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校对接”的农产品供应链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2021-06-23高红
高红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要使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与高校食堂对接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渠道,以高校食堂农产品需求订单倒逼农村地区农产品产业升级优化,建立拉动式农产品供应链助推“乡村振兴”。在全社会广大力量的推动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让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校对接”中农户纳入农产品供应链的意义
有利于对接地区农业大规模发展和农民增收
山东省定期召开农村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对接会现场,省内多家县区的农产品供应商与省内多家采购商现场谈判,现场签订采购合同。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各种农产品摆上台,吸引包括高校后勤采购人员的询问,这种对接模式,预计可使农户亩产量纯收入增加六千元,对接会这种小平台给农户的农产品提供了对接销售的大平台、大舞台。
有利于农户根据市场实时信息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
生产畅销对路的农产品;驻村第一书记可以利用统计学、市场营销所学知识,收集最近12个月,或近五年同期各农产品的需求数量,运用移动平均法、时间序列法、最小二乘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将来各农产品的需求量。通过精准预测反过来指导农产品的种植结构,生产畅销对路的蔬菜、粮食、肉蛋等农产品。
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的生产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保证,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量较大但农产品市场开发程度较弱,大部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较弱,将农户纳入农产品供应链,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进一步完善参与的农业合作社、大型农产品企业的构建、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設和供应链各环节体系;从农产品的生产到加工、流通和消费所有环节建立完善的市场、政策措施,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国家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生活奋斗的新起点,我们要继续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下面是我国农村地区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以大型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接农产品供给基地,下接农产品批发商和终端零售商,形成农产品生产直供、采购、流通加工、冷链存储保鲜保质以及运输配送的一体化模式。批发市场领导着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壮大,年交易额持续上升,我国八成以上的农产品都是由大型批发市场提供的,是连接农村地区众多分散农户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比较知名的如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陕西咸阳新阳光西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
以大型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大型连锁超市比如大润发、华联、东方冷库、沃尔玛等通过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与农产品种植农户或农业协会、农产品公司联系,建立稳定的采购合作关系。这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一般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一端与农产品供给者联系,一端为采购超市服务。这种供应链模式使得各连锁超市必备的库存水平很低,通过联合采购补给超市降低了运输成本,但协调各参与者的复杂性加大。
以农产品流通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比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自己的土地生产各种农产品,或者通过合作社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再进行流通加工包括简单的初级加工和复杂的深加工,加工完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给最终消费者。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建立的开始就是以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模式。我国将进一步推动经营规模大、知名度高、竞争能力强、联农带农作用突出的龙头企业的发展,以此引领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加其社会贡献度。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生产经营企业比如农产品生产企业为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生产加工农产品,将原本属于自己经营业务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并不是外包之后就不联系了,而是通过信息系统ERP等与外包的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从而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及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者、流通加工企业及各零售商签订合同,共担风险、利益共享,促使农产品的流通。
以农业合作社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民生产农产品和销售农产品。比如菏泽单县绿禾农业专业合作社、兰陵平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寿光蔬菜合作社等,这是一种纽带关系,农业合作社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以某一产业和农产品为纽带,农户拧成一股绳,共同生产、仓储、运输、销售,通过扩大生产,不断增加全体成员收入,整个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弊端分析
1.以大型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从农产品的生产到流转到消费者手中,经过的环节较多,成本逐层增加,各环节之间消息传递明显断层,关系不够紧密,对农产品的质量把关不严格,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2.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对农产品的要求偏高
以市场需求为标杆,只接受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而且只接受有“通行证”的农产品,对于贫困地区分散农户的农产品要想进入连锁超市,有一定难度。
3.龙头企业实力欠缺
规模偏小,带动农户的能力偏低,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不够大,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常因采购规模和供应价格之间产生矛盾,龙头企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相差甚远。
“农校对接”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当前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发展滞后、农产品畅销机制没有健全的状况下,“农校对接”的农产品供应链够把山东省的小农户聚集整合到供应链中,使众多处于分散状态的小农户积极参与,按需生产,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各高校食堂,促进农户增加收入,成为助力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又一有效路径。
“农校对接”的农产品供应链促进乡村振兴的效应
“农校对接”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直接送进高校食堂,这中间省去了批发流通环节,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原材料的质量,运输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学生购买饭菜的价格也更加实惠,也畅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政府要主导农业合作社了解高校食堂需求,农户保证提高的蔬菜粮食质量好,源头可追溯,运输配送及时。
山东各大高校与省内农产品“农校对接”与区域性联合采购的思考
省内农产品与高校食堂对接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山东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农校对接”;高校和农业合作社之间要进一步做到资源共享,要时刻意識到共处同一条供应链,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要做到优势互补,避免牛鞭效应的产生;“农校对接”必须通过一定的流转平台,在学校和农户之间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展会,展示农村地区农产品,政府开通消费振兴直通车,还有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电子采购模式+线下体验及配送”多方式营销,实现了产地直接采购,大力畅通了农村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目前,山东省已有近二百个农业合作社社、五十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入了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基地、商品销售渠道、商品需求信息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共赢关系;山东省各高校就近进行区域性联合采购,通过批量效应,减少采购及运输成本,从而给定位为非盈利性的高校食堂节省了大量成本。
推进高校食堂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程度
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主体包括广大农户、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高校食堂等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各成员做到利益共享,风险一起承担。农村地区农产品市场信息普遍闭塞,应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在广大农村建立网络平台。实时采集高校食堂需求,实行订单式生产,以需求订单引导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建立拉动式供应链,比如在济南东部大学城建立专门的高校采购微商城,通过各大高校餐饮公司的微信群,将山东省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信息及时传递到东部大学城各大高校,采购价格低于批发市场,大米、鸡蛋分别与附近米场,养鸡合作社定点采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各大高校网上下单、数据集成、农户订购、工厂分拣、站点配送、移动支付、客户验收等供销流程,实现山东职业学院、山东现代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圣井校区、济南工程学院、山东电子职业学院、齐鲁理工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等多个高校联合采购农村地区农户生鲜蔬菜、米面油等几十种农产品,双方共赢。
[本文系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装备及学校后勤管理专项课题“贫困地区农产品与高校食堂物资供应链衔接研究”(项目编号:2020ZBYB017)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现代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翔宇.贫困地区包容小农户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13.
[2]潘庆丽.食品安全背景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2(11)
[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永川高校食堂开展农校对接模式的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67-70.
[4]关于“农校对接”与高校区域性联采结合的思考——以南京江北片高校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3,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