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秦始皇帝陵
2021-06-23徐佳妮
徐佳妮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开创郡县制,千古一帝的影响并没有因他的死去而消失,反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强化,成为华夏文明坚实的载体。
作为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王陵,秦始皇陵墓不仅有着奇特的结构布局,还有着丰富的内涵。王陵至今没有进行大规模发掘,更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浮想联翩。
大秦帝国一号工程:在骊山脚下仿造一个咸阳城
战国时期,诸侯们在生前给自己建造陵墓早已蔚然成风。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随即便开始了陵园建造工程。这项工程的修建,贯穿了他从秦王到始皇帝的整个政治生涯,在其临死之际仍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后,接着又修建了1年多才基本完工,从工程开始到结束用了近40年。
彼时民间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选择墓地特别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即所谓的“风水宝地”。秦始皇陵便是依山造陵的典范: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布局则参照了当时秦国的都城——咸阳。
整个咸阳城的布局是坐西朝东,这是西汉之前大多数都城的城市布局。古人认为:“西方,长老之地,尊者之位,卑幼在东,尊长在西。”城市的布局也是一样,以西南方向为上。
秦始皇陵园同样是坐西朝东。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内城中部有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高大的封冢就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它是整个陵园的核心,相当于都城的秦王宫部分,东部包括兵马俑坑在内,相当于都城的城郭。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经现代考古测量,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秦始皇在仿造的“咸阳城”里安排了自己生前使用的一切。考古学家在其陵园内发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和建筑物的基址,600余座各类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发掘出土了包括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青铜水禽等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5万余件。
从陪葬坑的埋藏内容看,既有代表军事的各种军吏陶俑,也有反映帝国行政管理的文官陶俑,还有反映皇宫娱乐活动的百戏陶俑,以及在皇宫和官府中看护、饲养各类动物的踞坐俑和仿真制作的青铜质水禽。既有真实的木车马,也有按比例精心制作的铜车马;既有各类实战用的长短冷兵器,也有仿真的石质铠甲,各种生活类陶器更是不计其数。
战争机器的缩影:长眠地下的“冥兵团”
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陵园东侧的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迄今已发掘出3座。俑坑也是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出土武器多为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仍锋利如新。人们再次掌握这种镀铬技术已是20世纪了,很難想象两千年前的秦国竟然已经有这样的“黑科技”。与同时代的他国武器相比,秦国的武器标准化程度更高,每一件兵器都铭刻有制造管理者、工场和工匠的名字,如验收不合格,将有严厉的处罚措施,甚至连坐。
秦国兵团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战斗力惊人,不仅是因为兵种齐全、武器精良,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确立了奖励耕战的国策。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士卒积累军功可以获得相应的爵位,并依据爵位得到田宅。
这个制度最大程度地动员全民,让秦国成为所向无敌的战争机器。在秦国士兵看来,战场就是收割财富、地位的地方,敌人的脑袋就是金币、爵位。
两千多年来,秦始皇的“冥”兵团一直在地下沉睡,忠诚地守卫着皇帝的地下宫殿,直到上世纪70年代被几个打井的农民无意中发现。人们惊叹规模如此巨大、制作如此精致的陶俑,以至于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都在这方面发挥想象——秦始皇用活人制作陶俑,兵马俑会复活,等等。1990年上映的《古今大战秦俑情》、2008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木乃伊3:龙帝之墓》,都有数以万计的兵马俑“复活”的宏大场面。
2019年3月,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的彩绘兵马俑。
兵马俑文创产品。
兵马俑造型的乐高积木。离开秦始皇陵,你还能认出这支军队吗?
两千多年前的地下阻排水系统
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秦始皇陵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比如,陵园内有一整套两千多年前的深层阻排水系统。这套系统设计相当巧妙,由上、下两段组成。上段为阻水设施,全长778米,均以质地细密的青膏泥夯填,上层则以填土夯筑。阻水设施将封土以东、以南、以西区域与地宫全部隔断,使得不同深度的外围潜水不能进入地宫。
下段为排水设施,由位于封土西侧的明井暗渠组成,平面布局呈“Z”形,起点在封土西边的东西轴线处。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
这套地下阻排水系统的发现,刷新了现代人对两千年前古人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认知。这些设施随陵园的自然地势精心布设,可以看出当年的设计者对陵区地质状况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程度,并具备极为高超的测量技术。
现代勘探表明,这些水渠的底面绝对高差在1米左右,这样就保证了渠中的水能够按照设计意图流向一处,排出陵园。选用青膏泥作为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层之厚,也超出想象。仅凭这个地下阻排水系统,就足以充分说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己臻化境。
考古学家们在咸阳城宫殿遗址发现的陶水管道、排水池等,也进一步验证了秦代排水系统的完善。这些排水管道由陶管套接而成,陶管一般长58—59厘米,一端粗(28厘米)、一端细(25厘米),壁厚约1厘米,表面饰绳纹。
漢代以后城市的排水设施更加完善,增加了贯穿城内的明渠和环绕城市的城壕,道路两侧有排水沟。到唐代时,长安城内的明渠已经从陶瓷变成了砖石结构,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各坊道路两旁都有排水沟,然后汇入大街的明渠,再排入渗水池或者渭河。
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园、品类丰富的陪葬坑、完善的阻排水设施,都是为一个人服务的。这便是千古一帝——生前统一六国、死后要把星辰大海都带下地宫的秦始皇。
千古一帝的雄心:把国家版图装入地宫
一般来说,陵墓地宫的位置都是在封冢之下的中心区域。但有关秦陵地宫的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始终萦绕着一丝神秘色彩。
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曾记载: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秦始皇听后,下令“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
民间曾传说秦陵真正的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最新的考古研究认为,皇陵地宫完整地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关于地宫的大小,有学者在《高精度重力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一文中写道:“秦始皇帝陵地宫的东西、南北开挖范围约170米乘145米。通过对重力异常的定量拟合计算,推测了秦始皇帝陵地宫可能存在墓室,墓室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
另一种勘探方式源自于史料中关于“水银”的线索。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的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渭水注》也记录“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也就是说,秦始皇的地宫中使用了大量的水银,绘制出山川江河的情景。
相关地质调查通过物探证明,位于封土下的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这就印证了史料的记载,也证明了地宫的位置。
在秦始皇前后时代的陵墓中,使用水银的现象不乏其例,但他们在陵墓中置放水银是出于彰显财富的目的。用水银在墓室中造出“百川江河大海”,历史上只有秦始皇一人。
地下王陵为何一直没有被大规模发掘?
为了确保死后安宁,秦始皇陵墓的安保措施布置得相当严密。
第一项保密措施是灭口。根据史料的记载,秦始皇下葬之后,那些建造陵墓的工匠们都被关在墓道中陪葬,以确保没有人能说得清陵墓的内部结构。
第二项保密措施是布置机关。相传秦始皇陵地宫的周边填了一层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这沙海就是秦陵地宫的第一道防线,使盗墓者无法通过挖洞进入墓室。
如果说沙海只是一种传说,那么暗弩则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陵墓修建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旦靠近就会被射死。
与暗弩相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而死。此外,地宫中大量的水银,蒸发的气体中含毒,也会把盗墓者毒死。
从秦朝末年开始,这座皇陵就屡次被盗,但是盗墓者都只是在表土部分动手,没人能进到地宫中。项羽曾对秦始皇陵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焚劫,但也只是局部的破坏。后来还有黄巢等人的起义军,都曾想要进入地宫,但都没有成功。
据考古工作者分析,历史上的盗墓者都没有使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地宫受到损害。秦始皇陵周围考古钻探所获资料表明,地宫上口的外围墙以及通向地宫的墓道,至今还没有发现通向地宫的盗洞。
现在国家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那为何不组织科学发掘呢?
一方面,经过现代技术检测,地宫中的水银达百吨之多,整个地宫中都存在着高浓度的汞蒸汽。这些水银渗透出来,会对陵园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另一方面,最早挖掘出来的兵马俑都是有颜色的,但是在出土后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迅速变色,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无法解决。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物,若无万无一失的把握,不会组织发掘。
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国家微缩版图,在水银浇灌的“江山”中的帝王棺椁以及无数的奇珍异宝,这些地宫的秘密早晚都会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更大的珍宝,从来都没有埋藏在地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开创郡县制,千古一帝的影响并没有因他的死去而消失,反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强化,成为华夏文明坚实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