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川幕府末期日法关系的演变

2021-06-23张兰星

日本问题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演变条约关系

张兰星

摘 要:在19世纪中期以前,日法两国鲜有交集。德川幕府锁国后,日本更是只与荷兰保持联系。因此,19世纪当法国人出现在日本海周围时,令日本幕府稍感意外。对于日本,法国一直想显示其欧洲大国的地位,展示其军事强国的形象,实际情况却是法国始终跟随英国、美国步伐,较晚才签得对日条约。在发展对日关系上,法国人为争取更多权益,排挤英美势力,一度选择支持封建的德川幕府。尽管如此,基于日本、英国、法国之间各种因素的制约,日本幕府与法国的关系不但没有达到双赢,反而日渐走向衰败。

关键词:德川幕府;日本;法国;关系;条约;演变

中图分类号:K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21)02-0060-12

DOI:10.14156/j.cnki.rbwtyj.2021.02.007

近代以来,法国的外交与外贸重心并不在日本等远东地区,仅有法国传教士有心登陆日本传教。但当荷兰、英国、俄国、美国等国图谋日本利益时,法国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史学界历来重视近代培理叩关以及日美、日俄关系的研究,容易忽略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力图系统梳理和剖析幕末时期的日法关系,以求教方家①。

一、日本锁国期间的日法交涉

近代,在开展对外扩张的西欧诸国中,法国人较晚染指亚洲。其实,作为西欧重要国家,法国的地理位置优越,西边是大西洋海岸,北边是英伦海峡,南边是地中海。而且还有可航行的河流、宜于耕种的土地、四季如春的气候,还没有严寒酷暑干扰居民的劳动,生产的农作物多种多样。虽然有这些有利条件,但法国在中世纪末和近代早期并没有在对外扩张和外贸商业方面占据真正优势。当时,法兰西的对外商业发展遇到了多重阻碍:一是受阻于百年战争;二是受阻于封建贵族的反对;三是受阻于欧洲从中古过渡到近代的宗教战争。所以法国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国内和法国周边地区。16-17世纪,当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开始在远东广泛地展开扩张活动时,法国人却将注意力投于欧洲争霸战争和其他殖民地的拓展,日本或者东亚少有法商的身影。

日本与法国人的接触可以追溯至17世纪日本锁国前(1640年以前)。在切支丹(基督教)时代,赴日传教士中就有法国人[1]。幕府禁教后,法国传教士不敢亦不愿赴日,只是在暹罗(泰国古称)、安南(越南古名)等地活动。另有学者认为,日本闭关前,法国基本与东方岛国无联系。1625年,法国天主教会红衣主教黎塞留曾想派方济各会传教士赴波斯、印度、中国、日本等地传教,顺带提供东方情报,以及开发亚洲市场,但这一愿望未能在当时的日本实现。锁国前,荷兰驻日商馆长弗朗索瓦·卡隆(Francois Caron)或许与法国有少许关联,此人是出生在荷兰的法国人,精通法语、荷兰语、日语。当时有人建议法国官方与卡隆建立联系,以打通日本市场,但在诸多资料中,尚未有信息显示两者有交往。还有学者提到,卡隆曾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德川幕府虽然禁止天主教在日传播,却不意味着将军反感新教。言下之意,卡隆有意安排新教传教士抵日布道。不过,这一计划尚未实施,卡隆便去世了[2]6, 14。

到了17世纪中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大臣科尔贝特(Colbert)均支持拓展海外市场,法国看似迎来一个好时机。1663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率先抵达亚洲。1664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旨在开展对华贸易,实际上公司基本在印度维持运作[3]2。这样看来,法东公司并没有充分利用国王授予其在亚洲之特权,未能将法国的对外贸易扩张到东亚(包括日本)。17世纪末,法国军舰一直在马六甲附近徘徊,法国人试图在锡兰或班卡(Banca,苏门答腊东海岸)建立据点。若计划成功,将危及荷属东亚(日本)、东南亚利益。基于种种原因,法国的这一打算仍然未能成为现实。

18世纪中后期,匈牙利探险家贝恩约夫斯基(Benyowski)曾率船抵靠過日本海岸,回到欧洲后,他向法王路易十五的外交大臣维尔吉内斯透露,英俄两国打算联合征服日本。维尔吉内斯信以为真,还派人赴英国、俄国交涉,企图阻止对方的行动。不过,此事件缺乏确凿证据,让学者们有所质疑[3]3。1720—1770年,曾有92艘法国船来到广东。自法国爆发大革命后(1791年以后),法东公司又淡出中国市场,法国对华通商事宜由私商接手。有资料提到:“法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兴趣不大,他们对东方了解甚少,只是其商品在国内滞销时,才有需要开拓海外市场。”[2]7于是,这样的商贸思维限制了法国人开拓海外市场。

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前,法国人在亚洲的活动还基本局限于南亚(印度)地区。法国在七月王朝(1830—1848年)期间,开始加大在亚洲的扩张力度,他们陆续向亚洲派遣军舰,展开侦查勘测活动,又派传教士赴远东传教。1841年,两艘法舰曾被派往日本,打算在九州附近占领一两个岛屿,以方便开展对日商贸活动,不过该计划最终流产[2]14-15。19世纪50年代,法国的对外扩张策略有所调整。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法国商业银行希望拓展业务,殖民局亦想扩大势力范围,遂重新重视东亚利益。在中英鸦片战争后,东西方差距凸显,法国遂派军舰前往东亚,试图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众多国家建立关系,法国商人也随之而来。

江户时代,日本学者对法国知之甚浅。新井白石曾这样简介法国:“其与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接壤,并且在北美占有大片领土,是欧洲大国。主产色段、色绢、古贝、花布、金银器皿、禾、粟、麦、豆等物。”[4]西川如见在其著作《华夷通商考》卷五中也仅简略提及法国,“法国为欧洲南部大国,土地丰饶,士兵勇猛”[5]。其他一些涉及日欧交流的江户文献(比如《通航一览》)甚至未有提及法国之情况。

在19世纪以前,日法两国鲜有交集。日本锁国后,更是只与荷兰保持联系。因此当19世纪中期法国人突然出现在日本海周围时,着实令幕府有些意外。

1846年西塞里打算指挥舰队前往日本,试探德川幕府的态度[6]。他认为,如果能够与日本建交,则可保护在附近捕鱼的法国人。当年7月29日,法国“克洛帕特号”“萨拜因号”“维克多雷斯号”3艘战舰抵达长崎港“克洛帕特号”的舰长为莫逊·坎德(Maussion Cande),“萨拜因号”的舰长为济宁,“维克多蕾斯号”的舰长为里格尔特·基诺伊利(Rigault Genouilly)。。抵港后,法舰立即被日本水兵包围[7]。法国人将国旗悬挂出来,并邀请日方官员上船参观。法国舰队靠岸后,幕府派人登船交涉,询问法国人抵日原因。7月30日,法国人正式向日方递交请愿书。请愿书中提到,法舰为补充淡水食物而来,希望日本给予帮助据说,西塞里很想以个人身份与日本签约通商,他又怕法国政府怀疑其动机,便匆匆离开了日本。。西塞里同时提到:“如果法国商船或捕鲸船在海上遭遇风暴,希望能够靠岸日本”[8]。法国人并未直言要与日本通商亦有资料提到,西塞里访日目的并非通商,而是为传教士布道做准备,日方当然拒绝其要求。。长崎官员表示此事必须上报江户幕府,让法国人在船上等候,禁止法国人登陆,仅允许3艘法舰上的人员使用小船互相往来[9]。西塞里认为日方回复得太慢,好像在故意拖延。幕吏急忙解释,这是由于长崎距离江户太远,交通不方便所致。日本人不敢怠慢,为法舰提供了补给[10]。法舰在长崎停留了48小时后,最终离开[11]。其后,法国的注意力转向亚洲其它地区。

西塞里舰队抵达长崎是1855年以前法舰仅有的一次造访日本另说,法国人还前往北海道勘测,最远去了喷火湾(内浦湾)附近海域。法国似乎也想染指北太平洋利益。。法国人德尔普拉特(Delprat)认为,西塞里虽然一事无成,但这是近代日法官方之间的首次交涉。当时有船员提到,法国人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只是由于西塞里没有作任何准备,遂未能与德川幕府深入地沟通和谈判;尽管如此,法国舰队随意抵泊长崎,足以证明日本海防虚弱;就西塞里的赴日行动来看,未见法国有持续叩关的打算[12]9。有法国人认为,当时还不是对日谈判的最佳时机,待江户、长崎飘扬着欧洲国家的旗帜时,时机才算成熟[13]。

总之,在锁国时代,罕有法国人登陆日本,即便到了19世纪初,也少有法国船靠岸日本。这说明日本并非法国人的开发重心,或者说法国对东亚的“开发投入”远不及英国、荷兰。就法舰赴日的原因来看,传教布道是第一动机。就贸易方面而言,法国外交部认为,其有必要与日本建立商贸关系。但与英、美、荷等国不同,在亚洲活动的法国商人并不多,且对日本兴趣不大,甚至不清楚应该运往日本什么商品。這样看来,法国人既不敢冒险前往日本传教,也不清楚如何与日本开展贸易,以及如何从东方岛国获利,那最终叩开日本大门的国家自然不会是法国。到了19世纪中期,通商与传教的利益结合起来,才最终促成日法建交[12]4。

二、培理叩关与法国人的行动

培理培理(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美国海军军官,继1853年率美国舰队至日本后,又于1854年率多艘军舰停泊至日本神奈川,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开放下田、函馆两口通商,开始了外国对日本的侵略。叩关成功后,法国很快获得消息,但其在较长时间都持观望态度,其中原因有三点:其一,就对日活动而言,法国人似乎对传教的兴趣更大。最早在日本海周围活动的法国人就是传教士,他们在东亚诸多岛屿传教,进而希望以其为跳板,进入日本布道[3]176。1854年,法国人奎艾德·奥赛(Quaid Orsay)谈到:“幕府似乎对禁教有所放松,或许可以派法国传教士前往布道”[2]10。对此,法国官方认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赴日还需谨慎。1855年,一批法国传教士抵达日本附近岛屿,但未有赴日行动。不久后,终于有法国传教士抵日布道及建教堂[14]。尽管如此,就日法近代建交的情况而言,法国传教士并未起到多大作用。

其二,法国政府各部门在对日问题上的态度不统一,有些部门对日本感兴趣,有些则不看好日法建交。当时有法国人认为,相比英国,法国舰队势力稍逊,法国海军不足以迫使日本做出让步,遂打算与英国成立联合舰队,共赴日本。这就导致有些日本人认为,法国是英国、美国的“跟班”,即便法国赴日签约成功,也会被小觑[2]15-16。对于法国人来说,要谋取对日利益,必须等时机成熟。法国人行动缓慢,还受英国外交官、时任港督包令影响,包令在对日问题上始终认为应该派庞大舰队赴日助阵,方可签约成功。

其三,就对日贸易而言,法国人亦没有表现出积极性。法国商人正忙于谋取对华利益,无暇顾及日本市场。法国人也不能确定美国人能否签约成功,打算观望后再作打算。

培理叩关后,法国人也确实做了一些尝试。对于日法建交,有人提出,法国可以学习英国,派舰赴日,直接与幕府签约,就像英国人斯特林率舰闯入日本港口一样。1855年初,法国海军将领拉奎尔(Laguerre)打算派舰队前往东亚,威慑日本,最好让幕府明白,法军实力不逊于英美海军。由于天气恶劣,该计划被叫停[12]11-12。

1855年5月4日,法国军官德·班德武(De Bandeau)率蒸汽船“科尔贝尔特号”“希比利号”抵达长崎。船上无人会说日语,荷兰商馆长库尔修斯担当日法双方的翻译。长崎奉行询问库尔修斯,班德武会不会像先前的英国人斯特林一样,要求签约,此人能否代表法国签约。看来,日本人已经为再次签约做好了准备。库尔修斯告诉奉行,他也不知道班德武抵日的目的,即便提出签约,日方也不必太为难,让其享有与美英两国同等的权利即可。结果,班德武只要求在长崎附近靠岸,以便修理法舰“科尔贝尔特号”。日方官员没有直接回复法国人,只邀请班德武登岸谈判。班德武出于谨慎,拒绝登岸。也有资料谈到,班德武曾致函长崎奉行,希望日方准许法国人在下田和长崎享有权利,幕府未作出回应。

1855年5月9日,法舰“康斯坦丁号”“新加坡号”抵达长崎港。日方官员让库尔修斯告知法国人,不得违反港口法规。法国人并没有提出过多要求,只是希望购买淡水、漆器、瓷器。奉行没有答应,仅提供了必要补给。5月30日,“康斯坦丁号”“新加坡号”离开长崎港,不过留下“科尔贝尔特号”,委托荷兰人照看[15]。

1855年夏,一艘巨大的法国船“拿破仑三世号”停泊于下田港外。船上载有3年前被美国捕鲸船救起的2名日本漂民。由于日法之间没有签约,日方遂警告法舰离开,并表示不接受漂民。美国人出面协调,主动将漂民带到美国船上,再送回岸上。奉行迫于压力,答应仅允许漂民返乡,不允许法国人登岸。

三、格罗斯与《日法修好通商条约》

不久,法国人终于再次行动,开始谋划赴日谈判,争取签约。对此法方的考虑有几点:(1)法国传教士热衷于传教,若日法没有建交,则缺乏布道借口。法国代表格罗斯赴日谈判时,就向幕府提出,希望允许外国人在日本做礼拜,并要求将此权利写在条约中。这样看来,法国在发展对日关系中,特别重视宗教要求[12]5。(2)在谋取日本利益的问题上,法国亦不愿落后于其他国家。美国、英国、俄国对日签约后,法国也迅速做出反应,不错过任何机会。(3)从军事上看,当时欧洲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法国为了对抗远东的俄国舰队,有必要在日本开设军港。法国人贝尼考特(Bellecourt)、让雷斯(Jaures)就建议法军在日本设军港,为法舰提供补给,法国政府也支持该提议。而且,从长远来看,在日本设港还能谋取太平洋利益。(4)格罗斯刚代表法国在华签订了《天津条约》,他对赴日谈判并最终签约信心满满[16]。还有学者指出,与英国、美国、俄国、荷兰等国不同,法国赴日签约的动机既非通商,也非布道,而是为了证明实力,他们要让日本人知道,法国也是西方强国之一。1855年(另说为1856年),海军少将尼古拉斯·弗朗索瓦·古林(Nicolas Francois Guerin)率舰抵达函馆,两名法国传教士还在日本士兵监视下登岸参观[17]。古林谈到:“相比其他西方国家,日本对法国了解太少。在日本人眼中,威胁最大的西方国家是英、美、俄等国。鉴于此,我认为法国很有必要派舰赴日,德川幕府必须了解,法国也是欧洲强大的天主教国家。”[2]21

直到1857年,法国政府仍然在犹豫是否应该派舰赴日。1857年夏,英国人首先行动,虽然仅有几艘英舰护送使节埃尔金赴日,他却最终谈判成功并签约。法国人闻讯后,不愿落后,于1858年9月派使节巴隆·格罗斯(Baron Gros,另译古诺)率侯爵摩西斯(Moses)、天主教传教士梅尔美特(Mermet)等人从上海赴下田品川湾,准备与日本谈判签约。护送法国使节的军舰有两艘,分别为“拉普莱斯号”和“普雷跟特号”。另外,法国人还租用一艘商船“雷鸣号”随行。据描述,法国使节抵日后,幕吏的态度略显冷淡。格罗斯感觉下田港虽然很小,却避风,算得上良港[18]300-303。也有学者指出,法国使节抵日时,正值德川将军去世,遂气氛有些严肃。丧事过后,日方才正式接受法国国书,拿破仑三世在国书中谈到:

法国希望与日本建交,签订通商条约。若能缔约,对两国均有好处。法国派格罗斯全权处理对日事宜,希望参照日美、日俄、日英条约,签订日法条约[19]188。

签约前,法方为表誠意,特进献6门新式火炮,并传授使用方法[20]。1858年10月9日,两国代表在江户签订《日法修好通商条约》,含22项条款,7则贸易章程,大致内容如下:

日法保持世代友好的关系,日本人可以在法国居住,法国人亦可在日本居住;

日本陆续向法国开放神奈川、长崎、箱馆、新泻、兵库各港,并划定法国人在各港的活动范围;

废除踏绘踏绘指德川幕府强令抵日西方人践踏耶稣及与基督教有关的画像。规定,法国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法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不得交易幕府禁止的物品;

法国人可以使用日本及外国货币,合法折算后便可交易;

若有法国船在日本沿海遇难,日方应尽力援救;

法舰可停靠于神奈川、长崎、箱馆三港;

法国享有最惠国待遇[21]。

该条约与其他的通商条约没有多大区别,法国人获得了关键的最惠国待遇,共享了英、美、俄等国的在日利益;此外还获得在长崎、函馆、神奈川的居住权;获得在新泻(1860年)、江户(1862年)、大阪(1863年)、兵库(1863年)的贸易权;日法两国商定,法国向日本输入货物的关税率为10%~20%,法国向日本输入、从日本输出奢侈品的关税率为35%[12]14;条约还保障法国人拥有治外法权。

在未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格罗斯成功签约,这令法国政府感到欣喜。有学者谈到,如果格罗斯不抓紧时机赴日,那法国有可能与普鲁士、奥地利一样,等到19世纪60年代才获得签约资格。甚至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美、俄、英等国的叩关尝试,单凭法舰赴日,德川幕府是不会答应其任何要求的[2]18-22。有学者形容格罗斯赴日签约就像是赶时髦一样。对于法国来说,如果有不需要动武就能获取的利益,当然不肯放过,在对日问题上自然亦不例外[22]107。

在日法签约前,双方对彼此的了解都不深入[23]。签约后,日法关系却有长足进步,德川幕府迅速与法国建立起亲密关系。签约完毕后,幕府代表告诉法国人,其打算派人赴欧美(法、英、俄、美等国)考察,希望得到法方支持。1858年10月11日,法舰返航[18]325。

四、明治维新前幕法结盟

19世纪60年代,幕府与法国建立了特殊的关系,此处不简称日法关系,而称幕法关系,是因为幕府走向没落,各藩国(大名)均有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意愿,比如萨长藩就选择与英国合作,幕府已经不能代表整个日本了,称幕法关系更准确。

幕法建立亲密关系有其特殊背景及因素。(1)法国坚持开发日本市场是为了证明其大国地位,希望引领亚洲贸易。尽管如此,日法商贸开展得并不顺利,法商的对日贸易量和在日影响力都不大。如果能与幕府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各种贸易特权,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2)法国有意与幕府合作,以排挤英国在日势力[24]。当时,英国倾向支持地方藩国势力,幕府惧怕大名变得强大,遂寻找荷兰以外的强大势力来支援自己,法国人看到机会,希望从中获利,表示愿意与幕府合作。另外,在东亚,英国势力一直强大,并不惧怕北方的俄国。法国却不同,其势力稍弱,且随时提防俄国。如果幕法能结盟,法国便能在日本获取更多便利,以对抗俄国。

(3)《日法友好通商条约》签订后,法国要落实条款还有一定困难,若幕府能给予便利,法国则能摆脱诸多限制,提前享受更多特权[12]25。(4)德川幕府迫于国内攘夷压力,尝试颁布锁港令(横滨)。欧美诸国均反对此举,幕府感到有必要联系一个欧美强国,委托其劝说列强,暂时服从幕府禁令,他们最终选择了“友好的”法国,希望得到其支持。幕府亦需要法国的武器、军队、技术来增强实力,维持统治,法国则要求幕府赋予更多贸易特权,双方互惠互利[25]209-212。

幕法结盟合作的3个标志性事件,或者说3个阶段分别是:1859—1864年,法国驻日公使贝利考特进行前期准备;1864年,德川幕府遣使法国;1864年以后,新任公使罗切斯推动幕法合作。

(一)贝利考特的前期准备(1859—1864年)

1859年6月8日,法国任命杜切斯尼·德·贝利考特(Gustave Duchesne de Bellecourt)为首任驻日公使。在此之前,他曾被派往哥本哈根、法兰克福、中国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

法方派贝利考特赴日有几个打算:(1)为法国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一直企图扩大海外殖民地,谋取更多利益。长期以来,法国的对日贸易额都很小(相比英国),而且法国商船都没有直接赴日,更多情况是租借英国商船做些小生意。贝利考特赴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增加日法贸易额(量)。(2)协助法国传教士布道。法国天主教迫切希望派人赴日传教,拿破仑三世是虔诚的信徒,遂努力推动实现这一愿望。(3)格罗斯虽然在日本签约成功,但他个人对日本并不太了解,他居然将幕府将军当成是日本天皇,他也不知道江户与京都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格罗斯向同胞透露,签约后的德川幕府似乎并不想让民众知道这件事,其中的原因令法国人感到奇怪。法方派贝利考特赴日,就是要全面调查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搜集各种情报。

接到赴日命令后,贝利考特立即深入研读坎普菲尔的《日本史》此人17世纪末曾赴长崎出岛,担任荷兰商馆馆医。。他还苦心研究《日英通商条约》,企图发现其中未能涉及的、对法国有利的条款,以便抵日后提出来。贝利考特亦招募传教士吉拉德(Girard)、梅尔美特·德·卡西恩(Mermet de Cashon)等人共赴日本,企图实现传教愿望[19]188。

1859年9月6日,贝利考特登陆日本。在库尔修斯的帮助下,法国人首先在江户三田济海寺设立公使馆。接着,他很快与英国公使奥尔柯克(Rutherford Alcock)建立良好关系。然后,其雇用了3名办事员,他们是葡萄牙商人约瑟·努尔艾诺(Jose Loureiro),英国人罗斯·麦肯瑟(Ross MacKensie)及M. 霍杰森(Hodgson),三人分别被派往横滨、长崎、函馆办事处。另外,他还为自己寻觅了一名叫皮埃尔·吉拉德(Pere Girard)的助手,让其担任翻译工作。

很快,贝利考特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日本人无意与法国人做生意,对法国缺乏贸易需求;其次,德川幕府已经不能很好地把控地方大名,其对内统治面临危机;再次,如果法国要与日本建立商贸关系,最好先与其建立政治关系。贝利考特发现日本外交部门的权力太小,而且对外界的了解不全面,任何决定都必须上报幕府,由高层最终决定,办事效率低下。幕府的大小官吏都尽量避免与外国人接触,生怕惹事[3]22。

鉴于此,贝利考特认为,法国必须要向日本传达一个讯息,即法国是西方强大的国家,日本如果与法国合作,能够“互惠互利”。贝利考特在日本期间的所有行动都与这一长远计划有关。要证明法国是强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军舰前往日本,形成威慑力,就像英、美等国一样。贝利考特认为,如果英法两国组成联合舰队抵日,效果会更好。

1860年8月,幕府官员告知贝利考特,日方打算遣使团赴欧。贝利考特认为,这是法日官方建立关系的好机会,法国作为西欧强国,自然是使团访问的重要国家。1860年9月,形势越发有利于法国。德川幕府迫于国内攘夷压力,打算延期开放某些通商口岸,這引起欧美国家不满,英国人甚至不欢迎幕府使团赴英。这正中法国人下怀,法方有意与德川幕府建立深入关系。

1860年12月19日,法国指挥官佩吉(Page)率两艘军舰抵达横滨港,舰队共有150名士兵,这令贝利考特非常兴奋,他终于可以向日本证明法国的军事实力了。贝利考特骄傲地告诉幕吏,法舰抵日是为了保护在日法国公民的安全[3]25-26。没过多久,4艘英国军舰抵达江户湾,贝利考特借势向幕府表示,英法为军事盟国,舰队抵日表示法国很重视与日本“发展”关系。对于法国彰显海军实力的行为,美国人比较反感。美国驻日公使哈里斯认为,与日本交涉需要“耐心”,不主张过分威慑。就此,贝利考特颇有微词,认为美国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哈里斯很可能在盘算排挤法国势力。

1861年,老中安藤信正告诉奥尔柯克,天皇虽然默认了幕府签订的通商条约,但仍然表示出不满。贝利考特向江户方面暗示,法国人一直认定德川幕府是代表日本的合法政府。

其实在对日问题上,法国政府也存在两派:一派认为,法国应该持续向幕府施压,最终获益。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尽量通过外交手段,为法国争取更多利益。当美国驻日使馆的工作人员休斯肯被攘夷志士杀害后,贝利考特与英国、荷兰使馆代表都主张以武力惩戒日方。贝利考特要求海军指挥官查尔奈尔(Charner)从中国调动一艘军舰抵日,震慑日本人。赴日军舰“多尔多吉号”由法考恩指挥,舰上有10门加农炮[3]30。其实,贝利考特一直企图动用武力,且最好联合英国海军,向德川幕府施压,从日本获益。不过英国、荷兰、美国的对日态度并不统一,法国海军的支持力度也不够,遂造成贝利考特的如意算盘最终没有实现。当德川幕府与大名发生矛盾之时,贝利考特也曾考虑过武力支援江户,并就此事上报法国外交大臣德劳因·德·吕伊(Drouyn de Lhuys)。吕伊并不赞成援助江户幕府,他谈到:“如果幕府与大名产生矛盾,我反对法国军队支援前者。因为我们不知道法军将面临怎样的情况,万一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将耗费我们很大的财力物力,总的来说,其代价太大。”[2]39

驻日期间,尽管贝利考特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外交“抱负”,却获得不少关于日本的情报,也借机展示了法国实力,提高了法国人在日本的影响力,为下一步幕府与法国加强关系打下基础。他在离开日本前,也曾表达出对幕府外交的失望,他谈到:“德川幕府一方面希望借欧美列强助其镇压国内反抗势力,另一方面又拖延去落实条约(条款)内容,希望熊掌和鱼兼得,这是不太现实的,其最终将导致统治危机。”[2]40

(二)1864年幕府遣使法国

有学者认为,幕法关系变得亲密始于1864年左右,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日本代表池田长发访问欧洲(主要是法国),增进了幕法关系;二是莱昂·罗切斯(Leon Roches)赴日就任,推动了幕府关系发展。

1864年,幕府遣使赴欧,其主要目的有几个:(1)就卡莫斯1863年,法国中尉卡莫斯被日本浪士杀害。(Camus)被杀事件致歉。(2)协商横滨锁港(关闭横滨)问题。日本天皇及爱国志士希望幕府重新闭关并锁港(横滨)。1863年10月31日,幕府迫于压力,颁布锁港令。其实,幕府不敢真正得罪欧美国家,遂派人赴欧交涉,期望西方强国给予“支持理解”,待风头过后,再重新开港。(3)幕府为了增强实力,还派人赴欧考察,购买武器,获得支持,终极目的是维持对内统治。

法国也出于几重考虑而接待幕府使节:法方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希望借机获利;贝利考特得知,若接待幕府使节,后者便会从英国银行取出80万美元,转存到法国银行,用来购买军火,这是一笔不容错过的大买卖[3]59;法国亦可借此向幕府代表展示国威,谋求更多合作。

贝利考特告诉幕臣,最好派一位地位较高的大名赴法,以便协商国事,签订条约。幕府同时希望贝利考特安排日本使节考察其他国家,却被拒绝,法方强调日本人只能去巴黎[12]40。最终,幕府没有派大名赴欧,仅令两名外国奉行带队前往(正使是池田长发,副使是河津枯邦)。鉴于此,法国人对日本使团不抱太大希望,认为没有关键人物带头,很难有所斩获。1864年,英国驻日公使致函伦敦,告知幕府将派代表赴欧。英政府收到信件后明确表态:“如果幕府代表要商谈锁港问题,英政府便不欢迎”[3]59-60。

遣欧使节团共33人,他们乘坐法国战舰,于1864年2月6日从横滨出发。5月7日,幕府代表抵达法国。法国政府安排外交大臣吕伊接待使节,日本通谢博尔德担任翻译员。幕府代表就卡莫斯事件道歉,并支付赔偿金。吕伊接受了日方致歉,继而提出,希望垄断购买日本生丝[26]。

1864年5月11日,日法两方代表第二次会面。日方使节希望法国帮助幕府克服国内困难,协助其维持统治。就最关键的锁港问题而言,法方拒不答应,并表示如果日方坚持颁令,法军不排除诉诸武力。其实早在1863年,贝利考特就得知幕府将遣使赴欧,谈判延期开放港口事宜。贝利考特不反对延期,认为如果法国要想获取对日利益,就应该与幕府合作。不过,法国外交大臣吕伊反对此提议,就他看来,日方必须履行签约事宜,没有谈判余地[2]41。

谈判期间,拿破仑三世通过谢博尔德得知,幕府正在筹建海军,法方有意就此加强合作。幕府代表回答道,他们无权决定此事,只能将法方好意转述给德川将军及老中们。在巴黎,日法双方签订了“合作草约”,以落实关系。法国人表示,如果幕府给予贸易特权,则向日方输送军火。谢博尔德也建议拿破仑三世先出售一艘战舰给幕府,帮助其对抗地方大名,其后便可顺理成章,提出各种要求。另外,吕伊同意幕府派留学生赴法学习。“草约”的基本内容有:遣欧代表返日后(3个月内),重新开放下关海峡;如果继续锁港,法国可能动用武力反对;若长州藩负隅顽抗,法国则支持幕府,对其开战。1864年7月,池田长发带着“草约”返回日本,这些条款均被幕府否决,赴法的相关人员也被革职。

对于幕府来说,此次遣欧并非一无所获。日本代表发觉,欧洲暂时不会对日本采取行动,其原因有几点:西欧强国之间并不团结,随时可能发生战争,遂无暇东顾;欧洲距离日本太远,调动军队不太方便;法国正在修建苏伊士运河,注意力被分散。鉴于此,幕府希望趁机平定内乱,加强防御,学习西方。

(三)罗切斯与幕法合作(1864—1868年)

幕法達成实际合作,离不开法国人罗切斯的努力。

米切尔·尤里斯·莱昂·罗切斯(Michel Jules Leon Roches)担任法国驻日公使前,已经在法属殖民地积累了丰富经验。罗切斯出身贫寒,此人虽然缺乏外交才能,却是一个实干家,这一点他与陶胜德·哈里斯类似。1864年4月,罗切斯出任法国外交大臣,他继承了吕伊的外交思路,力图与幕府保持友好关系,主张向日本提供军事、技术援助,同时从日本获得各种特权。1865年10月,他告诉吕伊:“中国对于英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同理日本对于法国也很重要。”[26]97-98

罗切斯赴日后的第一要务就是任命梅尔美特·德·卡丘(Mermet de Cachon)为翻译员,提高办事效率。为了发展日法关系,罗切斯向幕府提出几点建议:幕府不能关闭横滨,其管理权应该由外国人掌控;鼓励幕府向西方学习;幕府应该抑制长州藩的发展[27],为此法国愿意提供军事援助[25]209-211;作为回报,幕府要赋予法国更多(贸易)特权。当时,英、法双方在日本暗中较劲。英方宣称,他们在横滨布置了19艘战舰,共有170门火炮、2 000多名士兵。罗切斯感到压力,希望法国政府能够重视日本,向日本增派兵力。罗切斯致力于让法国垄断日本的生丝市场,尽量减少法国的竞争对手[12]51。他深知,如果按照市场原则来运作,英国的贸易能力更强,法国不是对手,遂只能依靠政治手段来排挤英国。罗切斯谈到:“我们要让将军了解,法国人是朋友,与法国交好对幕府有好处。作为回报,对方必须赋予法国更多特权。”[3]83罗切斯还在下关谈判中起到重要作用,谈判结果基本令列强满意。横滨仍然开放,日本赔款300万美元,列强在日本获得更多贸易特权。有学者认为,下关被列强炮击后,幕法的距离反而被拉近。当时,幕府被要求赔款300万两墨西哥元,或者选择开放另外一处通商口岸。罗切斯倾向于选择前者,这与幕府的考虑相符,英国人却倾向于多开放一处港口。这似乎预示着幕法将展开合作。在罗切斯的帮助下,幕府得以派遣留学生赴欧学习,罗切斯还安排法国人去日本教书。1865年4月,横滨还建立法语学校,校内有5名法语教师及57名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并从中选出6名学者赴法深造[28]。另外,幕府还雇用法国人担任外交顾问。幕府又派德川昭武于1867年赴法,参加万国博览会。

罗切斯亦大力推动日法军事合作[26]98,具体项目有:1864年,法国人向德川幕府建议,日本应该修建更大的船坞及铸铁厂,新厂应该建在横滨或横须贺。建造这些工程,需年均花费60万墨西哥银元。当时,幕府濒临破产,无法支付相关费用,只能向法国贷款。横须贺的工程于1865年年底动工(持续至1882年),法国海军工程师弗朗西斯·L. 维尔利(Francis L. Verny)和L. E. 贝尔丁(L. E. Bertin)带领另外两名工程师及37名技工抵日,指导日本人建厂,为日本近代造船业打下基础[22]107。1867年,法国船长查尔斯·查罗因(Charles Chanoine)率船抵日,运来不少蒸汽设备和军事装备,并帮助日本人培养军事人才。当时,日本海军已经有7艘战舰[29]。1864年,幕府又在横须贺建法式海军学堂[30]。学堂还选出一些年轻人,培养成技师。在横须贺,一部分武士也被选出,由法国人培养成工程师。法国同意日方派留学生赴巴黎,学习西方法律,巴黎大学副校长芳塔那比(Gustave Emile Boissonade de Fontarabie)还亲自为他们授课[31];法国甚至资助幕府1864、1865年的两次出征长州藩行动。

幕法合作前,双方少有商贸往来。确定关系后,特别是罗切斯抵日后,法国的对日贸易额明显增加。无论是建厂、建学堂、买设备,还是派使者赴欧,法国均从日本捞到不少好处。作为交换,法国垄断了日本的丝绸贸易,且将日本的丝织技术引入欧洲[19]218-219。这引起荷兰人、英国人不满。1867年,日本人还将其丝织品带到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览。贝利考特本人相比中国丝绸甚至更偏爱日本丝织品[32]。

盡管如此,幕法关系还是于1866年开始走下坡路。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经济上看,幕府已经入不敷出,法国虽然向幕府提供各种军事物资,但幕府拿不出相应数量的商货来交换,幕府已经不能满足法方利益[19]227-231。即便法国能够垄断购买日本生丝,此种商品却已非那个时代最重要(或值钱)的交易品,不能体现法国的特权地位及优势。此外,法国不满幕府官僚垄断其援幕资源,亦不满幕府过分干涉日法之间的民间自由贸易。

第二,鉴于法国支持幕府,英国转而支持萨摩藩、长洲藩,其不愿意看到日本过多地被“法国化”,这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幕法关系进一步发展。在对日问题上,英法两国始终处于对立[33]。在英国的支持下,萨长二藩的实力猛增[34]。从长远发展来看,法国似乎选错援助对象,幕府已为强弩之末,注定会败给新势力[35]。

第三,幕法交好的背后有比较强烈的个人色彩,无论是首任驻日公使贝利考特,还是继任公使罗切斯,都希望幕法结盟,但法国政府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强烈愿望。有学者谈到,自从法国外交大臣从吕伊换成马奎斯·德·慕斯迪尔(Marquis de Moustier)后,法方便对幕府失去兴趣。其实无论法国的外交大臣是谁,巴黎的核心统治集团都没有“真心实意”地要与幕府发展关系,只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在日利益。炮击下关后,日本的通胀更严重,德川幕府还必须承担巨额赔款,其财政已经空虚。即便如此,罗切斯仍然选择与幕府合作,其外交实践基本沿袭贝利考特的思路,目的就是为了从没落的幕府身上捞取更多好处[2]50。不过,罗切斯仅是法国驻日公使,法国对日态度的基调最终由巴黎方面决定。新任法国外交大臣慕斯迪尔于1866年上任后,便通知罗切斯,不要过多参与日本内斗。法国与幕府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合作逐步降温。

第四,有学者认为,在争夺对日利益上,法国虽然与英国有矛盾,不过法国始终是欧洲国家,英法在对日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一致,即保障西方国家的利益。当英国明确表示对幕府失望的时候,法国也不会过分与英国为敌,只要是能维持其在日利益,谁掌权都一样。驻日法国公使等人可以同情幕府,法国政府可不会过多干涉日本统治集团的内斗,更不可能为了维护幕府利益,而与欧美“伙伴”闹翻。英法毕竟都是欧洲国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和侵略征服者,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2]57-69。

比较幕末英法两国的对日策略,亦可发现一些区别:英国人主要靠向日本运入商品获利,法国则靠运出日本商品获利;就下关赔付来说,英国希望获得更多经济特权,法国则希望直接获得赔款。其实,英国已经不满足与幕府做生意,还希望与各地大名开展贸易。法国则认为,如果幕府的赔偿方式是给予更多经济特权,而非赔款,获利更多的还是英国(竞争力强),法国还不如尽可能多地争取赔偿金[3]91-96。

无论如何,英法两国在远东的利益一致,即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共享各种特权,对日本亦不例外。在东方岛国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德川幕府很难在对外关系上扭转局势,幕法关系的衰败正好反映了日本的困境。

[参 考 文 献]

[1]宮永孝.日本史のなかのフランス語:幕末明治の日仏文化交流[M]. 東京:白水社, 1998: 9-14.

[2]RICHARD SIMS. French Policy towards the Bakufu and Meiji Japan 1854-1895[M]. Richmond: Curzon Press (Japan Library), 1998.

[3]MERON MEDZINI. French Policy in Japan during the Closing Years of the Tokugawa Regime[M].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4]新井白石.采覧異言·上巻[M]. 東京:白石社, 1881: 9.

[5]西川忠亮. 西川如見遺書·第4編·増補華夷通商考·卷五[M]. 東京:西川忠亮出版, 1907: 6.

[6]GEORGE H. KERR. Ryukyu Kingdom and Province before 1945[M]. Washington D. 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53: 137.

[7]KINAHAN CORNWALLIS. Two Journeys to Japan, 1856-1857, Vol. II[M]. London: Thomas Cautley Newby, Publisher, 1859: 60.

[8]JAMES ANTHONY FROUDE, JOHN TULLOCH. Frasers Magazine for Town and Country, Vol. LI, January to June, 1855 [M]. London: Savilland Edwards,1855:153.

[9]J. D. B. DE BOW. De Bows Review of the Southern and Western States, Vol. IX[M]. New Orleans: J. D. B. De Bow, 1850: 446.

[10]S.W.WILLIMAS.Lecture on Japan[J].Journal of the 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Society, No. I, June, 1858. Shanghai: Re-printed by Noronha & Sons, 1886: 202.

[11]PETRA TEN-DOESSCHATE CHU, LAURINDA S. DIXON. Twenty-First-Century Perspectives on Nineteenth-century Art: Essays in Honor of Gabriel P. Weisberg[M]. Newa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2008: 171.

[12]リチャード·シムズ.幕末·明治日仏関係史:1854—1895年[M]. 矢田部厚彥,訳.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 2010.

[13]CHARLES MACFARLANE. Japan: An Account,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M]. Hartford: Silas Andrus & Son, 1856: 97.

[14]LOUIS G. PEREZ. Japan at War: An Encyclopedia[M].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13: 170.

[15]WILLIAM MCOMIE. The Opening of Japan 1853-1855[M]. Folkestone: Global Oriental, 2006: 400-403.

[16]IAN NEARY. Leaders and Leadership in Japa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40.

[17]ANN B. IRISH. Hokkaido: A History of Ethnic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n Japans Northern Island[M]. London: McFarland & Company, 2009: 88.

[18]MARQUIS DE MOGES. Recollections of Baron Gross Embassy to China and Japan in 1857-1858[M]. London and Glasgow: Richard Griffin and Company, 1860.

[19]鹿島平和研究所. 日本外交史·第1卷:幕末外交[M]. 東京:鹿島研究所出版会, 1970.

[20]徳富猪一郎. 近世日本国民史[M]. 東京:民友社,1939: 42.

[21]維新史学会. 幕末維新外交史料集成·第四卷[M]. 東京:第一書房,1978: 467-475.

[22]R. WONG. The Europeanization of French Foreign Policy: France and the EU in East Asia[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23]GABRIEL P. WEISBERG, LAURINDA S. DIXSON. The Documented Image: Visions in Art History[M].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7: 71-72.

[24]JOHN CURTIS PERRY. Great Britain and the Emergence of Japan as a Naval Power[J], Monumenta Nipponica, 1966,21(3/4): 307.

[25]CONRAD D. TOTMAN. The Collapse of the Tokugawa Bakufu: 1862-1868[M].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80.

[26]WILLIAM G. BEASLEY. Japan Encounters the Barbarian: Japanese Travellers in America and Europe[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7]川上多助. 日本歴史概説·下卷[M]. 東京:岩波書店,1940: 743.

[28]THOMAS CARLYLE SMITH. Polit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Japan: Government Enterprise, 1868-1880[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9.

[29]ROCKY M. MIRZA. American Invasions: Canada to Afghanistan, 1775 to 2010[M]. Bloomigton:Trafford Publishing, 2010: 75-76.

[30]RICHARD J. SAMUELS. Rich Nation, Strong Ar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Japan[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83.

[31]TING CHANG. Travel, Collecting, and Museums of Asian Art in Nineteenth-Century Par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6.

[32]PETRA TEN-DOESSCHATE CHU, JENNIFER MILAM. Beyonce Chinoiserie: Artistic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1796-1911[M]. Leiden: Brill, 2019: 136.

[33]歴史群像編集部. 幕末維新人物事典:天皇·公家·将軍·幕臣·大名·藩士·諸隊隊士·女性·商人·外国人ほか: 全國版[M]. 東京:学研マーケティング,2010: 348.

[34]LAWRENCE J. ZWIER, MARK E. CUNNINGHAM. The End of the Shoguns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Japan[M]. Minneapolis: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09: 77.

[35]E. HERBERT NORMAN. 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of the Meiji Period[M]. Toronto: UBC Press, 2000: 45.

[责任编辑 孙 丽]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 and France at the End of Tokugawa Period

ZHANG Lan-xi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In Tokugawa Shogunate period, Japan just kept commerc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therlands, and they seldom had contact with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So, when French ships appeared on the sea around Japan, the rulers of Tokugawa shogunate were surprised. To Japan, France has always wanted to show its status as a European power and display its image as a military power, but in reality France always followed the steps of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signed the treaty with Japan relatively lat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the French once chose to support the feudal Tokugawa Shogunate in order to win more rights and exclude British and American forces.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factors among Japan, Britain, and France, not only di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nce andTokugawa Shogunate fail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t was on the contrary gradually declining.

Key words:Tokugawa Shogunate; Japan; France; relationship; treaty;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演变条约关系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