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流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研究
——以《湖北日报》为例
2021-06-24樊淑琴睢骄扬
◎樊淑琴 睢骄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和发展,也伴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报纸的新闻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简言之,就是大众传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进行的报道。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时间限定为2001年至2019年间,检索结果显示,知网收录的《湖北日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有46篇。笔者对所选样本的46篇报道从基本概况到内容构成进行梳理、细读,并对报道文本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后期报道起到参考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基本情况
1.新闻来源与版次分析
新闻来源,也称作“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学先驱徐宝璜在他的《新闻学》一书中认为:“新闻于何处求之乎?求之之处,曰新闻之来源。”《湖北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新闻来源上有65%是自采新闻,35%是通讯稿件,可以看出《湖北日报》稿件来源大多数来自记者采访,具有原创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图1)
图1
一份报纸通常由多个版面构成,按先后顺序给这些版排出的顺序就叫版次。新闻版面的次序由它的内容的重要性与显著性来决定,版次越靠前,则新闻的重要性和显著性越强。《湖北日报》的46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居于头版的有5篇。第一版作为报纸的首版,是最引人注意的版面,也是报纸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内容会被读者第一时间浏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和产业发展等安排在头版,也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内容的重要程度。居于第四版的报道占比最多,有17篇,而第四版是文化版,彰显出报纸整体的编排意识。(图2)
图2
2.体裁分析
如图3所示,在46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中,消息体裁占比为50%。可见《湖北日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注意时效性,往往运用消息这一文体,用最简洁的语言来突出最重要的事实。例如:《五峰命名首批“非遗”传承人》一篇报道用了200个字向读者传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对该县首批非遗传承人进行命名,并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激发他们传承保护民间文化的热情。简短的文字将要表达的信息完整的表达出来,使读者可以一目了然,了解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
图3
体裁为通讯的报道占比接近三分之一。通讯体裁客观生动、丰富详实的报道内容,可以使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了解的更为全面具体。例如报道《文化襄城民享民乐》中,先是以第八期故事会准时在襄阳市博物馆前开讲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情境,紧接着详细报道故事会发展的情景,随后引出问题如何让文化插上旅游的翅膀?并将政府所做的一系列行动进行介绍,最后则呼吁大家要用文化发展来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除了数量较大的消息和通讯类报道外,其他的几种体裁占比较少,也都有其自身的写作特点和报道特点,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
3.报道内容地域特征分析
地域特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所属地。湖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46篇报道中所涉及的非遗项目都属于本省,其所属地市县分布广泛(图4)。
图4
这些报道显示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如孝感雕花剪纸、来凤县西兰卡普、武汉的汉绣源、土家摆手舞、郧西县七夕文化、黄梅戏和嫦娥文化等都是各地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作为一家省级日报,主要关照本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与报道的区域定位相一致。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大门类,在这些报道中,报道占比较多的是传统戏剧,报道内容涉及皮影戏、花鼓戏、黄梅戏等,报道内容介绍了这些戏曲的由来,也关注到了他们日后的发展。其次是传统民俗,报道内容涉及秭归端午文化、嫦娥文化、天河七夕文化等民俗,来展现出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此外,传统舞蹈、传统手工技能、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也均有所涉及。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特点
1.报道内容宣传性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抽样的《湖北日报》的46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中,其中32篇运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的报道框架,这说明了报道者着重凸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可以看出,《湖北日报》做为主流媒体,其报道重点是引导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正确认识,并传达保护理念。与此同时,也有的报道运用了保护性开发的报道框架,传达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这一举措,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文化产业及旅游经济相结合,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产业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从而提高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以上两种报道框架正是主流媒体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的体现。
2.报道内容原创程度较高
上文通过对46篇报道样本分析得知:《湖北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文稿65%来自记者自采,35%来自通讯员。该报专业记者的报道占绝大多数,专业媒体机构的原创报道,其采写注重权威性和引领性。主流媒体的原创内容能更好地传播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将读者带入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中,让读者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从而激发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
3.报道内容以正面为主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可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三大类。学者黄旦指出,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传播者在采集和传递新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用新闻来体现自己的好恶褒贬或政治观点的态度。”通过对46篇报道进行细读分析得出,46篇报道中正面报道所占比例85%,中性报道13%,负面报道2%。《湖北日报》在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中,正面报道为主。如《山区小县成就文化大作为》报道了《荆山楚源》登上全省“文化惠民工程”舞台来展现襄阳市保康县利用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以正面为主要立场的报道,在展示事物本身状态的基础上,也增强了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性报道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放鞭”》这篇报道则通过讨论燃放烟花爆竹的节庆风俗,是否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得出应该对放鞭选择“禁改限”是最合适的做法,运用了中立的手法,用更为温和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负面报道体现了媒体反映问题能力,仅有的负面报道中《艺人数量减少 保护经费短缺》一篇报道虽倾向于负面报道,但此报道的宗旨同样提醒人们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断代。不仅为读者提供事实层面的信息,也带来思辨层面的反思。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报道深度有待加强
从报道的体裁占比可以看出,消息居多,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停留在表面信息上,缺少深处挖掘的内容和相关背景的延伸。这样的新闻对于受众来说,有可能是看之即忘。而如果是一篇深度报道的话,它可以使受众获得更丰富、更详细、更多元化的内容,更好地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2.引用观点来源不够全面
在引用观点来源方面,所选的46个报道样本中,报道引用观点来源出自本台的占55%,这说明很大一部分报道由本台记者进行报道和分析;观点来源出自专家学者以及管理部门的占35%,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来表达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解读。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采访只占5%,占比很低,而做为非遗传承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体悟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3.报道形式较为单一
通过样本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湖北日报》多采用记者自采的消息、通讯员的大篇幅通讯的形式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性非遗报道缺失,图文并茂的新闻特写较少。所以,报道形式较单一,可读性有待提升。
(二)改进建议
1.增强非遗报道意识
主流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一方面向公众传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主流媒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报道有很强的引导性,能迅速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媒体首先要增强非遗报道意识,在意识层面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立文化自信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唤起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中发挥自身具备的作用,必须确保其在大众媒介中有相当的能见度,方便公众获得信息并自主参与到非遗保护的行动中来。
2.增强非遗报道的议程设置
媒体的议程设置,影响着受众对事情重要性的排序。因此,《湖北日报》在日常的议程设置中,可以适当增加相关议题数量,增加非遗的报道数量、扩大报道的规模。同时适当增加头版的编排,从而为大众提供可读、可见、可感的文化氛围,将前人生活的智慧和文化精髓,通过媒体报道使后人可以得到启迪。特别是在“非遗日”前后,更要着重进行非遗报道的议程设置,进行阶段性的集中报道。而在日常报道的安排中,也须进行非遗选题的挖掘和采访,从而保证非遗报道议程设置有一定的连续性。
3.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通过统计得出,《湖北日报》在非遗报道中,观点引用来源中非遗传承人和普通百姓相对缺乏。统计显示,报道内容中,更多是以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的视角去解读非遗,因此,为了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建议加大对普通百姓的采访力度,并在相关报道中多引用非遗传承人以及民众的观点和意见。非遗传承人以及民众通过在生活中的切身体会,会有不同角度的见解,他们的观点呈现会让受众感知到媒体对普通民众话语的重视,进而拉近了距离,提起了受众的阅读兴趣。
4.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在当下融媒体环境下,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增强可视性是吸引受众的一大法宝。建议加强运用视觉化的报道方式,增可视化元素。具体而言,非遗报道中建议多配合使用图片和二维码视频。根据报道的实际情况配上相应的图片,从视觉角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目了然,在丰富内容的同时,也给受众以视觉冲击。而二维码视频功能,结合了当下移动互联网下人们的手机扫码功能,通过扫码,看到与文字相关的音视频短片,独有的视听感受结合着文字介绍,会有效增加受众的阅读兴趣。要多使用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化,让人们可以从故事中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表达的细节更为细腻,传递的信息更为全面,表达的情感也更为真实。
注释:
[1]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伊润娜:《〈内蒙古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研究》,内蒙古大学2018年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