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姐姐”飞云踏海:倾世温柔守护“精灵”弟弟

2021-06-24牧心

知音·上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洋洋轮椅多糖

牧心

22岁的邓金鹏是一位罕见病(黏多糖贮积症)患者,受病痛影响,他渐渐长成了电影《哈利·波特》中“小精灵”的模样:身体无法再长高,面部萎缩,出现精灵般的褶皱,视力接近于0,睡觉还必须佩戴呼吸机。虽然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不仅是一位坚强的暖男,还是一名忠实的F1赛车迷。而他之所以能活到今天,离不开表姐宋婕的精心呵护。从十五六岁开始,宋婕就把这个弟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照顾。如今,快37岁的她甚至为了他,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

守护“精灵”弟弟,寒冬里姐姐许下爱的魔法咒语

2018年4月,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的上海一级方程式中国大奖赛上,一位温润的女子特地推着轮椅上的“精灵”男孩前往车队维修区。两位外籍工作人员看到男孩身材矮小、大眼睛、尖耳朵,十分吃惊。随后,他们热情邀请男孩参观控制台。其实,一般观众不会来这种地方,可令工作人员意外的是,“精灵”男孩不仅参观,还通过翻译器连连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后,主动提出跟男孩合影:“想不到你的问题如此专业,amazing!”女子叫宋婕,时年35岁,是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小学的英语老师;轮椅上的“精灵”男孩是她的表弟邓金鵬,小名叫洋洋。其实,洋洋的人生如F1赛车般险象丛生。而表姐宋婕,是他生死时速的刹车片。

1998年冬天,15岁的宋婕陪妈妈特意赶到北京市一家妇幼医院,表弟洋洋已经出生了,她想第一时间抱抱弟弟。彼时舅舅邓磊一家喜出望外。然而洋洋出生半年后,意外发生了,他的手总是蜷缩着,伸不直。到了学走路时,洋洋开始频频摔倒。起初家人也没在意,但摔倒太频繁,外婆杜晓霞不由担心起来:也许是缺钙吧?为了给洋洋补钙,家里经常做虾皮紫菜汤。宋婕记得,小洋洋夜里哭闹得特厉害,别人怎么哄都不管用,而自己一抱,他立刻安静下来。好多个深夜,宋婕将小洋洋抱在怀里,蜷缩在床头睡着。姐弟俩的感情,从那时起就日渐深厚。

然而,洋洋身上逐渐显现出种种异常:前额突出,腹部鼓胀……2岁起,症状越发明显。最终,洋洋在北京协和医院通过酶学检测,被确诊患有名为“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罕见病。那时医学界对这种疾病认知相对有限,医生遗憾地表示:这病治不了,孩子存活时间不会太长。像许多罕见病家庭一样,一家人先是一头雾水,听了医生解释后,如坠深渊。宋婕放学回来,外婆抱着她放声痛哭。

不久,舅妈提出离婚,随后离开了这个家庭。

舅舅邓磊白天上班,外婆外公年事已高。宋婕和妈妈渐渐成了照顾洋洋的主力。在跟弟弟相处中,宋婕渐渐得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回馈,那是作为一个独生子女从未感受过的。

然而,宋婕的陪伴未能阻止弟弟病情的恶化。

2003年,5岁的洋洋全身骨头开始僵硬,双腿畸形,行走变得困难。宋婕喜欢运动,她收起了自己的滑板鞋,安静陪伴弟弟看童话书。7岁时,洋洋不得不坐上轮椅,视力听力急剧下降;心脏受到压迫,呼吸困难;免疫力低下,一场感冒都可能要了他的命。每次感冒,洋洋整宿无法平躺入睡,痰特别多,需要家人不停地拍打后背。每次弟弟感冒,宋婕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此后寒暑假,宋婕专门搬到外婆家,跟弟弟同吃同住。洋洋对这个姐姐也十分依恋,跟姐姐一起迷上F1全明星赛。姐弟俩时常收看赛车节目。舅舅邓磊为了满足两人的赛车梦,还专门买来一台电脑供两人打游戏。

2010年冬,洋洋的身体急转直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洋洋在ICU和普通病房里进进出出。有天夜里两点,洋洋的血氧突然急剧下降,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并建议把家人都叫过来见最后一面。宋婕跟着妈妈赶到后,洋洋陷入昏迷。家人在病床旁等了半小时,洋洋突然醒了过来,说:“奶奶,我想亲亲你。”随后,洋洋亲过了奶奶、爷爷、爸爸、姑姑、表姐,继而陷入了昏迷。宋婕和妈妈一边抽泣,一边走到医院对面的商场,给表弟买了一身过年穿的唐装,准备当他的寿衣。宋婕突然发现,虽然有过心理准备,但当失去弟弟的时刻终于来临,还是无法承受的痛彻心扉。

那晚,宋婕暗下决心:如果弟弟能够醒过来,这辈子都要好好守护他。这句话仿佛魔法咒语,濒死的洋洋经过抢救,苏醒过来,他亲吻了守在病床边的表姐。那次经历后,宋婕说,她似乎有了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因此形成了一种执念:不能失去弟弟,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

燃烧速度与激情,倾世温柔陪弟弟追梦

好在,坚强的洋洋跨过了这个坎。洋洋能够“起死回生”,让他的家人倍加珍惜这个苦命的孩子。尤其是宋婕,不仅给予他陪伴,更给予了他“母亲式”的关怀。洋洋苏醒后,宋婕每天守在床边鼓励他:等你好了,我带你去上海看F1全明星赛。从那以后,宋婕逐渐感到,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弟弟有了许多改变。

那次住院正赶上春节,宋婕担心弟弟住院无聊,就将他的蜡笔带到医院。洋洋趴在可移动餐桌上,画了一幅花花绿绿的老虎。大年三十的晚上,宋婕在医院陪伴弟弟跨年。洋洋拿着小老虎,一定要让姐姐给他拍张照片,留下一张“重生”纪念照。此前,洋洋因为长期坐轮椅,十分内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他这次住院,虽然在病床上,插着各种管子,反而渐渐多了笑容。

出院后,洋洋会对爷爷奶奶说:“我能做的事儿我就自己做,要是不能你们再帮我。”望着洋洋嘴里蹦出大人的话,宋婕感慨不已。当然,洋洋不只是说说。舅舅下班比较晚,洋洋每次都在门口等着他。宋婕不解,洋洋说:“我希望当爸爸回来时,第一个能看到的人是我。”宋婕知道,洋洋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关心,想让牵挂自己的爸爸安心。

此后不久,宋婕考上大学后,开始住校。但她每次回外婆家,跟洋洋都有说不完的话。观看F1比赛是姐弟俩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爱好,摆好水果和饮料,手机充好电,准备好周边。每次比赛,姐弟俩都会准时守在电视前看F1直播。看着汽车在赛道上飞驰、漂移、翻转,宋婕的心提到嗓子眼,洋洋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在宋婕心中,虽然弟弟被封锁在轮椅上,但他的心跟正常人一样。

宋婕毕业后,成为一名英语老师,这个工作也能让她有更多时间照顾弟弟:每天清晨,她帮助弟弟摘下呼吸机,穿好衣服,搀扶其坐上轮椅;将弟弟挪动到卫生间,帮其洗漱——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对宋婕和洋洋来说,都非常艰难。

因为常年饱受病痛折磨,洋洋眼球突出,耳郭大而尖,看上去特别怪异。为此,宋婕专门买来F1赛车手的帽子送给他:“精灵弟弟,戴上你最爱的赛车手的帽子,开着你的F1轮椅,咱们出发!”此后,洋洋总会戴上一顶喜欢的F1赛车队的帽子。

不知不觉,家里多了一个能让每个人心平气和的暖男。洋洋会用自己的“柔和”,去化解家里偶尔发生的矛盾,劝劝这个,安慰那个,任谁都能被这股春风拂去怒火。

2014年,宋婕恋爱了。男友宇轩儒雅斯文,对宋婕的做法十分钦佩。恋爱时,两人就拟定了婚前协定:如果走进婚姻,必须能够接受把很多精力用于照顾弟弟这件事情。

原来,早前宋婕就已经查遍了各种医疗资讯网站,得知弟弟所患的罕见病是有药可治的。患者只要像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一样,终身注射特效药物,就可以与常人无异,只不过这种药物并未进入国内。

婚后,宋婕遇到想不通的问题,姐弟俩会互相倾诉烦扰。不仅如此,每次宋婕累了倦了不顺意时,洋洋都会用他萌萌的小拳头给她捶背,甚至引导她倾诉烦扰,做她的精神支柱。某种意义上,洋洋成了宋婕的知心朋友。

洋洋喜欢过节,会精心地为家人和亲友挑选小礼物,会促成一次次其乐融融的节日聚会,他对生活的“仪式感”有着格外的执念。2017年圣诞节,洋洋提前在网上买好圣诞树等装饰品。节日当天,宋婕安装好圣诞树。洋洋缓缓坐着轮椅从房间出来,身上堆满了包装精美的礼物。原来,他给每个家人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宋婕积极关注黏多糖病友咨询。在她的带动下,洋洋也喜欢上参加各种病友活动,从最初的羞涩紧张到积极地为黏多糖患者群体发声,经常还会跟同为病友的伙伴们交流,互相打气加油。

洋洋的标志性“装备”就是总喜欢戴着帽子,都是他支持的赛车队的帽子。每次出门前,他自己搭配好衣服,很注意形象管理,他认为穿好衣服出门也是仪式感的一部分。

走出生命的阴霾,洋洋正在用一切努力,希望和家人一起享受快乐时光,并不断拓展生活的可能。他喜欢拍些创意照片,喜欢看F1、斯诺克等多项运动。宋婕有一本日记,里面记录着生活的点滴:“表面上是我对洋洋的照顾,但别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洋洋对我的情感回馈是远大于我的付出的。”

2017年,宋婕带着弟弟参加了亚太地区的黏多糖大会。姐弟俩发现很多患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罕见病保障政策相对健全,患者能够从小就接受治疗,有的患者甚至能结婚成家。洋洋也在努力用行动回应着表姐和家人们的付出。为了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的活动能力,洋洋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锻炼,在客厅借助轮椅来回行走一到两千步。

像赛车手一样去战斗,我的姐姐飞云踏海

面对疾病,洋洋在康复上有着顽强的毅力。遗憾的是,洋洋体内的黏多糖并不“听话”,在日益威胁着洋洋勉强正常的生活,尤其是眼睛和心脏。

2019年,洋洋常规复查时,医生建议他们准备更换心脏瓣膜。这两项手术本身并不存在技术难题,洋洋困在了手术之前的那道坎——麻醉。许多因为黏多糖贮积症导致呼吸道狭窄的患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发展,却因麻醉风险不能做手术。宋婕牢牢记住了医生的话,在照顾弟弟之余,经常参加各种病友交流会和医疗座谈会,获取最新的治疗方案。

在宋婕的感染下,洋洋还在黏多糖中心做志愿者,帮助管理社交媒体,分享对其他病友有帮助的信息。在身体状况允许时,他还会去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保持身体机能的运转,延缓病情的发展。虽然弟弟坐在轮椅上,但是一家人经常出游。姐夫宇轩每次都是司机和摄影师,为大家拍摄各种生活照片。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深深感染着宋婕,当了十多年老师,她从未发过火,见到所有人都是如沐春风,她觉得自己心态的转变离不开弟弟洋洋的感染。

2020年2月,洋洋在北京参加了罕见病合作交流会。洋洋在微博写道:“因为罕见病,我坐上轮椅多年,但没能阻止我轮椅上的速度与激情,我喜欢上了F1赛车,因此在平台上拥有了很多粉丝,被最欣赏的体育新闻主播转发故事时,那一刻,我是骄傲的。因为罕见病,我还拥有了20年不离不弃陪伴鼓励我的最爱的家人们!这一刻,我是骄傲的。因为罕见,所以不凡!”

2020年6月3日,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批准治疗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药物“艾而赞”在华获批,但一周近4万元的高额费用让人望而却步。洋洋家里并不算富裕,全靠着父亲每月的工资、奶奶的退休金及洋洋的少许补助在治病。除了药费外,还有洋洋的日常看病和康复治疗的费用。洋洋一家面临着大多数罕见病患者的处境,长期自费用昂贵的特效药不切实际,而进入医保又看似遥遥无期,宋婕忧心如焚。

洋洋故意逗宋婕:“一定要微笑,要不牙不就白刷了么。”是啊!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微笑!弟弟的一番话点醒了宋婕。随后,宋婕专门联系了相关医疗行业的媒体,录制了一个短片。在短片里,宋婕和洋洋呼吁:“希望药物进来,更希望早日能纳入医保。”与此同时,姐弟俩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希望通过呼吁让更多人关注他们这个群体,也让病友们能够早日用到医保药。在跟生命抗争的日子里,洋洋如同F1赛车手般勇敢和坚毅。

虽然洋洋患有黏多糖贮积症,呼吸道狭窄、气短、气喘,声音越說越小。但是在F1赛车比赛现场,洋洋会兴致勃勃地聊起车队、车手以及如何欣赏比赛,并很努力地一个字一个字把每一句话讲清楚。和所有车迷一样,洋洋梦想着在环游世界中追看F1每一站的比赛,但每一刻都在沉积的黏多糖,让他不得不首先面对身体刻不容缓的病变。洋洋虽然在轮椅上,但像运动员一样严格坚持每天的锻炼,因为他知道,姐姐正在为他四处呐喊、坚持,姐姐不会放弃,自己一定不能放弃!

两人的故事被报道出来后,面对网友“中国好姐姐”的称赞,宋婕回复:“在陪伴他20年中,早已经将他视为自己的孩子。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对洋洋的照顾,但不知道的是,洋洋对于我们的情感回馈是远大于我们的付出的。”一番话,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在宋婕眼里,弟弟虽然身体重度残疾,手里有一副“烂牌”,但他却倔强地想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尽量打好它。

如今,宋婕仍为了弟弟四处奔走,这对姐弟正等着药物被纳入医保的那天,宋婕更期盼着洋洋能够亲自体验人生的速度与激情。

编辑/艾容

猜你喜欢

洋洋轮椅多糖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米胚多糖的组成及抗氧化性研究
洋洋兔 编绘
熟三七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一鸣惊人
轮椅
竭泽而渔(下)
酶法降解白及粗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