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武山县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1-06-23安敏杰
安敏杰
武山县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这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地方非遗文化产业时,需要对地方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克服和弥补劣势,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突出的优势,文化产业被人们视为拉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相对于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核心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包含了丰富的门类,对于武山县而言,本地的优势突出在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因此武山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
武山县文化产业资源概况
武山县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仰韶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等诸多文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武山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6处。丰富的历史文化为武山县留下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经过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整理,武山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7项,具体包括了民俗类、传统体育类以及传统技艺类诸多形式。武山旋鼓舞在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山县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分析
首先,武山县具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底蕴,这些条件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给予重大的支持,为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后,近些年武山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开展了全面性的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有:
1.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工作,有力发掘和继承了当地的非遗资源,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积极安排省内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种非遗表现活动来宣传当地的非遗文化。
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增加了对当地非遗文化保护的财政预算。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强化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
5.强化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队伍力量建设,为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这些工作的落实与开展也为当地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劣势分析
虽然武山县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展开了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前武山县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现实的问题。
1.对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系统化的规划。武山县虽然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纳入了本地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也给予了财政预算支持,但是对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规范与工作部署。同时,在对当地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统计的工作中,并没有针对当地的非遗资源进行优势和劣势的分析研判,缺乏明确的发展规范。另外,在文化产业的培育工作中,武山县所划拨的资金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的需要。武山县在一些非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表现出规模小、条件差以及不完善的不足。
2.当地非遗文化观念落后。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落后以及文化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社会公众对于非遗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认识普遍不足。甚至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对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部分干部队伍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认为非遗文化产业在短期内难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增加当地财政的负担;当地社会公众对于文化产业缺乏清晰的认识,片面认为打牌或者上网就是文化产业。同时,部分乡村仍然存在着封建迷信的观念。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手工艺,缺乏非遗文化保护与继承的观念。
3.对当地非遗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武山县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但是在文化市场上的知名度远远不足,全县并没有特色性的文化品牌。当地在对外宣传中,对于非遗资源宣传的范围以及深度都远远不够。另外在宣传形式上,方法单一且营销滞后,难以带动当地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
4.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完善。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武山县的非遗文化产业的整体产业链不完整,并且呈现出较为零散的状态。在整个产业内部也表现出不协调和不均衡的特点;此外,非遗文化产业链的不完整也导致了地方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表现地方的特色,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
武山县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与引领作用
在武山县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始终是主导者,对于产业的发展起着协调和引领的作用。在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要针对原有的工作机制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当地的文化体制与运行机制。在非遗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上,通过政策扶持等优惠条件争取民间资本的融入,壮大当地非遗文化产业的规模。另外,当地政府要以培育非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作为工作的重点,首先在地方市場中突出非遗文化产业企业的地位,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营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加大对当地非遗文化产业的扶持与宣传,推动企业向省外,国外市场的发展,打造地方品牌,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要改变政府包办的体制,突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激发企业的活力。另外,在发展非遗文化产业的同时,当地政府也要着眼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从全县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还比较落后,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严重。因此,在发展非遗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的经济发展工作。只有不断提高地方经济的整体实力,才能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挽留和吸引人才队伍,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
加强对当地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武山县的现实情况确定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發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非遗文化资源,因此非遗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当地政府要立足于本地的非遗资源,加大开发与保护的力度,深入发掘民间的非遗资源;加强非遗文化资源的立项申报,为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对于一些民间手工艺制品,例如武山夜光杯雕以及武山柳编技艺,首先需要推动这些手工艺品的市场化,实现传统手艺品蕴含的经济价值。其次,对于地方的手工艺人才要进行挽留与引导,为他们提供就业发展的机会,以此来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非遗文化资源,同时为当地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力量的支撑,不断发展和壮大地方的非遗文化产业。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对地方的非遗资源进行优劣势的分析,打造当地的特色产业,形成当地非遗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
营建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
在非遗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加强地方社会分化氛围的建设,强化社会公众对于文化产业以及非遗文化的认识。加大地方的宣传力度,为全民普及文化产业以及非遗文化的知识。对于当地的民间文化队伍,要加大帮扶力度,为他们提供一定经费或者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地方民间文化队伍积极展开各种文艺表演活动,深入农村展开文化的表演宣传,丰富社会公众的文化精神世界,为地方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性的社会氛围环境。在政府内部,更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的认识,积极展开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相对培训,保持领导干部队伍思想的先进性,更好地对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建设进行决策与具体工作部署。
加强非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地方非遗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人才队伍是主心骨,要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在非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首先要从地方的人才队伍方向出发,壮大非遗文化资源继承人的队伍。为当地的非遗文化人才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扶持他们向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传承人队伍的发展。对于全县非遗文化保护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展开专业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更好地落实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另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借鉴相关的经验,积极推动与其他市县的合作,展开人才交流与学习,开阔地方人才队伍的视野范围,全面提高地方非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结 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文化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武山县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这为武山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武山县的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要对地方的优劣势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判,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本文系基金项目:天水市软科学研究项目“武山县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ZCFGK-4109);202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南向通道建设中陇东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0A-204)的研究成果。]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