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党报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2021-06-24邓淑文
◎邓淑文
本文以《人民日报》思政报道为研究对象,思考党报如何在复杂舆论场中最大程度引导积极舆论,发挥传播阵地、典型引领和舆论监督作用,让发出的声音被听到、被认同,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
一、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正如《人民日报》1949年发表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报道指出,“中国已解放地区的大中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但‘现在’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工作,而且将永远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工作。”《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党报,其一采集的信息全面且权威,采写编评水平高,立场公正客观,也具有较强的社会风向标作用;其二作为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报道的先驱者,适合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笔者进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以“思政”“思想政治”为关键词检索标题选项,时间线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2020年底,排除其中关于政府部门、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思政教育的相关信息,关于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数据共得到196条。本文通过对196条数据的出版时间、版面、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等进行统计,研究《人民日报》等党报如何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报道,激励媒体同行共同为高校思政报道提供崭新的报道视角,也推进其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高校思政报道的内容分析结果
综观《人民日报》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报道,较准确地反映了思政教育在各阶段的发展,与一定的宏观语境对照,可以发现有以下突出特征。
1.出版时间分布
根据笔者的统计,《人民日报》从2012年至2020年关于思政主题的报道数量分别是:7、6、6、13、27、33、24、66、14(篇),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12年至2020年关于思政报道基本呈逐年上升态势,尤其2019年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在此阶段关于高校思政报道达到了高潮,在2020年高校思政报道数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太多太多大事。这一年,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圆满收官,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战胜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北斗组网、天问问天、长五探月的航天事业大放异彩……2020年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报道重点导致思政报道数量有所降低,但是可以看到思政报道仍占据一定比重。
图1
2.报道体裁及版面
新闻报道一般出现的体裁有消息、深度报道、评论、图片新闻、理论文章等等。根据笔者对报道体裁及出现的版面位置统计发现,196条数据中出现在要闻版和理论版分别为68、48(篇),其余分别出现在文化版18篇、教育版13篇、评论版9篇、综合版5篇、政治版有3篇、学术版3篇、生态版1篇、观察版6篇、新青年版1篇、文教周刊20篇、党建周刊1篇。在报道体裁上,消息有23篇(占比12%),深度报道有75篇(占比38%),评论有18篇(占比9%),理论文章有80篇(占比41%),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施铸魂育人工程的重要一环,报道的深度需要有一定的篇幅进行支撑。《人民日报》开展思政报道时更多选择通过深度报道和理论文章进行深度挖掘,传达主流声音。另外通过版面分析可以发现,196条数据中,思政报道出现在1版位置有17篇,可见其重要程度,另外《人民日报》在思政报道中利用品牌栏目推出了大量有分量的报道,在读者中反响热烈,通过用权威、专业、生动的方式进行报道,更好地传达了党和人民的声音。
3.消息来源分布
消息来源又称“信源”,包括组织和个人,是新闻的线索提供者。在本研究中如果一则报道出现多个新闻来源,就选择其中最主要的新闻来源作为该则新闻的信源。在196条数据中,本研究的消息来源分别为:(1)党政机构(46篇,占比23%);(2)高校教师(108篇,占比55%);(3)大学生(5篇,占比3%);(4)记者(37篇,占比19%),如图3所示:
图3
可以发现,思政报道的信源出现频次从大到小分别是高校教师、党政机构、记者、大学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教师作为思政报道的信源出现最多,这也体现了《人民日报》贴近一线、走进基层的报道风格。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关于思政教育的权威报道和官方信源至关重要,因为党政机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源。而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受众,以绝对主角的身份出现在报道中的情况并不多,出现“配角化”倾向,在以后的报道实践中可以更加注意。
4.思政报道主题分布
本文根据报道内容将思政报道共分为4大部分:(1)“政策宣传”部分(31篇,占比16%);(2)“理论探讨”部分(84篇,占比43%);(3)“高校行动”部分(66篇,占比34%);(4)“社会合力”部分(15篇,占比7%),如图4所示:
从数据可以发现,报道主题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高校行动”方面。如何开展好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的必修之课、更是爱修之课,以及互联网时代如何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党政机构、学界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不断用积极正面的言论和思考引导社会舆论,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抵御不良思想。同时,《人民日报》高度重视在宏大叙事中突出个性化表达,强调把硬新闻做软,通过报道大量的高校思政教育具体实践为思政教育立标杆。另外还可以发现,《人民日报》思政报道中高度关注社会舆论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呼吁社会各界合力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等,通过多维发力,搭建思政教育“大格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组织支撑和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图4
三、党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突出作用
通过全面分析相关报道内容,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始终坚守党性原则,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具备一般媒体的传播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发挥传播阵地作用,权威发声科学解读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人民日报》思政报道基本涉及了思政教育开展的各个方面,同时做到了信息传达及时,权威解读,专业发声,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让党的旗帜在高校高高飘扬——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综述》(2019年1月15日第6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2019年8月15日第1版)等官方信息及时传达、科学指引,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让思政工作更好地融入主旋律,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蓬勃发展。
(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讲好生动鲜活的思政好故事
可读性是媒体衡量传播效果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要让受众感受到是“说理”而非“说教”,需要媒体将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一个个典型鲜活的人物实践展现出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师生共鸣。《人民日报》在新时代思政报道中远离模式化的刻板印象,刻画了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展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用生活的话语讲理论的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不点名、“段子”多、近热点、有亲和力的北京师范大学80后思政课教师温静 等一系列鲜活的思政教学榜样,为兄弟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意义。
(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合力育人的社会环境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第一大报、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大报,“铁肩担道义”是党报始终遵守的准则。在开展思政报道中,既做到了上情下达,又高度重视下情上达,对政府决策、高校行为和社会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有助于督促各级部门开展思政改革,推介高校优秀思政工作实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另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语境,《人民日报》对思政教育如何在新话语场域加强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和导向意识也进行了思考,将讲好线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动教学,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建设性思考。
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不是空的,是实实在在的。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在开展思政报道中做到了思想有高度、观察有广度、策划有深度、说理有力度、表达有温度,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发挥了传播阵地作用、典型示范作用和舆论监督的多重作用,也为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