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主城区渍水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1-06-24胡晗高艳吴思
胡 晗 高 艳 吴 思
(1.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4; 2.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4)
0 引言
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主城区内涝渍水的社会影响在逐年加大。为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幅提升排水防涝能力,保障城市排水安全,针对主城区内涝渍水问题,提出总体策略并就共性问题形成治理对策指引。
1 武汉市排水防涝基本特征
1.1 地势特征
拥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市受长江及汉江分割,形成武昌、汉口及汉阳三大片区。汉口地势平坦,武昌及汉阳地势起伏略大,总体呈现沿江高、沿湖低的特点。武汉市主城区大部分建成区标高在20.0 m~25.0 m(黄海,下同),临江周边地面标高多在24.0 m~25.0 m,湖泊周边标高仅20.0 m~21.0 m,基本上在常年洪水位以下。
1.2 降雨特征
武汉市年降雨量充沛,且月份降雨分布不均,汛期暴雨强度较大。武汉市暴雨发生月份多集中在4月~8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65.8%[1]。据气象部门相关统计资料,近50年来,武汉市年降雨量在700 mm~2 100 mm之间波动,其多年平均降水量1 257 mm,最大降水量2 056.9 mm(见图1)。
1.3 排涝特征
长江、汉江是武汉市主城区降雨的受纳水体,由于长江汉江洪水位高于主城区大部分地面高程,为抵御外江洪水,沿长江汉江建设了防洪堤防,并与自然高地一起将城区围合在汉口、汉阳和武昌等三个大防洪保护圈内。在汛期外江水位高时,城区降雨须通过雨水泵站抽排至外江;在非汛期外江水位低时,城区降雨则通过穿堤排水闸来实现雨水外排。除汉口主城区和部分沿江地区直接排入外江外,武汉市大部分地区雨水先就近入湖泊调蓄,超过湖泊调蓄能力的来水和湖泊蓄后雨水再排入长江、汉江等外江。按照出江口的不同,武汉市主城区现状排水防涝系统或水系10个,其中汉口地区4个,汉阳地区3个,武昌地区3个(见图2)。
2 武汉市内涝渍水成因分析
城市防涝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种防涝设施共同构成,管理运行极为复杂,因此雨水排除系统的构成涵盖雨水排放全过程,包括降雨径流、雨水口收集或地面下渗、雨水管涵或明渠输送、入湖或调蓄池调蓄、泵站抽排等。影响城市内涝渍水的自然因素包含降雨条件、竖向条件和下垫面条件,人为因素包含排水设施及维护管理等。
2.1 自然因素
2.1.1 降雨条件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暴雨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显著等特点。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是造成武汉市内涝的客观因素。当出现短历时强降雨时,汉口和临江等通过泵站强排地区更容易出现渍水,但一般渍水时长较短,雨后渍水能够快速消退;当出现长历时强降雨时,则武昌及汉阳等湖泊调蓄区则更容易出现渍水,且在超长历时降雨情况下容易出现大面积长历时渍水,如2016年7月上旬超长历时暴雨,汤逊湖及南湖地区出现系统性大面积渍水长达一周。
2.1.2 竖向条件
武汉市主城区总体地势平坦,一旦汇流面积过大,其排水极易受到下游水位顶托影响,在地势低洼区形成渍水。如汉口地区的黄孝河和机场河系统,除沿江地面标高达到25.0左右外,其他从一环线至三环线的大部分区域地面高程大多在22.0 m~20.0 m之间,地势平坦低洼,属于全系统的易渍水区。
2.1.3 下垫面条件
下垫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径流系数上。随着武汉市主城区硬化率的快速增长,其地表产流量迅速增加,汇流不断加快。各类型地类中不透水地表面积占比对内涝渍水影响最大,而透水绿地和水体则对雨水存在具有明显调蓄作用,与内涝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2]。
2.2 排水设施
排水设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排水管涵、排水明渠、调蓄设施和排水泵站等。汉口地区汇流面积大,排水过于集中,主干管涵及明渠排水能力明显不足,加之调蓄水体少及末端泵站抽排能力欠缺,在短时强降雨下容易形成渍水。而汉阳和武昌地区调蓄水体多,大部分区域可分散排水就近入湖调蓄,但湖泊调蓄能力受到排江泵站能力、景观要求等因素限制,湖泊经常持续高水位状态,导致上游低洼区水位受顶托,也易形成内涝。
2.3 维护管理
维护管理的影响包括雨水口、管渠的淤积影响、湖泊港渠的水位控制、泵站涵闸的调度以及汇水面积的控制等。
1)设施淤积。过水能力随管涵淤积加重而快速降低,管道淤积20%过水能力约降低25%。据调查,汉口解放大道等合流箱涵因旱季流速极低,极易造成箱涵淤积,雨季排水受影响加大了渍水风险。
2)水位控制。为保障湖泊的景观效果,现有部分调蓄湖泊未能在雨前实现水位预降,导致湖泊可调蓄容量下降明显。如位于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东湖,其规划雨前低水位为19.15 m,为维护其5A景区滨水景观效果,实际控制低水位为19.5 m,调蓄容量下降明显。
3)涵闸控制。武汉市主城区部分湖泊周边现存部分合流区,为减少雨季污水溢流入湖,排水口处设置有截污闸和截污管。由于截污闸受到严格控制,且配套截污管能力有限,导致上游极易形成渍水。近年来为保护水体环境,武汉市主城区沿湖排口截污工程大量实施,由此产生的渍水问题不容忽视。
4)汇水区控制。周边配套排水管不完善、未设置挡水设施或道路未设置反坡,导致下穿立交等特殊低洼地段实际汇水范围发生变化,排水提升泵站不堪重负而渍水。
5)施工管理。城区内部分施工工地排水管理薄弱,泥浆砂石等混入排水管涵,也未得到及时清理,导致管涵淤堵,排水能力下降。另有部分工地为赶工期未能准确恢复原有排水管道,导致排水不畅。
2.4 小结
通过综合分析可知,影响武汉市主城区渍水的主要要素包括排水系统(设施)抽排能力、控制措施、降雨及地形地势(先天条件)、涵闸及泵站等设施的管理维护、下垫面硬化程度等。
3 武汉市内涝渍水点消除对策及建议
3.1 内涝渍水点消除总体对策
在综合分析武汉市主城区内涝渍水成因的基础上,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按照建设、管理、维护一体化的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内涝渍水点消除总体策略。一是按照国家最新内涝防治标准,新建、改扩建防涝设施,补齐系统抽排能力不足的短板;二是低洼地区适当提高设计标准,运用调蓄、强排等综合措施,弥补地势等先天条件不足的问题;三是精细化设计,严格控制汇流面积,优化竖向高程,加强立交及隧道等特殊低洼地区汇水面积的控制;四是加强施工工地管理,管渠疏捞常态化,优化泵站及闸门调度,强化设施管理维护的能力;五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地面硬化率过高的影响。
3.2 内涝渍水点消除分类指引
3.2.1 补齐排水设施短板
1)扩大泵站抽排能力。
武汉市主城区大部分排水泵站经过2016年灾后重建后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部分排水泵站抽排能力不足。现状抽排能力不足的排水泵站主要有后湖泵站、罗家路泵站、汤逊湖泵站等。为有效应对城市内涝,减少城市渍水风险,应继续推进排水泵站的建设。
2)完善管渠主干通道。
针对管渠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及时按规划增加排水主干通道,完善雨水管渠系统。如汉口地区应新增黄孝河二通道、建设大道主干通道等,扩建黄孝河明渠,必要时考虑汉口排涝深隧来抵御特大暴雨。武昌地区应新增野芷湖连通通道,扩建青菱河、东港、沙湖港等,畅通区域性排水廊道。
3.2.2 弥补先天条件不足
部分道路及小区建设时竖向设计考虑不够周全,导致道路及小区内局部地段不利于排水而形成渍水,如省公安厅内餐厅及周边明显比小区其他地段低而形成相对低洼区,阳光在线小区地面高程接近于湖泊实际水面高程等。针对此类地势低洼类渍水点,可适当提高设计标准,运用调蓄等综合措施。
3.2.3 加强精细设计施工
由于汇流面积控制不到位,导致下穿涵洞等特殊低洼地段实际汇水范围发生变化,立交排水提升泵站不堪重负而渍水。针对此类渍水点,应精细化设计,严格控制汇流面积,优化竖向高程。以姑嫂树下穿涵洞为例,其在下穿通道两侧布置挡水设施,在入口处设置横截沟和道路反坡,严格控制汇流面积(见图3)。
3.2.4 提高管理维护能力
1)湖泊水位未能按规划控制水位运行。
为充分发挥湖泊调蓄功能,应协调好武汉市湖泊调蓄与滨水景观功能之间的矛盾,及时准确掌握天气信息,提前调度闸站,控制好湖泊水位。
2)排水涵闸难以及时开启。
对于合流区和雨污混流区的涵闸,一方面应加大对初雨的调蓄和截流,将初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要掌握好控污与排涝之间的关系,应在上游产生内涝之前提前开启闸门,避免形成渍水。
3)重大工程施工影响。
应加强对重大工程施工排水的监管,实施排水许可制度,严禁建筑泥浆、沙石等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管线迁改工程则应及时验收复核,确保排水管涵通畅。
3.2.5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针对城区内普遍存在的地面硬化率过高的问题,应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削减雨水径流量和降雨峰值。通过建设可渗透广场和路面,结合实际条件建设绿色屋顶和生态停车场等,促进雨水下渗,建设公园绿地时多考虑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绿地滞留设施等,尽量滞留部分降雨,从而减少汇流量,减缓汇流速度。同时要加大保护主城区内河湖港渠、坑塘湿地等保护力度,保障雨水调蓄空间。鼓励建设综合雨水利用设施,加大雨水回用力度。
4 结语
1)城市内涝渍水一般是多方面不利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必须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必要时可按照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整治方案。
2)部分渍水点必须将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同步解决,才能实现排涝与治污的平衡。
3)应建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平台,整合地形、降雨、下垫面、现状管线、闸站和水体等防涝系统相关信息,形成渍水评估、预警和后评估机制,辅助进行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