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尔盖草原生态巨变夯实了现代草牧产业基础

2021-06-24文图蒋洪彬

绿色天府 2021年5期
关键词:若尔盖沙化农牧民

○文图/ 蒋洪彬

若尔盖大草原是我国六大草原之一,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面积10620平方公里,天然草原1212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978万亩,是最大的高原沼泽植被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设在这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冬长无夏,享有“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和“川西北高原绿洲”的美誉。去年以来,若尔盖县认真贯彻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精神,调整思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现代草牧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中国最美草原湿地的惨烈过去 ◆

一是若尔盖草原严重退化的成因。牧民的生存压力,过度放牧是草原退化沙化最重要的原因,持续十几年的过度放牧严重毁坏了草场,2006年底若尔盖牲畜存栏数就达118.78万混合头,折合羊单位340多万个,而理论载畜量仅为186.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近80%;鼠虫肆虐加重了草原退化,“过去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现在是风吹草低现老鼠”,2015年若尔盖草地的鼠害、虫害分布面积800.5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1.9%,危害面积450万亩、占可利用草地的46%,其中重度危害面积逾141.9万亩;若尔盖气候变化明显,大风天气增多,降雨量减少,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冬春干旱更加严重,为草地沙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向沼泽湿地要草场”,人工开沟排水380公里,涉及沼泽210万亩,致使120万亩的水沼泽变成半湿沼泽或干沼泽,使湿地面积减少60%,影响一直波及至今。

二是草原退化的惨烈状态。上述四个原因,让若尔盖沼泽已经难觅踪迹,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5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13%,还在以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当年红军所过的若尔盖草地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噩梦,一片片沙化的伤疤在绿色中上蔓延。70多年过去了,当年留下无数心酸和故事的茫茫大草地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正在加速消失中,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15年,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速度让人心惊肉跳。在1999年、2004年和2015年进行了三次普查,沙化草地数字分别从24万亩增长到38万亩、92万亩和158万亩。这些沙丘直接威胁的草场面积203万亩,危及公路30公里,危及村庄30个,其中直接受害村庄18个。上个世纪70年代,若尔盖牧区境内有哈丘湖、措拉坚湖、兴措湖、鬼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300余个,最大的面积有6000多亩,最小的也有1亩左右。到2015年,除了热尔大草原的几大湖泊和其他几十个较大的湖泊外,其余200余个较小的湖泊都已经干涸。著名的隆刚木措湖于1988年干涸留下一大片盐碱地,幕措干湖于1998年干涸,瓦延尔措湖已萎缩了五分之二,哈丘湖、措拉坚湖等几大湖的面积与20年前相比缩小了至少20%。八十年代的麦溪乡兴措湖还有水面469公顷,2004年湖面已不足10公顷了。这种严峻的状况,让草原人感觉草地退化沙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受到严峻的威胁。

新世纪以来,面对日益退化的草原,不仅危害到生态,更是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国家先后分别实施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奖补、防沙治沙、退化草原治理等工作,若尔盖县的草原人抓住机遇,以老黄牛的精神,坚持不懈,尤其是林草融合改革以来,加大了退化草原治理力度,不仅让草原生态得到大幅改善,现代草牧业和旅游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 严格草原生态保护 ◆

一是加强草原保护宣传。若尔盖大草原不仅是农牧民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若尔盖县通过“两到、三进”,以藏汉双语组织宣讲队到乡镇、到村寨、进社区、进学校、进寺庙,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讲解草原对生态和民生的重大意义,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草原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不接受草原保护措施到接受,再到大力争取和积极配合参与保护和建设,真正做到草原有人用、有人护。积极开展“6·18”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让草原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做到依法护草。

二是打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草原防火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施办法》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施办法〉的变通规》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职能职责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自机构改革以来,共立案查处53宗案件,以教育引导为主,打击处罚为辅,积极杜绝破坏草原的行为,使草原管理做到了依规处罚、依法判决,坚决杜绝破坏草原的行为,做到依法治草。

三是严格草原转变用途审批。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制定开发和禁止破坏的管理制度。确需征用使用草原的严格按照全县的相关规划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核把关,逐级申报批准,已办理征占用77宗,合法征占用草原5000余亩。

◆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

加强退化草原修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力推进和深入践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草原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至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资金1.048亿元,实施了退牧还草围栏建设4万亩、退化草原改良41.8666万亩、人工种草11.76万亩、毒害草治理2万亩和黑土滩治理2.8万亩、乡土草种基地建设3000亩和鼠虫害灭治160万亩。在项目建设上科学规划、精准设计、严格把关、有序推进、有效监测,向着合格工程、示范工程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组织劳动力时,按照就近、就地原则,优先使用当地牧民群众,提高当地群众收入,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助一臂之力。

积极开展沙化治理。面对草原沙化,若尔盖县委、县政府引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总目标,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沙化治理,自2004年实施“四川省若尔盖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来,采取“围栏封禁+高山柳沙障+补施有机肥+灌草复合种植+连续管护”技术模式相继实施省级防沙治沙、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沙化治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沙化治理、植被恢复等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治理各类沙化土地40.5万亩,占全县各类沙漠化土地总面积33.62%,沙化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呈现“总体好转、局部可控”的良好趋势。

致力草原湿地保护。若尔盖县高度重视草原湿地保护工作,积极实施科学保护修复草原湿地生物、工程措施,并以花湖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区合理开发利用为牵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1999年以来,累计投入草原湿地生态保护项目资金23000万元,湿地湖泊面积由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恢复湖泊周边半沼泽和干沼泽892公顷。同时,每年在景区每张门票中提取20元用于当地居民生态生计补偿,2013-2019年共计支付农牧民生态生计补偿超5000万元,有效调控了当地退牧还草和农牧民就业问题。目前花湖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区从业人员中80%为当地农牧民群众。以花湖为核心的若尔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碳沼泽湿地,泥碳储量达70亿立方米,蓄水量超100亿立方米,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上游地区最主要的水源供给区。若尔盖湿地丰水期为黄河补水量占28%,枯水期为黄河补水量占40%。

◆ 发展草原生态产业 ◆

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5年间,全县草原植被盖度从75%提高到85.9%,增长了10.9个百分点,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呈现出草牧产业和生态旅游良性发展态势。

一是草牧产业加快发展。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5年间,全县草原植被盖度从75%提高到85.9%,增长了10.9个百分点,按每亩平均增产100公斤鲜草计算,可增产鲜草126726吨,按0.6元每公斤计算,直接提高经济效益7603.56万元。超载率降至14.06%,全县草原理论载畜量提高到160万个羊单位。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为夯实现代草牧产业奠定了基础。探索“三结合”顺势养殖法,打造了优质生态牦牛、藏绵羊、河曲马、高山林畜、半山药畜、河坝油蔬畜等畜牧业梯级发展经济圈。构建了“两园一社十基地”产业布局,建成4个万亩、2个千亩、1个百亩等产业基地,“区域、沟域、片域、全域”格局基本成型。建设了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川甘青活畜交易园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集群化态势和产供销一体效应逐渐凸显。近两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8亿元,农牧民群众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整县实现脱贫摘帽,是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县、强县。

二是生态旅游初显成效。实施禁牧限牧,牧户每亩草场分别可得7.5元、2.5元生态奖补资金,年人均增收640元。花湖生态旅游区每张门票提取20元反哺牧民854人。2013年至今,累计兑现景区生态生计补偿超5000万元,年人均增收107元。以花湖生态旅游为引擎,以旅游需求服务为导向,花湖天街综合旅游设施、大千世界农牧家乐、西部牧场景点化酒店、吉祥娃娃手工合作社等一批文旅融合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19年实现旅游收入15.9亿元,农牧民人均增收2373元。同时政府将花湖生态停车场经营收益权让渡给群众,2019年实现收入110万元,年人均增收1288元。伴随以“山水林田湖草”为吸引物的生态旅游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而配套的各类旅游服务业态,累计创造就业岗位680余个,年人均增收24000元。其中,仅花湖生态旅游区就创造保洁员、安巡员20个,年人均增收12000元。超1800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安居乐业。若尔盖草原旅游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若尔盖沙化农牧民
龙茂文作品-若尔盖草原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绿龟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