导数据?分分钟的事

不少人新年拿了年终奖,都会买一台新手机犒劳自己,而新机到手第一件事就是导数据。iPhone在数据备份/导入这件事上,做得比绝大多数安卓机型都要好。如果你此前就是iPhone用户,只需将旧手机靠在一起就会自动弹出数据传输功能,扫码并输入旧机锁屏密码以验证身份,就可以将全部数据一键导入新机(全程连接充电器并且保持蓝牙开启)。

我去年换iPhone 11 Pro Max的时候,选择了第三方的以旧换新服务。当时旧手机直接交付给对方了,没有现场导数据,所以我选择的是通过iCloud备份。

一般来说,免费的5GB空间基本上只够备份一些系统应用和设置,想要备份相册、视频等就需要购买额外空间了。我推荐6元50GB,就能满足基本需求,而21元200GB就看你自己需求了。

如果你是苹果的年年焕新计划用户,官方的工作人员还会帮你备份好并且完全清除旧手机数据,避免信息泄露的后顾之忧,对于新手用户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此前使用安卓手机的用户,先在苹果官网下载“转移到iOS”APP(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5042),打开后就和iPhone上操作类似了,不过由于系统和文件格式的不同,跨平台传输仅限于图片、联系人、浏览器书签和一些双平台均提供的免费APP,部分文件还需自行手动传输。

就算是安卓用户,转移到iOS阵营也是极为便利的。而在Android平台,不同手机品牌都有各自的导入工具,但是如果要跨品牌,大部分数据都得自己手动备份。如果你手机里资料较多,特别是对于不太懂的新手用户来说,转投iOS阵营是个很好的选择。

给iPhone来一个“二次装修”

如果暂时没有购机计划,同样能用老款iPhone迎接新年的。在iOS 14中,加入了一个全新特性——桌面布局、APP图标、小部件大小、位置等都可以由自己决定,你完全可以给iPhone来一次“装修”。

除了系统提供的小部件,我比较推荐的第三方工具是万能小组件APP,它可以满足大部分iPhone用户的需求。比如提供了手机运行情况(包括电量、空间等)、星座、微博热搜、新闻以及支付宝扫码等APP内功能,几乎你能想到的都能找到。

另外還有DaysMatter(倒数日)、MagicO(图片墙、信纸)、彩云天气等针对性功能的应用,至于怎么搭配就看你自己的审美了。不光可以在桌面看到推送信息,也可以直接访问应用内功能,比如微信付款、出示健康码、音乐播放等,效率提升明显,在美观度和易用性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至于自定义图标,就要用到快捷指令了。配置方法也超级简单。在快捷指令中新建一个“打开APP”的操作,然后点击右上角的“…”进入预览页面,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后即可设置名称和图标。

怎样?无论你是想走可爱风格,还是为爱豆打Call,或者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都可以轻松实现。要过年了,大红灯笼、红包、锦鲤什么的,都安排上吧。

分享每一个团圆时刻

新年就是要欢聚要热闹,装修自己的手机还只是独乐乐,想要众乐乐,在今年这样特殊的环境下,最好的方式,还是要靠照片、视频。

在iPhone上,你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相簿,只需在“设置→照片”中开启共享相簿,选择照片点击“添加到共享相簿”,只要是加入了iCloud家庭账户的成员,都可以在自己的iPhone上看到。

提醒一下,这个相簿是不会占用你的iCloud空间的。支持最多5000个照片/视频文件(15分钟内),对大多数人来说足够了。还可以点赞、评论,完全就是一个私密分享的小圈子。

学会了分享,不会拍还是白瞎。其实,iPhone在拍摄的易用性上,已经做得很好了,拍摄界面比绝大多数安卓机型都要简单,而且成像效果一直都是标杆级的,这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来自计算摄影。简单来说就是打开iPhone的摄像头就会开始获取画面的色彩、光线、轮廓等信息,再通过AI算法、机器学习等诸多智能化功能,最终输出一张更完美的照片。

比如节日期间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用iPhone 12拍摄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传感器面积比前代提升了47%,在暗光环境下的画质提升十分明显,并且在超广角模式下也加入了夜景模式。

这张照片就是摄影师周于斯用iPhone 12 mini的人像模式拍摄的,将视觉重心放在了人物上,背景虚化后,也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梦幻的光斑,更具单反的味道。

提醒一下,人像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拍人,像是节日期间分享美食,或者是晒礼物,都可以使用,以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家庭小聚,提防熊孩子

光拍照分享还是不能体现节日的喜庆气氛,虽然不建议大规模聚会,但是在低风险地区,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和自家亲人小范围团聚还是可以的。

一家人团聚,大人聊天打麻将,熊孩子玩着iPad就不吵不闹了。为了防止他下载付费APP,其实只需要设置一个家庭账户。

组织者购买的所有付费APP都是可以共享的,比如3A大作《帕斯卡契约》,原价45元,6人团购人均只需7块多。你可以给熊孩子使用单独的账户,也不会妨碍你自己使用。对于儿童账户(13岁以下),在购买付费APP时需要组织者确认。你完全可以给熊孩子一个iPad,使用专门的儿童账户登录,再对APP使用进行一些限制,就可以完全规避胡乱下载APP了。

另外,我强烈建议给孩子的账户开启屏幕时间功能,这样一来,家长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了解孩子的设备使用情况,并且设置限额。比如游戏类应用(甚至精准到某个APP)每天只能使用2小时,合理的限制其实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其实,和iPad相关的技巧还远不止此,既然聊到用iPad玩游戏,那么接下来就以iPad为主角,来聊聊玩游戏那些事。

不接受反驳,iPad就是最好的“游戏机”

首先当然是无与伦比的性能啦

众所周知,我是公司最爱玩游戏的人之一,利用职务之便,上班时间玩游戏,哦不,做评测是常有的事。只怪主机游戏不争气,近几年我已经全面转向移动平台,家里的PS4都已经吃灰很久了。在移动端,我也徘徊于Switch、iPhone和iPad在内的多款设备之间。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iPad作为我的主力游戏设备,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没有什么比iPad更适合了。从此前的iPad mini 5到现在的第二代iPad Pro(11英寸),iPad一直都是我的最佳玩伴。

当初选择iPad mini 5,是因为它的轻便,而且也用上了当年iPhone XS的同款芯片,在性能上可以说是“傲视群雄”。用了这么多年,去年换上了iPad Pro,也是因为更新了几款大作,像是《帕斯卡契约》《原神》等,对性能要求也更高了。

提到性能,iPad系列一直都是天花板级别的了。在不少榜单中,iPad都是“降维打击”,我这款iPad Pro也一直稳居榜单第二位,榜首是以微弱优势领先的大哥iPad Pro(12.9英寸),同款芯片,在性能体验上也不会相差太大。

对比安卓平台,这个分数就是吊打了,目前排名第一的小米11,搭载了最新的骁龙888处理器,分数也仅仅70万出头。虽是跨平台对比,但这个分数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比如最近大火的“硬件殺手”《原神》,作为目前画质最好的大作之一,我在游戏中可以效果全开,并且开启60fps高帧率,在游戏中也不会有任何卡顿,跑动、连招、技能一气呵成,体验极佳。

另外就是屏幕尺寸,11英寸的屏幕不光适合看视频,玩游戏同样很爽。而大屏的操作习惯还是需要改一下的,建议大家在游戏的系统设置中稍微调节一下键位,尽量靠近左右两侧偏下位置,不用调整握姿就可以点到。

说到屏幕,我不得不夸一下iPad Pro的高刷,120帧的屏幕刷新率简直就是为游戏而生的。像是《QQ飞车》等游戏早就支持了高刷,而隔壁安卓友商前段时间才公布某机型“独占”《王者荣耀》90FPS高帧率模式,其实在iPad Pro上,我一直都是用90FPS在玩。

结合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并不会对续航造成困扰。其实,目前在售的多款iPad在续航上都不会存在问题,就算是长时间玩游戏也能撑得住,毕竟电池容量在那,绝大多数手机都是没法比的。

像是入门级的iPad(第八代),价格是它最大的优势,A12仿生芯片的性能也能胜任绝大多数游戏场景,使用同款处理器的iPad mini(第五代)在便携性上要更好一些,但是屏幕较小,如果你已经有iPhone 12 Pro Max,就不太建议了。

如果你追求极致性能,目前在售的两款iPad Pro系列(A12Z)和第四代iPad Air(A14)性能接近,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的区别除了尺寸,主要就是存储空间以及摄像头(激光雷达扫描仪),其实对于游戏这一需求来说差别不大,如果不追求高刷屏,买iPad Air即可。

搭配手柄才是完整形态

讲完iPad的自身实力,相信不少人已经动心了吧?不过,就我这么多年的游戏经验来说,对它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在去年的iPadOS第一个版本中,其实就已经支持手柄和键鼠,我的PS4手柄也终于可以焕发新生了。

打开iPad的蓝牙连接,在手柄上同时按下PS键和SHARE键即可进行匹配。像我平时玩赛车、格斗类游戏一般都会用上手柄,操作体验比触屏爽太多了——是的,手柄才是游戏的真谛。

比如我常玩的《狂野飙车9》就支持手柄操作,显然,手柄操作更精准,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漂移角度、加速时机等都更顺手,玩起来很带感。像是《帕斯卡契约》这类动作游戏,手柄的打击感也是触屏操作完全体验不到的。

在此给大家透露一个可靠信息:《原神》也将在春节前后开始支持手柄。这类ARPG还是更适合手柄或者键鼠操作,从演示动画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此前在触屏上比较难实现的连招,使用手柄就会更容易,像我这种微氪玩家,也能靠操作取胜了。

关于外设,iPad Pro(包括最新的iPad Air第四代)还用上了Type-C接口,投屏也更容易了,如果你觉得屏幕还不够大,直接将它投放到外接显示器/电视上也是可以的。这就很适合玩《实况足球2021》等运动游戏了,假期在家和朋友一起投到大屏上玩太爽了。对了,iPadOS还支持键鼠,比较适合用来玩一些射击游戏,命中率可以大大提高,再说,打字也可以比队友快很多啦!

iPadOS也有“游戏模式”

前面提到的这几个功能,其实都是基于iPadOS实现的。而这套系统还有很多和游戏相关的功能,像不少安卓机型提供的游戏小窗模式,iPad同样可以。

比如刚准备开游戏,看到战友邀请双排,或者女朋友的夺命连环Call,就可以直接在游戏内呼出小窗进行回复。你只需从Dock栏将应用程序直接拖放到屏幕一侧即可,方便快捷。而且你还可以将这个窗口随意拖放到左右任意位置,或者进一步缩小,不会遮挡主体画面。

像我还喜欢一边玩游戏一边刷视频,当然,这种操作并不适合比较激烈的竞技类游戏,像是《炉石传说》、MMORPG或者一些休闲游戏还是挺适合的。这类游戏对操作要求不高,而且不少时间都需要等待/挂机,用小窗看一下视频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同样是iPadOS提供的功能,目前像是哔哩哔哩和腾讯视频等应用都已经支持,实乃游戏绝佳搭档。

所以,我可能一边在跟你聊天,一边在刷视频,还同时在玩游戏,而你却只看到了我的秒回,是不是很赞?

另外,强烈建议大家在手机的通话设置中开启“其他设备通话”,只要你的iPad和iPhone在同一WiFi环境下,iPhone接到来电,就可以直接在iPad上接听,用AirPods或者免提通话,玩游戏的时候也不用到处找手机了。

很快就是春节假期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多半还是只能宅家度过,我已经准备好窝在家里,用iPad玩个昏天黑地了。无论从性能、操作体验、外设以及系统功能上来说,iPad都是一个很称职的“游戏机”。

其實,仅仅是用iPad来玩游戏还真有一点浪费,像是去年春节期间,我就一直用iPad在家里办公,配上官方妙控键盘或键盘式智能双面夹,像是处理文档、图片等都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你还有更高需求,再加一支ApplePencil,绘图、设计等也都难不倒它了。

所以,今年春节回老家,我也不准备带笔记本电脑了,只带iPad,工作、娱乐通吃。

你可能对AppleWatch有什么误解

比运动更重要的是健康

“你又不爱运动,天天戴着AppleWatch干啥?”

作为一名资深苹果用户,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问题了。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每次我都能说出N多理由,还成功地让不少身边的朋友都入手了。

其实第一次使用Apple Watch就给了我许多惊喜,像是充电时钟、听歌时自动弹出的播放界面、Siri的便利……都让我觉得挺有幸福感的,但是真正开始对它产生依赖,还是几年前的Apple Watch 4。此后又更换了Apple Watch 5和Apple Watch 6,还给爸妈买了Apple Watch SE,全家都被我代表(戴表)了。

也许你没有注意到,苹果官网对最新款的Apple Watch 6的宣传语是“健康的未来,现在戴上”,是的,苹果一直强调的不只是运动,还有健康。

从第一代Apple Watch开始,个人健康数据管理就是它的卖点,到现在,已经整合了血氧监控(6代)、ECG(4代,国内暂不可用)、睡眠监控(watchOS 7机型都适用)等全面的健康数据了。比如最新的血氧数据监测,已经有大量科学研究可以证明,这个数值可以反映出人体的身体健康状况。血氧饱和度低的人很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能量供应不足、容易疲乏等症状。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时间段,如果出现肺炎等临床病症,都会引起供氧不足,所以,血氧饱和度这一指标对于新冠肺炎的初期筛查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上个月,Apple Watch全部在售机型(AppleWatch 3及以后)都统一推送了watchOS 7.2,健康APP中新增了一项健康数据——有氧适能,这又叫做最大摄氧量,Apple Watch会结合心率等传感器,再加上身高体重等身体数据,通过算法给出结果。

这个功能不用手动开启,就算我只是正常的步行,没有特别去运动,都会有记录。在健康APP中,也会告诉你不同年龄段的有氧适能均值,并且根据测量结果给出一些建议。说实话,最近我已经开始增加适量运动,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还是要靠自己来关爱。

至于watchOS 7新增的睡眠监控,当时为了做测试,强迫自己每天使用了一段时间,还真慢慢习惯了。设置好睡眠时间后,iPhone和Apple Watch都会提前进入准备:调低亮度、静默通知等,帮你快速入眠。

第二天醒來就可以在健康APP中看到睡眠情况,并且有一些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建议。Apple Watch就可以很好地提醒自己,并且做好督促工作。

家人永远是第一位

前面讲到的,大多是关爱自己,其实我也在去年双十一给父母买了Apple Watch SE,他们虽然对这些电子产品没什么兴趣,但是我告诉他们,就当一块普通的手表用,平时也完全不用管它,只要记得每天充电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就是,我爸妈并没有用iPhone,所以我是在自己的iPhone上给他们绑定的。这也是watchOS 7和iOS 14的新功能,可以更好地关注家人健康了。

平时我可以在自己的iPhone上查看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且预设了许多阈值。这样一来,一旦Apple Watch监测到异常情况(比如心率过高/过低、摔倒等),我就会立刻收到带有位置信息的通知,相当于有了一道保险,我也就更放心了。

对了,强烈建议大家在健康APP中添加自己的医疗急救卡信息,包括紧急联系人、血型、过敏反应、医疗记录等。如果发生意外,紧急联系人就会收到消息,并且急救人员也可以连按5次iPhone电源键(Apple Watch是长按电源键)看到这些信息,第一时间施以正确的急救措施。

另外,朋友家孩子上4年级了,已经开始嫌弃小天才幼稚,家长又不太想让他用手机,我就给他推荐了Apple Watch SE蜂窝版。据他反馈,可以说是超级香,除了血氧监控,几乎能使用上Apple Watch 6的全部功能,价格也只比小天才Z6巅峰版贵了500块钱,几乎同样的价格,小天才OR苹果?

不光是价格,如果在Apple Watch上使用儿童账号并且和家长进行绑定,还可以预设课堂时间,仅保持基本通信功能,避免影响学习。而家长也可以随时在iPhone上看到孩子的位置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健康APP和屏幕时间关注孩子的身体和手表使用情况,孩子也成为同学中的焦点,毕竟Apple Watch对于“小天才”们的杀伤力是极强的,经常有同学围在他家孩子身边,看他秀各种功能,米奇报时、Siri等等功能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也让不少小伙伴加入了Apple Watch的行列,这就是后话了。

关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

在让我更健康这件事上,Apple Watch做的远不止这些。像是大家熟悉的久坐提醒和日程安排等,我还在Apple Watch上安装了喝水时间、习惯清单、番茄时钟等第三方APP,提醒我更好地生活。

因为疫情关系,避免公共交通,如果路途不远,我有时候还会选择骑行。大家都知道8D重庆道路可以用魔幻来形容,在苹果的地图应用中,也加入了骑行导航。它会告知你哪条路更快到达,哪条路更省力,我觉得最贴心的还是楼梯(天桥)提醒,会告知你楼梯大概有多远,如果能省不少路程,抬着自行车走一小段路也是可以接受的。

同样是针对疫情,watchOS 7上还新增了洗手检测,它会在检测到流水声及搓手的动作后自动开启计时,并鼓励你继续冲洗超过20秒,到家后也会弹出提示,让你尽快洗手。

另外,如果耳机音量较大手表也会发起提醒,麦克风也会监控身边噪音,如果超过80分贝,也会马上发起提醒,建议你远离噪音。

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它“多管闲事”,管得比老妈还宽——是的,虽然你可能会觉得烦,但它的确像老妈一样,是出于真正关心你,才会提醒你这些。

而这些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健康APP中统一管理,除了前面提到的医疗急救卡,还有心率、睡眠状况、听觉、血氧以及女性的生理周期……建议你可以和我一样,每周详细查看一次,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根据各项建议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定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那些问我“Apple Watch好在哪里”的朋友,有好几个都已经入手了,并且我们经常都会在健康APP中发起健身挑战。虽然有几个朋友因为疫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能见面了,但是我们天天PK,互相“嘲讽”,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而Apple Watch,也会在你达到一些成就之后送你一块奖牌,这种意外的惊喜太让我喜欢了。对我来说,Apple Watch不光是念叨我的老妈,也是健身教练、贴身秘书以及私人医生。所以,你还会觉得不喜欢健身,Apple Watch就没用吗?

猜你喜欢

手柄玩游戏功能
九连环玩法大解密
数学的翻译功能
回到古代玩游戏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微软发布两款全新Xbox One手柄
功能关系面面观
为什么厨具的手柄不是金属的?
银行家
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