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圈养与放归”之争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2021-06-23王丹
人民周刊 2021年10期
王丹
近日,有媒体援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消息称,20多天前闯入东北某村的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被成功放归自然。一直为“虎生”操心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20世纪80年代,为挽救东北虎这一濒危野生物种,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建立,后更为现名——黑龙江东北虎林园。中国第一只人工繁育的东北虎幼崽就诞生在这里。目前,中国人工繁育的东北虎数量已有千头以上,但长期圈养繁殖也带来种群基因方面的隐忧。因此有人提出,将这只野生东北虎留下来,以作“改善圈养虎种群基因”之用。
另一波关注“虎生”的呼声则认为,再多一只圈养东北虎并无意义,然而缺失一只携带多样遗传资源的野生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不小。据统计,目前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仅为两位数。
两种“虎生”选择之争,背后其实是两种野生动物保护思路的较量。评判两种思路的高下优劣,无法脱离具体语境。就拿东北虎保護来说,在濒危状态下,人工圈养并无不可,正是人工繁育让东北虎实现了保种。但当物种危机的警报解除,生态修复应成为主流保护路径及选择。
诚如相关专家所言,老虎保护不是数量的问题。人类保护东北虎等野生物种,竭力避免其灭绝,核心正在于其与人类共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虽位处生物链的不同位置,但任何一环发生意外都将对整个系统构成难以预料的影响。反过来说,任何一个物种,只有回归自身在生物链及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才能真正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态多样性的完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保护东北虎,就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