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用效能,打造数字化校园
2021-06-24王辉宋志娟
王辉 宋志娟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作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工具,实现从校园环境、教学资源到其他教学活动的综合性数字化。在改变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型的数字化校园,拓宽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作用和功能,最终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与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主要目的。
一、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更能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在数字化时代,实现校园的智能、高效、便捷,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所期望的。怎样与时俱进地使学校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高度,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目的,是学校应该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校长应从现代学校发展的高度审视,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将多媒体教学完全融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全过程,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变得高效、便捷,占据教育竞争的制高点,从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2.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设立信息化职能部门,在全面谋划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教师信息化的培训等工作中,只有加强与教导处及各部门之间的融合协作,才能更有效地促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向课堂教学及教学研究逐步深化。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围绕构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目标,按照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全力制订出便于实施、操作,具有促进、激励功能的管理制度,并且坚持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全面协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才能有效保障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中心校已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现辖区内所有教学班级及功能教室均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多媒体化,教师办公均实现电子化。学校的千兆宽带校园网与平邑县教育和体育局的城域网连接,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激励措施到位 一是教师在参与信息技术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在教师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权重。二是对师生在活动中的成绩、先进人物通过网站、校报、广播、成果集等多种形式予以报道,增强师生的价值认同感。
3.数字化校园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
从整体规划上来说,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能提高学校管理、教学、教科研的有效学习与交流。学校采取每学期初建设培训计划,分步落实培训任务,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职责到人,督查到岗,使教师始终站在信息技术的前沿。
4.抓好普及性的常规电教活动
“以活动促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是学校的一贯宗旨。为此,常规电教活动要从以下活动抓起:一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信息化大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电教评选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微课制作、发表论文、辅导学生参赛等形式,将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整理,最终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提升与飞跃。三是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白板应用优质课评选活动。用简单、实用的工具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打造全员参与、互动生成的生本课堂、智慧课堂,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四是升华教师信息化备课。教师们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使信息化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部教学资源,使教师们对教学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與感知,同时,同步教学的设计也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化优势,在对新知学习后可使用二次组卷功能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研的深度融合。
二、构建数字化校园,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精彩
1.数字化校园——让学习变得快乐轻松
教师的心有多大,为学生搭建的舞台就有多宽广。交互电子白板实用且操作简单,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得轻松有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地彰显,提高了课堂效率,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魔术板”。各年级各学科组成员在经历了“主动感知,熟悉学习—相互交流,内化实践—及时总结,反思巩固—持续创新,提升能力”的历程后,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得到提高。学校开展相关的信息化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交流机会,使教师跨越技术应用的门槛,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数字化校园——让管理变得人文有效
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络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真实记录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网络资源和务实高效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
3.数字化校园——让家校沟通和谐共赢
数字化校园在家校沟通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因材施教方面,“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了教学智能分析、电子回执、作业同步布置、定向提交与家校实时互动,利用移动大数据建模,智能分析学生能力,让精准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同时,在云端同步方面,数字化校园系统打通了家、校、局三方的沟通触点,在学生家庭—学校—教体局之间形成相互交流感知闭环,实现了家校互联。
4.数字化校园——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助力
科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不竭动力,课堂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不依赖于科研。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教研的优势,使得教师在网络教研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思维等在一起碰撞交流,融合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更好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三、享受数字化校园,在成绩中收获喜悦,在思索中谋求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应用的范畴也在不断拓宽,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修正。因此,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思考,这将是一个追求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和提升的过程。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化校园会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推进整体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智能化,使全体师生真正驶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再做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