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三风穴联合耳穴压豆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
2021-06-24王琦李硕张鹏
王 琦 李 硕 张 鹏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中医科 519000
后循环缺血为临床多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眩晕,引起站立不稳、双下肢发软,严重者可猝然晕倒,甚至可发生脑卒中,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1]。中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深刻的认知及独特治疗优势,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均能于耳郭对应穴区发生反应,而刺激该穴位及反应点(耳穴),可产生防治疾病作用。耳穴压豆主要是参照机体腧穴分布和脏腑经络,通过刺激耳郭相应穴位,以此实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活血止痛、疏通经络[2]。此外,针刺也是中医重要治疗方式,而三风穴主要为翳风、风府穴、风池穴,针刺此穴位能祛风通络、平抑肝阳[3]。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探讨针刺三风穴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医科门诊及病房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8.32±10.23)岁;病程1.1~7.8个月,平均病程(4.45±1.39)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91±9.96)岁;病程1.0~8.2个月,平均病程(4.54±1.4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辨证临床诊疗指导标准》[4]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且证型为风阳上扰型:面红目赤,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头目胀痛,眩晕耳鸣,脉弦数,口苦,舌红,苔黄;(2)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调查研究;(3)年龄<80岁;(4)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肾脏等脏器器质性病变;(2)过敏体质及对研究药物具有过敏史;(3)脑出血、颅内占位等所致眩晕;(4)治疗部位存在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100mg/次,1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10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三风穴联合耳穴压豆;针刺三风穴:取双侧翳风、双侧风池及风府穴,加太溪、太冲穴,风池穴朝鼻尖斜刺入1寸,翳风直刺1寸,风府向下颌刺入1寸,均采取快速小幅度捻转泻法,以局部酸胀为宜,留针30min,5次/周;耳穴压豆:选取神门、内耳、晕点及皮质下,探查穴位明确阳性反应点,采取酒精棉球(75%)擦洗耳郭皮肤,一手手指托持耳郭,另一手持镊子夹取带磁珠的小胶布(面积为0.6cm×0.6cm)于对应穴位贴紧,拇指及食指指腹相对按压,间隔1~3d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14d。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统计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跌倒趋势、颠簸感、摇晃感、眩晕感、位置改变、突然发作、站立不稳依据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分值越低越好;依据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指数≥90%为治愈,疗效指数70%~89%为显效,疗效指数30%~69%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2)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流动力学状态,包括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大脑后动脉(LPCA),采取经颅多普勒仪(飞利浦彩超IE33型)测定。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血流动力学状态 治疗前两组BA、RVA、LVA、RPCA、LPCA血流速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d后两组BA、RVA、LVA、RPCA、LPC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大,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状态比较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为引发眩晕的重要疾病,中医将其归类于“眩晕”范畴,并认为疾病病机在于虚实两端,实为瘀、痰、火、风扰乱清空;虚为清窍失养,气血亏虚,髓海不足,或肝肾不足[6]。同时,由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病因病机以气虚或脾虚为本,热、痰、内风、外风为标,故治疗应注重化痰、祛风、健脾。耳穴压豆为中医重要治疗方式,中医认为耳穴和机体经络、器官等关系密切的疾病发生后均能于耳穴对应部位发生特异性表现,故耳穴压豆可有效调节阴阳平衡及脏腑气血功能,以此缓解、改善患者眩晕等症状[7]。针刺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三风穴主要包括翳风、风府、风池,由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生及进展与经络阻滞、风邪中络、肝阳上亢密切相关,故针刺三穴能沟通经络、取长补短,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8]。
本文中首次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三风穴治疗我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取耳穴压豆及针刺三风穴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流动力学状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利于提升疾病干预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1)耳穴压豆中所选穴位以安神理气疏肝为主,耳穴皮质、神门能调和情志、安神,缓解头晕,内耳和晕点能保护前庭系统,联合应用可镇静、宁心安神、调节大脑皮层抑制及兴奋。(2)三风穴中,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祛风要穴,针刺之可调畅气血、平肝熄风,且风池穴和五脏中肝胆联系最为紧密,肝胆互为表里,肝属风木之脏,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古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中风、眩晕等皆可用之”;风府穴属督脉,《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针刺之能治疗脑转耳鸣、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等脑部髓海病变,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和阳维脉、手足三阳经多次交汇,其和风池能通过阳维脉互相沟通,同时能祛风通络、平肝熄风、调节阳经气血;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而三焦主气化,《中藏经》载:“……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导上宣下,和内调外……,”因此针刺三风穴能调节三焦气机,且调节三焦利于间接疏通胆经气血,配合风府、风池能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此外,风池穴深层存在椎动脉、浅层存在枕动脉与枕神经,刺激该穴位能通过调节胆碱能神经纤维及动脉系统肾上腺素,引起脑血管舒张及收缩,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针刺风池穴则能缓解血管收缩程度,减轻脑组织损害,改善脑血流;针刺翳风则能改善脑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脑部供血,还能增强膈肌收缩功能,减轻呃逆、呕吐症状[9]。
综上所述,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三风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疾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